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区岷山学校
为了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日,北仑区岷山学校举办第十一届科技节挑战赛。本次科技节分为“树叶粘贴画、回形针漂浮、弹硬币、纸牌搭高、铁丝陀螺和气球留空”六个比赛项目,同学们都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智慧风采吧!组稿老师 舒仁彪
(图片均由校方提供)
智慧与创新的碰撞
——铁丝陀螺制作比赛
505班 吕程彦(证号2418484)
指导老师 王焱珍
五年级的铁丝陀螺制作是今年第一次登上科技节的舞台。在训练多次后,我们跃跃欲试,向比赛场地“进发”。随着哨声响起,我们开始“大展拳脚”。
我拿起一根铁丝,沿着水杯的杯沿,把它做成了一个未封口的圈。我又比划了一下,用老虎钳把它使劲往里扳,一个形似字母“G”的半成品铁丝陀螺便完成了。不过,接下来一步是最费力、也是最容易失误的一步——那就是做铁丝陀螺的“尖”。
我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拿起了老虎钳,用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这个“弯钩”做了出来。这个“弯钩”必须精益求精,太长的话会重心太高,导致重心不稳;太短了,陀螺会碰到地面,增加摩擦力,使其快速停下。前两根铁丝制作的陀螺都差强人意,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最后一根上。我按照刚才的步骤将这个陀螺做得滚圆,然后用砂纸将尖头磨得光滑。经过不断地调试和整形,我的陀螺在测试中取得了旋转72秒的成绩,获得了三等奖。
本次制作铁丝陀螺比赛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较量,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在比赛中,我收获了乐趣和知识,也体验了困难和进步。
智慧与协作的双重奏
——纸牌搭高比赛
●纸牌搭高比赛规则:三人成队,利用普通扑克牌,在限定时间内构建尽可能高的塔楼。如何让这些轻盈的纸片稳固站立,并且在高度上拔得头筹?这不仅是一场关于高度的竞赛,更是对策略、耐心及团队精神的深度考验。
我和两位好友迅速结盟,怀着满腔热血投入练习。初次尝试,我们选择了最为基础的三角形结构,然而,塔楼尚未触及1米的高度便已摇摇欲坠,最终轰然倒塌。第二次,我们大胆采用更为复杂的多边形基座,寄希望于增强整体稳定性。然而,复杂的设计拖累了搭高的速度,加之三人操作时角度与力度难以统一,结果依旧差强人意。望着满地凌乱的纸牌,尽管心情沉重,但我们并未被挫败击倒。我们静心反思失利的根源,一遍遍地搭建、倒塌、再搭建……直至比赛日的到来——
宽敞的体育馆内,纸牌搭高对决正激烈上演。场地一角,我们小组刚刚完成多边形基座的搭建,接下来便是独具匠心的三角形塔身。这一创新设计不仅确保了塔楼的稳固性,也极大地提高了搭建效率。只见我们三人分工明确,一人负责持续供应纸牌,确保材料源源不断;一人全神贯注于建造过程,每个动作都流露出匠人般的细致;而我则担任观察员的角色,随时关注结构的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突发状况。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纸牌塔仿佛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直至达到令人瞩目的高度——2米,成为全年级之最!那一刻,整个场馆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份成绩不仅凝结了我们汗水与智慧,更见证了团队之间的合作与默契。
当科技与纸牌相遇,这不仅是一次科学探索的实践,更是智慧与协作的双重奏。它告诉我们:在追求卓越的旅途中,智慧犹如灯塔,引领方向;而团队协作则是那艘承载我们乘风破浪的航船。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我们将铭记这段宝贵的经历,以智慧和勇气迎接每一个崭新的起点。
402班 周茉(证号2418650)
指导老师 许言午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我期待已久的科技节!早有准备的我们,兴致勃勃地带着梯子和一大摞纸牌来到了比赛场地。我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建一座宏伟的“大厦”。
