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云石校区501班
转眼,你们已是五年级的大孩子了。你们的笔下记录了更多属于自己的远见、自己的卓识,老师为你们的独具匠心而欣喜、骄傲。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你们的世界将越来越精彩,你们的人生也将一路坦荡。愿你们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保持纯真与善良,勇往直前,超越自我。
指导老师 毛亚红
黄山栾树
马徐欣成(证号2405494)
10月,是栾树的季节。那耀眼的黄占据了我的视野,那浓厚的花香沁人心脾。
镇明路两旁,满是栾树。花开时,绿中有一簇簇的黄,黄外面有一簇簇的绿。风过了,满天飘下的花多得似雨一样,不过雨无色、无香,可“花雨”是黄色的,香气迷人。它落到人们的头上、肩上,还有地上、路上,为我们设下了香气四溢的“天罗地网”。
最佳观望点在鼓楼之上。放眼望去,两边的栾树花竟覆盖了大部分栾树,花一朵朵成一簇,一簇簇成一树,一树树成一世界。世界在10月变黄了,黄得那么广阔,那么清亮。
栾树开花后便结果,但有时这儿结了果,那儿还在开花。结的果子是淡红色的,非常软,如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小巧玲珑,让人想要呵护它们。
栾树果没有栾树花的大气,但添了不少娇媚,一片粉中,微透着绿。粉和绿凝结成白,白飘在空中好像成了雾一般。雾气弥漫,让世界模糊了。
记忆里的那顶草帽
汪孜欣(证号2405496)
闲来无事,我便收拾我那乱糟糟的房间。收着收着,我发现了一顶小草帽。望着那顶草帽,我不禁陷入了回忆之中。
草帽脏兮兮的,上面全是灰尘,却还是能看出它的精美。它由麦秸编织而成,织得密密的,可以清楚地看见上面的纹路。帽檐宽宽的,用来遮阳。
小时候,每到放假,我就会兴冲冲地跟着父母回老家。每天我都跟着爷爷下地去。爷爷戴上一顶大草帽,我就跟着戴上一顶小草帽;爷爷拿大锄头,我就跟着拿小锄头;爷爷翻土,我就跟着“翻土”。其实哪里是翻土,不过就是在那里乱刨一通,土没翻好,反倒把菜地搅得一团糟。爷爷种种子,我就种“石头”。挖个小坑,放下一颗石子,再把坑填平,却把爷爷种的种子踢飞了。听爸爸说,小时候的我还用天真的口吻问爷爷:“爷爷,这是种子吗?这是你的种子吗?”爷爷靠着锄头,笑眯眯地点点头,慈爱地看着我。
那时的我经常戴着个草帽在外边疯玩。一会儿头戴草帽,手持竹竿,到处赶鸡,把鸡吓得下不了蛋;一会儿又把草帽抛到空中,叫着:“帽子飞起来了!”爷爷也不骂我,就站着,看着我玩闹。
现在,亲爱的爷爷已去了另一个世界,无法再和我做那些有趣的事情。此刻,我唯有将草帽重新戴在头上,回忆着那段美好的时光,眼里渐渐噙满了泪水!
烧饼的温度
李沐紫(证号2405486)
学校边上有个烧饼摊,一出校门便能闻到一股弥漫在空中的饼香,我隔三岔五便要在这里买一次饼。
只见那位老人又推着他的摊子来了,人群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虽说没有排成一条长龙,但顾客也是络绎不绝。老人五十多岁,双手因经受炉子的高温炙烤,变得红彤彤的,手指熏得发黄。只见他麻利地拿起几块煤炭放进炉中,空气似乎开始变得燥热,随后拿出一团揉好的面团,揪下一小团,手执擀面杖,来回擀着,身体随着擀面的双手不断晃动。面团成了一张脸一般大的面饼,老人用刷子沾满油涂在面饼上,又抓了一大把芝麻撒在面饼上,再撒下一些葱花。他托起面饼,飞快地将面饼贴在炉壁上,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一看就知道他手艺娴熟。
买到一个烧饼,暖暖的。我将它塞到怀里,一股暖流徐徐在我心中扩散。来到车上,拿出烧饼,送入口中,酥脆的饼皮在口中断裂,夹杂着芝麻的清香。饼皮松脆,内层柔软劲道,让我满嘴生香。我不禁又回想起老板的面庞,虽饱经沧桑,但不失一抹淡淡的微笑,他的眼中没有忧虑,没有厌烦,只有对生活的期望。他就如同这烧饼,暖暖的,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
蒲扇
张晨钰(证号2405495)
这蒲扇,是我幼时妈妈花几元钱从集市上买回来的。
这个简单而又古老的纳凉工具,由一根根柔软的蒲草编织而成。每一根蒲草都编织得如此紧密,一根根有序地排列着,中间还错落有致地夹杂着一些不同颜色的草,显得更加质朴而温馨。扇面边缘自然卷曲,形成了一圈柔和的波浪状。
是谁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出这蒲扇呢?
