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模”考试结束后,有的家长为孩子的成绩下滑而焦虑,有的家长为孩子首考能否继续领先而忐忑,林林总总,情况不一。这几天,各高中学校举行了形式不一的家长会,有分析“一模”考试情况的,有为首考加油打气的,也有学生和家长分享高中学习经验。
距离首考仅剩50天时间,一起来看看学生和家长的分享,优秀者的经验或许可供借鉴。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万建刚
在全年级分享经验的她
也曾因分数和排名患得患失
11月17日,宁波外国语学校(浙江省八一学校)召开了高三年级家长会,分别从学生、家长和老师三个角度探讨共同的责任,高三(6)班李欣雨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进行了分享。
这学期开学以来,宁外高三年级已经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检测,分别是开学初的“A9联盟”测试,10月份的“浙南联盟”测试,以及刚刚结束的宁波市一模测试。李欣雨同学在这三次测试中稳中有进,居于年级前列。她说有些“意外”,而班主任白芸老师则觉得是“水到渠成”。
“这次成绩较以往好,可能运气和状态比较好吧。”李欣雨同学很谦虚,她一再表示,只是这次考好了,下次能不能考好还不一定呢。
“我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人。”李欣雨说,她在高一的时候因为课程太多而手忙脚乱,高二的时候因为分数和排名患得患失,“那时候小到一道题目、一个问题都会让我否定自己,高二一整年我问自己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努力没有结果’‘为什么别人可以而我不行’。”
不停地怀疑自己却没有更好的结果,李欣雨开始关注身边的同学。“我常常观察身边的人,发现几乎每个人都有比我更优秀的地方,更聪明、理解能力更强、记忆力更好、心态更稳定、有更坚定的目标和更清晰的规划,甚至我都不是最努力的那个。”有了观察比较之后,她发现,别人的优点你可能怎么追赶也赶不上,而你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
虽然现在她还是会不停地问自己:怎么选择题错那么多,怎么大题才得了这么点分数,怎么作文的分数就是提不上去……但她不再否定自己,觉得正确就写下答案,错了再好好复盘。
班主任白芸从高一开始带这个班,两年多相处下来,她和班上的这群孩子处得亦师亦友。
“在我看来,李欣雨同学有三个比较好的优点,一是有目标,二是有自控力,三是很会调节自己。”白芸表示,李欣雨同学“小三门”比较强,早早地确定了自己读法学的目标。
“像我们这次‘一模’考试结束返校后,别的同学可能会放松一下,但李欣雨早上6:40就坐在教室里早读了。她坐得了凉板凳,忍受得了孤独。”白芸告诉记者,她给同学们定的时间是7:00进教室早读,但李欣雨经常是6:40—6:45之间就到了。“别的同学目标也很明确,但执行的时候会打折扣,李欣雨不会,她有很强的信念。”
“第三点就是自我调节,她在导师面前也哭过,但擦掉泪水之后会奋起,把压力变成再出发的动力,这种品质非常可贵。”白芸老师说。
“我的学习没有什么方法,记不住就多背几遍,甚至在纸上默出来;时间来不及就早起一点,多抓一点碎片时间;总是粗心就多告诫自己几句;题答得不好就多积累一点,多写一写……”当被问及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时,李欣雨表示,学习没有捷径,如果一定要有方法的话,可能是习惯和信念的作用。
“可能下一次面临的又是一次失败,但我仍会坚持。我会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奋斗,去成长。”李欣雨说。
同学眼中“了不得”的他
高一时并不是很“冒尖”
上周五晚上,宁波中学召开了高三学生家长会议。在高三(6)班的家长会上,班主任史静辉老师邀请游同学的爸爸做了经验分享。在史老师眼中,游同学是一名高一时没有特别冒尖,高二时渐渐被师生看到,到了高三则是被同学形容“了不得”的一名学生。
“说实话,孩子取得成绩的背后,是他一天天辛苦的耕耘和付出。他在高一时并不突出,后来他开始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并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平日里,他会计时完成各科模拟试卷并且自改评分,及时搞懂错题,有不明白的会向老师求助,从不让问题成为问题。除此之外,他也很注重细碎的知识点,在平时的练习中日积月累,构筑知识体系,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他也热心于帮助同学答疑解惑,在回答的过程中去梳理思路,同时发现自己的盲区和不足。”
从游爸爸的分享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对儿子学习状态和特点非常清楚的父亲。
游同学三年都在学校住宿,周末回家是怎样的状态?玩不玩游戏?游爸爸说,劳逸结合很重要,游同学的特点之一是学习时总是专注且高效,但该放松时也不会紧绷。周末,也会玩玩电子产品,但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我跟我儿子的相处更多像兄弟,他在学校的很多事情也愿意跟我说。有空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出去走走,我会跟他聊聊天,减少他的学习压力。”游爸爸说,儿子刚上高中时就跟他商定了学习方向和目标,高一进入年级前一百,高二进入前五十,高三争取进入前二十。然后每次综合考试后看看离目标差多少,哪些可以提升,错题丢分的原因是什么,争取下次尽量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史老师看来,能够找准定位,不断突破自己,是游同学能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因。专注力也非常重要,“他要学习的时候,别人怎么打扰都打扰不了”。另外,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亲子之间良好的互动都很重要。“我知道游爸爸很会鼓励孩子,他跟我交流的时候曾说自己是儿子的‘打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