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近视低龄化 宁波接下来准备这么做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在课间活动。

12月4日,宁波市教育、卫健、疾控部门联合召开全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推进会,交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经验,研究推进下一步工作计划。

会议明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积极促进医院与学校深度合作,制订校园近视防控方案,坚持协同作战,在联防联控上下功夫。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志龙

下雨天也有运动的地方 课间活动软硬件都很丰富

加强户外锻炼,是本次推进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12月4日10时许,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室外热闹非凡。学生们在二楼的活动平台上,跳牛皮筋、打陀螺、玩两人三足,尽情享受课间十分钟的快乐。

四年级学生小罗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选的,我们喜欢什么就玩什么。”

除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间活动外,在学校校园里,还有一条“明眸长廊”。长廊依托风雨走廊操场而建,孩子们即使在下雨天,也可以有运动的地方。长廊包含了护眼井字棋、红黄绿色块跳跃赛、眼神走迷宫、护眼投投乐等一系列护眼小游戏。

该校老师应耀杰说:“这些互动游戏寓教于乐,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缓解眼睛疲劳,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在宁波,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和30分钟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1次课间操……已成为每一所中小学校的“标配”。

“要鼓励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带领孩子参加以游戏为主的户外活动和适宜的体育运动,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严管教师拖堂或占用课间休息时间,有序组织和督促小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党委委员胡斌说。

课外活动改变的同时,硬件升级也成为各地关注的重点。以北仑区为例,近年来先后投入财政资金7100万元,实施“明眸亮睛”工程、“智慧黑板”工程、“趴改躺”工程以及运动场馆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北仑各中小学教室及运动环境明显改善。

共建医校近视防控圈32个 1770所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

推进会上,大家关注的另外一个热点,就是远视储备。

什么是远视储备呢?宁波市眼科医院周磊医师介绍,通俗来说孩子出生的时候,眼睛都是远视,远视的度数要减完才会出现近视。3周岁左右的孩子,一般都有200度左右的远视储备。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的度数会慢慢降低。不同的是,近视儿童远视的储备消耗得比较快。很多家长经常发现孩子“突然”近视了,其实就是孩子远视储备已经用完。

在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的“爱眼小屋”里,远视储备被列为科普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用眼卫生等知识,还能学习到眼睛爱“吃”的食物、眼镜选择的学问等内容。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超过50%,且呈现出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从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情况来看,近视高发年龄段已从8-12岁提前至6-10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现发病率增高、近视程度加深、趋低龄化的态势,防控形势不容乐观,近视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

2020年起,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卫健委开展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建设,通过与学校深度合作,发挥医院资源优势,制订校园近视防控方案,对学生进行定期视力筛查,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同时,并对筛查结果以“红黄绿”分码:以红码表示筛查性近视、黄码代表近视前期以及以绿码代表未近视。对黄码近视前期学生进行近视预警,并建议提前干预,以推迟近视的发生;对红码近视学生建议采取控制近视措施,以减少高度近视的发生。

今年7月,我市在前期试点医校近视防控圈共建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实施了防控圈共建工作,共建医校近视防控圈32个,实现全市1770所中小学(幼儿园)医校近视防控圈共建全覆盖。

如何减少近视低龄化? 宁波接下来准备这么做

从2018年以来,宁波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上升的势头有所遏制。

面对如何减少近视低龄化这一难题,根据推进会要求,全市教育系统将以幼儿园和小学段学生为重点,积极会同卫健、疾控等部门,在“降”上出实招。为此提出“四个强化”:

强化户外活动。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保证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强化对家长的宣传教育。指导家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提高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监管意识;强化“六个一”近视防控要求的落实。全力推进落实“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内视力自测、每季度开展一次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活动、每学期初开展一次专题部署、每年跟踪对比分析一次全校学生视力状况”等要求;强化视力监测数据运用。幼儿园落实每半年1次幼儿视力检测,小学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两次学生视力监测制度,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

会议明确,将坚持预防为主,在源头防控上下功夫。及时更新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形成医院—学校—家长—学生视力健康实时监测工作格局;坚持医校共建,在精准防控上下功夫。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医校共建近视防控圈,积极促进医院与学校深度合作,制订校园近视防控方案;坚持协同作战,在联防联控上下功夫。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卫健、体育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进一步健全视力健康联防联控机制。

2024-12-06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88220.html 1 3 减少近视低龄化 宁波接下来准备这么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