是那手艺人。他们坐在一张古朴的木桌旁,桌上散落着已经处理好的蒲草。他们的眼神分外认真,用生满茧的双手灵巧地穿梭在蒲草之间,时而交叉,时而平行,专注地对每一根蒲草进行穿插、编织。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每逢炎炎夏日,汗流浃背,辗转反侧,拿起蒲扇,轻轻摇曳,那风,轻柔地缓缓流过心田。扇下微风起,面颊凉意生,悠然享夏情……我突兀地想起那些手艺人,他们为我们编织出一个个美好的夏日记忆。手艺人,匠心独运,以双手编织梦想,以技艺传承文化。
招风来习习,遮雨滴纤纤。从指尖到心间,只需一把蒲扇,传递两方的绵绵情意。
烤羊肉串
赵阶元(证号2405501)
云舒月朗,秋虫呢喃,转眼又是一秋,街头巷尾飘满了那熟悉的香味——羊肉串的香味。
我们小区旁有一家烧烤店,每到傍晚老板就开工了。他掀开烤架,将一盆红彤彤的碳倒了进去。一下子,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无数欢快的火舌在跳跃,映红了老板的脸,红扑扑的;也映红了我们的脸,笑盈盈的;更映红了一串串烤串,油亮亮的。我拿起一把羊肉串,粉嫩的羊肉和雪白的羊油让我垂涎欲滴。老板笑盈盈地接过烤串,放到烤架上,拿起刷子,熟练地给串刷油。油滴到碳上,冒出了白烟,还发出嗞嗞的声音,好像炭火在欢唱。老板麻利地翻转着手中的羊肉串,每一串都像他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那手法之娴熟,仿佛在与火共舞,每一次翻转都恰到好处,既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又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力。老板拿起特制的调料瓶,轻轻一抖,孜然、五香粉如雪花般撒在羊肉上,每一粒调料都像是点睛之笔,让这道美食更加完美。
烤串上桌了,一股混合着炭火香、孜然味和肉香的气息钻入鼻孔,这是烤串独有的魔力,能唤醒我对美食的渴望。一口咬下去,肉汁在口腔中爆开,炭火的香气与调料的辛香交织在一起,让我忍不住细细品味来自秋日夜晚的馈赠。
凉风阵阵,青烟袅袅,烧烤摊的笑声、谈话声、碰杯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秋夜最动人的旋律。
幼儿园校服
仇梓瑞(证号2405484)
天气渐渐转凉,我和妈妈一起准备换季的衣服,又看到了那套被收藏在衣柜角落的幼儿园校服。
那套校服上身是白色的polo衫,下身是藏青色的短裤,正面印着幼儿园的标志。虽然款式简单,但是承载着我成长的回忆。
记得那是小班的时候,中午吃带鱼,我快速吃完了一面,舔了舔嘴,心想:“好美味,想再来一点。”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想法,走过来说要给我变个魔术。她把带鱼翻了个面。“哇,老师真厉害!”我又津津有味地吃完了另一面,然后学着老师的样子又给带鱼翻了个面,以为又有鱼吃,结果什么也没有。我不好意思跟老师说,觉得可能是自己的魔力不够。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真是又傻又可爱。
每当看到这套校服,我就会想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想起幼儿园里发生的点点滴滴。它不仅是一套校服,更是我成长的见证,是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
童年的回忆
丁铂洋(证号2405492)
在我家的书架上,有一块沉甸甸的奖牌。
这个奖牌很漂亮,下面有一个底座,底座上刻着一朵朵牡丹花,象征着富贵。而上方是银色的,边框上刻着许多螺旋形花纹和一些对称的花纹。两种花纹交织在一起,代表着吉祥如意。
这块奖牌是我一年级时参加“第十届香港国际小提琴大赛”时得到的二等奖奖牌。还有一本证书,证书上有许多小提琴届的名人评语,这是对那时的我的一个鼓励。
看着这块奖牌,我的思绪又回到了5年前刻苦练琴的时候。那时,为了取得好成绩,我挑选了一首难度很大的曲子《维瓦尔第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比赛前两个月,我都在刻苦练习。每个周末的夜晚,只要我端起琴,美妙的音符在我手指间跳跃,音符伴着月光和星光在房间里流泻下一时的美好,我陶醉在音乐中。而如今,因为学业繁忙,我再也感受不到那份属于音乐的快乐,再也不能让音乐在我手指间跳跃。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两样物品都已沾满灰尘,但灰尘掩盖不住我心中那份属于我的快乐回忆。
怒放的生命
董芮涵(证号2405488)
从未见过开得如此绚烂、美丽的樱花。
远远望去,只见一大片白的、粉的。她们一丛丛、一簇簇,交叉在一起、重叠在一起、拥抱在一起,汇聚成一片无比绚丽的花海。风小心翼翼地吹动,所有的樱花便整齐地舞动起来,在风声中尽情地欢笑着、舞蹈着,绽放着生命的美好。
凑近一些,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在我身边舞动。白里透粉的五片花瓣、黄色的小花蕊,都快乐地向我们开放,让我们看到生命的活力。
我缓步向前,心想这一大丛生命之花在未开放前是如此不起眼。但如今,她绽发出自己最美的一刻,一朵朵的樱花、一片片的花瓣,都是在散发生命的活力。那活力,也许短暂,但也是值得赞美的。
我们要像樱花一样,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哪怕只是昙花一现。
月亮情思
杨绎可(证号2405482)
月亮,没有太阳耀眼夺目,没有星星繁多,却编织着一个个美丽浪漫的故事,串联起一段段璀璨的童年回忆,铺展成一片片月色美景,激发了一缕缕笔尖的情思。
小时候,我对高悬于夜空的月亮充满好奇与遐想。为什么它时圆时缺?为什么我行走,月亮似乎总在默默相随?那月亮的阴影里,又藏着什么秘密呢?从“猴子捞月”的稚趣,到“吴刚伐桂”的坚韧,再到“嫦娥奔月”的凄美,一个个疑问的解开,伴随着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满满的童年记忆。
随着年岁的增长,读了许多文学作品,我愈发感受到月亮在不同情境下的独特韵味:它在朱自清优美静谧的《荷塘月色》里,在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深深愁绪里,在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挚祝福里,更在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无限乡情里。
月亮情思,悠悠长长。我渐渐明白,月亮不仅高悬于夜空或萦绕于文人墨客的笔端,更犹如一个符号,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