如何理解“适者生存”的“适”?

周忠和院士分享达尔文和威尔逊的故事

周忠和在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周院士为同学们签名。

启动仪式现场。

同学们踊跃提问。

“听了周院士的讲座,我知道了达尔文和威尔逊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学说都遭受过争议,威尔逊甚至被泼过水,但时间证明他们都很了不起。我很佩服这样的科学家精神。”

“今天的‘院士开讲啦’让我知道好奇心是多么重要,我们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

12月22日,“院士开讲啦”第12期活动走进鄞州区惠风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忠和,为同学们带来《从达尔文到威尔逊——两位博物学家的故事》科普讲座。讲座之后,同学们纷纷交流感受。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姜鹏

●人物名片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鸟类早期演化及相关地质环境背景的研究。

先后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巴西科学院通讯院士、美国鸟类学会荣誉会员。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科普创作评论》主编、《知识分子》总编、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在各类媒体和刊物发表科普、评论、随笔等文章100余篇。曾担任国际古生物协会主席、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古生物卷)主编。

这两位博物学家

都拥有强烈的好奇心

讲座中,周忠和告诉同学们,博物学是对自然的记述和系统的解释,19世纪,博物学不仅催生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学科分支,同时也深刻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它的跨学科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博物学家,如西方的欧文、法布尔、华莱士、达尔文等,中国的郦道元、沈括、李时珍、徐霞客等。虽然在达尔文之前,已有人意识到演化的存在,但正是他首先以精细的观察和严密的推理证明了演化事实的存在。达尔文为整个人类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并因此成为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之一。

但对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周院士说,公众存在一些常见的误解。

“自从进化论引进到中国,‘适者生存’一词,就变得广为流传,简直成了达尔文进化论的代名词,事实上,这是不准确的。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主动‘适应’不是一回事,严格来说是被动的过程。或者说,是自然选择造就了适者。而且,适应都是相对的,今天适应,明天或许就不适应;此处适应,别处可能就不适应。因此,适应是一项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综合指标。”

从蚂蚁开始科学研究的威尔逊,是“当代达尔文”,他在自传《博物学家》中写道:“每个孩子都有一段喜爱昆虫的时光,而我始终没有从中走出来。”

1995年,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被国际动物行为学会评选为继达尔文著作之后,最重要的动物行为学著作。

从达尔文到威尔逊,周院士告诉同学们,他们的研究领域都从生物延伸到人类,并引起争议;他们的影响都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他们都是意志坚定、细心观察的博物学家,也是基于野外考察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者;他们还是优雅的作家,著作很多;还有一点十分重要,那就是他们都拥有强烈的好奇心。

挫折之后的成功

就像饿过两顿后

吃到美味红烧肉

现场,同学们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好奇心,踊跃向周院士提问。

有看过周院士著作《一个人的万物起源》的同学问,小时候观察动物、与动物亲密接触的经历对他后来成为古生物学家有什么样的影响;有爱好螳螂的同学问周院士,有人对昆虫存在误解,认为昆虫恶心,对人有伤害等,该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还有同学问周院士,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周院士对这些问题都耐心地进行了回答。他说自己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大家都比较穷,但有比较多的时间可以观察小动物,或者家里饲养的动物。“这些经历对我认识自然的态度有帮助,我一直保留着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比如我后来去西藏,看到原始森林就特别新奇,也一直对鸟类、对自然状态下的动物有一种天然的喜欢,这些可能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说到人们对昆虫的态度,周院士说,昆虫是种类最多的生物,从古生物学家的角度看,昆虫是非常了不起的,它们的演化也与植物世界密切相关。“此外,有一些昆虫也是很漂亮的,比如蝴蝶。有一些昆虫,大家不喜欢也正常,但这只是一种欣赏的差异。我们要强调的是包容的态度,是生物多样性,有一些外表不那么美观的生物,会在某些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说到研究中的困难,周院士说,古生物学家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在野外挖化石,但这不是想挖就能挖到的,有时候一周甚至一个月,可能什么都挖不到,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挫折感。“但只要你肯花时间,总能挖到重要的化石,这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很好。有点像饿你两顿,然后给你一顿美味的红烧肉,这种感觉很美好。”

当天,还有一场与周忠和院士有关的展览在惠风书院启动。《一个人的万物起源》是周忠和院士的一部著作,内有动物篇、自然探索篇、人物篇、成长篇、社会篇五大篇章共34个故事。与周尧昆虫博物馆签约共建“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的宁波9所学校,根据书中内容让学生参与创作手抄报,优秀作品将在9所学校巡展,第一站就在惠风书院启动。

2024-12-24 周忠和院士分享达尔文和威尔逊的故事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1293.html 1 3 如何理解“适者生存”的“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