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未完成的课

文绎杰和妈妈。

分享人:宁波中学高一(6)班 文绎杰妈妈

我是个普通的母亲,心里有无数个未解的困惑。这些困惑大多围绕着我的儿子、围绕着我和他之间的教育问题。或许,这些问题在其他母子之间也同样存在,但对我来说,却像一堂未完成的课,总让我心里隐隐作痛。

儿子今年15岁,正值青春期,个子蹿得比我还高,脾气却也见长。这个年龄的孩子,仿佛有自己的世界,和我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常常觉得,他不像小时候那样依赖我了,甚至有时候,我努力想走近他,却总是被他冷漠的表情挡在门外。

事情的起因要从几个月前的一次家庭冲突说起。那天,他的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物理和数学两门主科成绩都不理想。我拿着他的成绩单,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当面训斥了他:“你这么下去,以后还能考上什么好学校?能有个什么好前途?”我原以为,他会像小时候那样低下头认错,可没想到,他竟然直接顶了回来:“不就是一次考试吗?你总拿分数说事,有意思吗?”说完,他摔门回了房间。我站在客厅里,手里的成绩单仿佛成了一张无法沟通的屏障,把我们母子间的距离拉得更远。

那天晚上,我在客厅坐了很久,回想起他小时候的模样。那时候,他总是围在我身边问这问那,“妈妈,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妈妈,蚂蚁为什么这么小还要搬家?”他眼里满是对世界的好奇,而我总是耐心地解答,甚至会带着他一起查资料、做实验。那个时候的我们,关系多么亲近啊。

可现在,那个小男孩长大了,他不再问我问题,也很少主动和我说话。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是不是我对他的期望太高,给了他太多压力?还是说,我真的不懂他的世界了?

为了缓解我们之间的关系,我决定找个机会和他好好谈谈。一个周末,我带他去钓鱼,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做的事情。我想,这或许能让我们重新找回一些共同话题。一路上,他戴着耳机坐在副驾驶,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几乎没有和我说过话。到了湖边,我拿出钓鱼竿,教他怎么绑鱼钩,怎么抛竿。他虽然有些不耐烦,但还是勉强配合。

等了许久,鱼线终于动了,我赶紧递给他,让他试试拉上来。他接过鱼竿,手忙脚乱地收线,最后钓上来一条小鱼。他看着那条鱼,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趁机问他:“最近学习压力大吗?有什么想和妈妈说的吗?”他愣了一下,低头摆弄着鱼竿,没有直接回答。我继续说:“其实妈妈不是非要你考第一,只是希望你能尽力,不要以后后悔。”他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冒出一句:“可是我觉得,不管我怎么做,你好像都不满意,总是觉得我不够好。”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原来,在他心里,我的关心已经变成了“挑剔”。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只能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妈妈不是觉得你不好,只是有时候,可能有点着急。你要是觉得妈妈说得不好,可以随时告诉我。”

那天钓鱼回来后,我们的关系似乎缓和了一些。他偶尔会主动和我聊聊学校的事情,但我知道,这并不意味着我的教育困惑就解决了。我仍然在学习,学习如何在他需要空间的时候尊重他,学习如何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支持他。教育孩子,远比我想象中复杂得多。

我常常在想,什么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严格要求,还是无条件包容?这是我的一堂未完成的课。

2024-12-17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90184.html 1 3 一堂未完成的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