比赛开始了!我们先把牌一股脑地倒出来,开始搭建底座。我们分工明确,胡茗一和邱令仪折、递纸牌,我和程子负责搭建这座“大厦”的主体。不一会儿,我发现我们搭建的底座像个大风车,非常不牢固。我们决定放弃花样底座,搭建更牢固的圆形底座。一切都进行得很完美,可是这竟然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我们再一次屏住呼吸,把折叠好的纸牌小心翼翼地搭着。眼看“大楼”已经超越了我们每个人的身高,不知怎的,伴随着一声尖叫,它又一次倒了下来。
我们的内心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我们头上大滴的汗珠滚落,眼睛紧盯着每一张牌,又一次全神贯注地搭着。终于,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大厦”总算突破了一米的难关。
在这一次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我明白了两个道理。一个是心态很重要,只有坚持不放弃,在失败中一次次总结经验,才能无限接近我们的目标;另一个就是只有团结一心,大家心往一处使才能成功。
404班 孙乐宁(证号2418400)
指导老师 石孝飞
●随着一声哨响,纸牌搭高比赛热火朝天地开始了。丁茹嫣负责折牌,我是“运输兵”,闻朝雨做事最仔细,她负责垒地基。为了防止地面凹凸不平或地基搭得太大,闻朝雨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放在地上,围着它放牌。她接过折好的牌,朝一个方向对好折角尖头,沿着圆盘四周把牌放了一圈,再在上面铺了一层牌,然后沿着第一层牌,一层一层往上搭。丁茹嫣在一旁折牌,手里的牌拆了一盒又一盒。我一会儿帮闻朝雨递牌,一会儿帮丁茹嫣折牌,忙得不可开交,但又有条不紊。我们三个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不一会儿,就搭得有闻朝雨个子那般高,她不得不爬上梯子继续搭牌。
在梯子上搭牌,有一个难点,人会随着梯子后仰,圆形容易搭成椭圆形。这时,丁茹嫣自告奋勇地说:“我个子高,我来搭吧!”丁茹嫣凭借个子高的优势,继续往上搭。她屏住呼吸,每一张纸牌都放得那么小心翼翼。我也踮着脚把纸牌递给丁茹嫣,大气也不敢出,好像一呼吸就会把塔吹倒。一直搭到了够不到的地方,才叫裁判老师帮我们量高度,“哇!2米60!”同学们沸腾起来。纸牌塔是标准的圆柱形,在十多座一米多高的塔中显得鹤立鸡群。
最终,我们小组以年级组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一等奖。这是我们反复练习的成果,也是我们团结合作的结晶。
403班 叶柳彤(证号2418395)
指导老师 赵静珍
●随着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大家有条不紊地忙了起来。袁心玥负责折牌,我和张歆然负责搭建。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每一张折好的纸牌放在前一张纸牌边缘,确保每一张牌的稳固。随着纸牌塔越来越高,我们的心跳也越来越快,我仿佛能听到我心跳砰砰的声音,生怕一不小心纸牌塔倒塌就功亏一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们的纸牌已经搭了90厘米高。就当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看到旁边一组搭的比我们高出了一大截。老师提醒我们底座搭得太大了,所以会比别的组慢。这时,纸牌塔被队友蹭到了,倒了一半,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我们都愣住了,没过几秒钟,袁心玥说:“没事的,尽力搭就行,只要齐心协力就能成功。”我们立马调整了心态,互相鼓励,最终我们的高度达到了126厘米。虽然成绩没有那么理想,但也为班级贡献了一份力。
这次科技节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耐心,还让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我已经期待下一次科技节了!
405班 张筠茉(证号2418421)
指导老师 虞波兰
●科技节的第二天,老师带我们来到了体育馆,参加四年级的活动——纸牌搭高。老师早就告知过我们搭纸牌注意事项,所以一到场地,大家就有条不紊地搭了起来。每个人都屏住呼吸,专注地搭着底基,谁都想搭稳一点儿。我们一组有三个人,两个人折,一个人搭。原本是我折的,但因为层数的增加,另外两个同学手抖,我就接过了搭的重任。又搭了一会,我们边上的几组都倒了,但我们的已经高到要用椅子了。后来,我们用了桌子,直到感觉塔开始微微摇晃,再也搭不下去时,才叫裁判来量,量出来有1米76,这是我们搭得最高的一次!虽然这对我们来说很高,但在我们班里只排名第四,我们班最高的有2米47呢!
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结束了,不知道明年我们会参加什么呢?我都有点期待了呢!
