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

探寻红色宁波 传递时代薪火

不忘初心新晖校区202班 郭柏谦(证号2461472) 指导老师 孙艺平

红色精神在时光的洗礼中愈发耀眼,而这些故事正是少年们成长道路上的灯塔。我校学生节假日期间开展红色寻访活动,追忆烈士英魂、传承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小记者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了心中的信仰和对未来的坚定,他们在追寻历史的脚步中汲取力量,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心中薪火相传,光芒闪耀。 指导老师 林嘉青

探访殷夫故居

新晖校区401班

郑安馨(证号2415718)

指导老师 李春晓

今天,我去了殷夫位于象山的家——殷夫故居,去看望了鲁迅先生一直盛赞的“白莽”小友。下雨了,在大徐村里走了一会。我看见一个白色的雕像,下面写着“殷夫(1910-1931)”。就是这里。

穿过老宅子淡红色的门,看了墙上介绍的文字和图片。原来,殷夫“哥哥”也是一个10后,只不过是100年前的10后。他出生于1910年,小时候喜欢读书、写字、下象棋,还喜欢和父亲在房后的菜园里玩耍。可惜,1921年,11岁的殷夫没有了爸爸,他的大哥开始养家。后来,14岁的殷夫去上海读中学后,参加声援“五卅运动”,加入共青团,读书跳级,17岁就进入同济大学,成为共产党员。1928到1931年,为了革命事业,他被捕关押了四次,身为国民党高级军官的大哥保释他出狱,叫他不要管“闲事”,他却继续共产主义道路,是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列宁青年》的一名编辑。1931年,21岁的殷夫在上海龙华监狱英勇牺牲。

他文采斐然,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鲁迅专门为他的诗集《孩儿塔》作序,称赞他的诗文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正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拼命地托举,今天的我们才能自由幸福地生活。

探访张人亚党章学堂

新晖校区407班

张佑琦(证号2461509)

指导老师 陈楠

我第一次认识张人亚,是在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中,他冒险将许多珍贵资料包括第一部《党章》转移到故乡霞浦,演绎了一段传奇故事。看完之后,我热血沸腾,想了解更多关于张人亚的故事。

我们来到了宁波北仑霞浦,中共第一部《党章》守护地——张人亚党章学堂。穿过白墙青瓦的石门,我们来到了展厅。展厅内每件历史文物都充满了年代的气息,它们就像张人亚战斗的“勋章”,再现了他传奇的革命人生。

192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党内重要职位,他还创办银楼为党筹集活动经费。在工作途中,他因劳累过度不幸殉职,他用生命守护的《党章》等革命文物现被保存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党中央这样评价他:一个最勇敢坚决的革命战士。张人亚的一生,是为党为国家奉献的一生!

临走时,我买了一本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张人亚》,书中更详尽地介绍了张人亚的生平。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花了整整一天时间读完,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是信仰让他能保持初心,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寻访张人亚党章学堂,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精神触动,更是一场精神洗礼。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将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信仰;作为少先队大队干部,我将更加自律自强,认真工作,为少先队增光添彩。

登四明山缅怀先烈

新晖校区505班

李予熙(证号2415931)

指导老师 胡馨匀

在这个细雨蒙蒙的日子里,我怀着一颗敬仰与缅怀的心,踏入了庄严肃穆的四明山烈士陵园。这里,是英雄们长眠的地方,是革命精神永存的殿堂。每一步台阶,都仿佛踏着历史的回响,每一眼仰望,都似乎在凝视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一进入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庄严肃穆的景象,绿树成荫,松柏傲立。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纪念碑,碑身刻有“革命烈士 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烟雨中闪闪发光。这八个大字,不仅是对逝去英雄的缅怀,更是对我们后人无尽的激励。我缓缓前行,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

在烈士事迹陈列馆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饱经风霜的遗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仿佛看到了革命者们坚定的眼神,感受到了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不惜牺牲一切的伟大爱国情怀。这些遗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英雄们的精神传承。

随着参观接近尾声,这次宁波红色之旅也即将画上句号,我们向革命烈士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却永远不会画上句号!