408班 徐煜萱(证号2418448)
指导老师 刘杨晶
●科技节的重头戏是挑战项目,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比赛项目。我们四年级的比赛项目是纸牌搭高。这是一个团队项目,需要3人组队参与。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和最好的两个朋友组成战队,提前做好准备。我们收集了关于纸牌搭高相关的科学知识,并进行了多次尝试,找到了一种稳定的拼搭方式,认真练习。
到了比赛的时刻,我们三个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由一个人折叠纸牌,两个人进行拼搭。虽然我们一开始不是搭得最快的,但是我们三个人沉着冷静,按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一层一层叠高。直到我站在凳子上放上了最后一张能够到的纸牌,我才如释重负。环顾了一下四周,我发现有的纸牌搭已经坍塌了,有的比我们的还要高,而且很多纸牌的拼搭结构不一样。小小的纸牌,竟藏着这么多的科学奥秘。
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们小组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
406班 金郁芷(证号2461226)
指导老师 刘燕君
●科技节上,我最喜欢、觉得最有趣的活动——就是纸牌搭高。
在体育馆里,我、小王和小阮组成了一个厉害的纸牌搭高小战队。一开始我们仔细地折纸牌,紧接着我和小阮小心地拿起纸牌摆在地上,像摆花盆一样围成一圈。随着时间过去,我们搭的纸牌已经有我身体的一半高了。
我们继续往上搭,谁也不敢大喊大叫,就算是呼吸和说话都不敢大声。只见纸牌有一些往小王那边倾斜了,他立马用手轻轻扶住。我们小心翼翼地调整,没一会儿已经要站上椅子搭了。这时候,纸牌搭得就像一座宝塔,高高地耸立着,十分壮观!看着越来越高的纸牌,我们开心地手舞足蹈,就像三只快乐的小鸟。最后记录员老师报成绩的那一刻,我们高兴万分。
这次纸牌搭高之旅,让我们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我们三个小伙伴约定,以后还要参加更多好玩的活动,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408班 钱桐安(证号2418449)
指导老师 刘杨晶
精彩的科技节开幕式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我们学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开幕仪式。那壮观的场面和奇妙的实验,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氮气炸弹”实验。只见身着牛顿实验服的同学们合力抬上来一个大铁桶,里面装满了冒着白烟的液氮。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几十个乒乓球快速放入铁桶中,然后迅速捂住耳朵。紧接着,只听“砰,砰,砰”几声巨响,乒乓球像炮弹一样向四周弹射出去,足有两米多高。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
接着我们的目光来到了篮球场上,只见实验员们站在自制的火箭前方,神情专注而兴奋。大家一起兴奋地倒数:“十、九、八……三、二、一!”只见一个个火箭冒着烟,“嗖,嗖,嗖”地承载着我们的希望和梦想飞向天空。有些火箭飞到了教学楼附近,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有些则飞到了树枝上,与小鸟们嬉戏玩耍。台下的观众们看得目瞪口呆,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次科技节开幕式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不仅让我领略到了科技的神奇魅力,还激发了我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这真是一场精彩又令人难忘的科技节开幕式啊!
401班 李若菲(证号2418381)
指导老师 郑海艳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学校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大家兴高采烈,这可是我们期盼好久的盛会。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小“牛顿”们和老师做的各种实验了。那一个个奇异的景象,让大家瞪大眼睛,惊呼起来。
只见老师把液氮倒入一个普通的金属盆中,小“牛顿”们把一个吹得鼓鼓的气球放进盆里。气球逐渐被金属盆“吞噬”……同学们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片刻之后,一位小“牛顿”又把被吞进去的气球拿了出来。此时,惊奇的一幕出现了,气球快速膨大,最终变成了原来的大小。周边的同学不约而同发出了赞叹声。我想:这应该是热胀冷缩的原理。
“氮气炸弹”最激动人心!老师先把氮气倒入一个大铁桶里,小“牛顿”们再往里倒入一些乒乓球,然后一起倒数:“5,4,3,2,1!”“嘭!”“炸弹”爆炸了,许多乒乓球从桶里炸了出来,来了一场“天女散花”的演出。顿时,全场掌声雷动,有些同学甚至还兴奋地跑出去捡乒乓球了呢!
我喜欢科技节,相信明年的科技节会更加精彩!
307班 李奕凝(证号2418362)
指导老师 朱维丽
破解水中密码
——回形针漂浮挑战赛
●此次科技节二年级的比赛项目是回形针漂浮挑战赛,要求学生将回形针通过自己的方式放入装有清水的脸盆,计时10分钟,最后漂浮在水面的回形针数量多者胜出。
赛前,我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回形针漂浮的原理:水分子在内部相互吸引、相互作用下形成一种表面张力,使得回形针可以漂在水面上而不会沉下去。每天晚上我会在家里一遍遍练习,寻找更好的方法。
比赛这一天,教室的桌上摆放了一盆盆清水,我们按照座位坐好。随着一声“开始”,我小心翼翼地抓起一枚回形针放入水中,由于紧张,前两枚都沉入水底了。我想起妈妈的话:凡事不要慌,保持好心态才能做好事情。我深吸一口气,有条不紊地继续放第三枚,快速拿起,轻轻放下,成功了!接下来,我保持好节奏,不慌不乱,漂浮在水面上的回形针数量越来越多。“时间到!”检察员开始数漂浮在盆子里的回形针,我一共成功了93枚,最终获得年级组三等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一刻我明白了:只要肯动脑筋,会观察,善思考,还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付出,再难的事情也有可能会成功!