寻访浙东红村——横坎头村

新晖校区403班

屠弈凡(证号2461505)

指导老师 王淑芹

提起革命根据地,相信大家会毫不犹豫地说出井冈山、延安。但在我的家乡宁波,也有一处革命老区,那就是浙东抗日根据地。

暑假里,爸爸妈妈就带我去了享有“浙东红村”之称的横坎头村。它位于余姚梁弄四明湖畔,是浙东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十九块根据地之一。

走进横坎头村,沿着石阶一路前行,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迎面而来。走进馆内,鲜红的党旗格外耀眼,庄严肃穆的氛围让我不由地放轻了脚步,挺直了胸膛。馆内陈列着革命时期战士们所用到的装备和日常用品,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都无声地向我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恍惚间,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那个充满硝烟的革命年代。

走出纪念馆,穿过羊肠小道,老远就能望见一座白墙黑瓦的古建筑,敞开的院门上书写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那是浙东行政公署和抗日军政干校的旧址。移步院内,一字排开十几间屋子。中间空地上还有一棵倾斜却不倒的枣树。你一定想不到,这棵树是当年浙东游击队司令员何克希将军亲手所栽,寓意着“枣”日解放。凑近细看,枣树碧绿的枝芽间结出了许多小青枣。这顽强的生命力像极了烈士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饱经磨难却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

置身于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旧址群,每一面墙都是历史再现,每一个角落都被红色点亮。在这里,我不仅了解到了革命历史和无数先烈的英勇事迹,更感受到了那份坚定的信仰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寻访浙东红村后,我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在心里暗下决心:我一定会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努力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

“红色”照我前行

新晖校区402班

石郡芝(证号2415726)

指导老师 李智兰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一抹鲜艳的红色,不仅象征着热血与激情,更是我心中永恒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与力量。

我的爷爷,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珍藏的奖章,每一枚都承载着故事,让我从小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下成长。

今年1月,学校大队部组织了“学习‘捐书爷爷’ 感受榜样力量”活动。在宁波镇海招宝山的一栋老建筑里,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老兵陈伟高爷爷为我们上了一节“沉浸式”思政课。他为我们带来了用飞机残骸制作的飞机模型,讲述了他数十年如一日为贫困山区孩子捐书的故事,激励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贡献力量。

5月,我作为小记者参加了“红色传承 致敬最可爱的人”宁波解放75周年访谈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

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中,我们班级将“红色故事”课本剧带上舞台,作为主要表演者,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红色印记,深烙我心。我将沿着先辈们的足迹,继续前行,让红色精神在我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登招宝山

新晖校区405班

王晨瑶(证号2415779)

指导老师 王海燕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我们全家人一起来到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的招宝山景区。

我们很早就来到了招宝山下,景区入口人头攒动。我和姐姐冲锋在前,伴随着耳边呼呼的风声,在人群中不断穿梭。招宝山并不高,台阶也没有想象中的陡,不一会,著名的威远城就映入眼帘。威远城是基于天然峭壁环山顶而建的。驻足在前,我回想起历史上民族英雄们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壮烈历程,倍感敬佩,更加觉得和平是那么来之不易。

继续拾阶而上,我们来到鳌柱塔。登塔远眺,甬江水源源不断奔流入海,大小船只密集进出甬江口。这印证了来之前听说的,招宝山自古以来便是商船出入之要道,兵家必争之地。从塔上往下看,登山小道两侧全是绿植,虽然已经是秋天,那郁郁葱葱满地的绿色竟把招宝山裹得严严实实,坚定地守护着招宝山的红色足迹。

临近中午,我们准备返程了。在这块光荣的土地上,我们既登山看景,更重温历史,真是收获满满呀!

工人的力量

新晖校区306班

戴珺逸(证号2415657)

指导老师 孙嘉怡

想要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吗?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里,每一张泛黄的报纸、每一封深情的信件、每一件斑驳的工具,都像是历史的低语。它们不仅是物品,更是那段峥嵘岁月中,工人们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是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见证。大量文字、图片和实物的展示,生动再现了宁波工人运动从萌芽到壮大的全过程。

纪念馆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对历史的追忆,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那些关于工人们如何携手并肩,如何在逆境中斗争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如果你们也对这些红色故事感兴趣,那就来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吧!让我们一起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共同学习那些勇敢工人们的精神!

2024-11-22 宁波高新区实验学校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85907.html 1 3 探寻红色宁波 传递时代薪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