209班 曹书濛(证号2418321)
指导老师 茹维琼
●今天,我参加了一个有趣的比赛——回形针漂浮挑战赛。
在老师按下开始键的那一刻,我小心翼翼地放下每一枚回形针,在我的手中,它们像一个个乖巧的小宝宝,在水面上“仰泳”呢!水面上仿佛有一张看不见的“网”,像托盘一样把它们托住。偶尔也有几个不听话的小宝宝,自顾自地沉下去潜水了。这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慢慢来,千万不能伤了水面上的“网”。随着老师喊出停止的口令,坐在我旁边的小哥哥早已数好“仰泳”成功的小宝宝们!一共有136枚。我和同伴获得了第一名。
这次比赛真有趣,它不仅让我学到了新的知识,也让我在玩中认识了科学!
205班 张子晨(证号2418291)
指导老师 刘梦丹
●你知道水的张力吗?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你就知道了。首先我们需要一盆水,还要一盒回形针。然后把一枚回形针小心翼翼地放到水面上,这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回形针居然浮在了水面上。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回形针是金属制成的,有一定的重量,肯定是不会浮在水面上的,但是科学老师和我们解释说,水是有张力的,这使得水表面呈现出一种“膜”的状态。正是这层“膜”,将回形针托举在水面上。
204班 邱昱衡(证号2418284)
指导老师 陈丹凤
弹指神功
●几个闪亮的硬币、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几张轻薄的扑克牌,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即将在我手中演绎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表演。
“妈妈,今天我要给您展示一项结合物理力学和巧妙操作的‘弹指神功’!”我神秘兮兮地说道,心中满是对即将揭晓的秘密的自豪。
表演开始了。我首先将玻璃瓶稳稳地放置在桌面上,接着用一张扑克牌轻轻覆盖住瓶口,宛如为这小小的舞台拉起了一道精巧的幕布。随后,我让一枚硬币优雅地躺在扑克牌中央,成为这场表演的“主角”。我深吸一口气,故弄玄虚地朝右手轻吹了一口气。紧接着,我运用手指的微妙力量,轻轻一弹扑克牌的一角。顿时,扑克牌像只欢快的蝴蝶向前飞去,而硬币由于惯性定律,保持原有状态,稳稳地落入了下方的玻璃瓶中。
“看,妈妈!”我兴奋地喊道,“你知道吗?这其实是物理学中的惯性原理在起作用呢!当扑克牌受到外力时,它会改变运动状态向前飞去,而硬币由于质量较大,惯性也更大。因此在短时间内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最终落入了瓶中。”
妈妈听得津津有味。“原来,你的‘弹指神功’背后藏着这么有趣的科学道理啊!”她笑着赞叹道。
305班 宋亦妤(证号2400370)
指导老师 张莉
●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到了。老师让我们拿出准备好的硬币和纸牌,惊心动魄的弹硬币比赛开始了。我们四人为一组,将硬币放在架有纸牌的瓶口上,通过快速弹走纸牌,让硬币准确无误落入瓶内,瓶中硬币数量最多者为胜利者。
我们每个人跃跃欲试,只见杜宇珵同学出手迅速而敏捷,中指轻轻一弹,霎时纸牌飞出,“哐当”一声,硬币掉入瓶中发出清脆的声响。5秒、4秒、3秒……我的心也跟着上上下下,漫长的1分钟时间到了,杜宇珵的瓶中有14枚硬币!我惊讶地大喊:“哇,太厉害了!”
紧接着就轮到我了。我既紧张又兴奋,拿着硬币的手颤颤巍巍的,感觉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可惜最终因为我太紧张,只成功了6次。不过我并不失落,这刺激而愉悦的感觉太棒了。
小小的实验,大大的学问,这次科技节我收获了很多科学知识。
301班 王若惜(证号2418330)
指导老师 杨家鑫
气球留空比赛
●体育馆内的气球五彩斑斓,有紫色、蓝色、白色、红色、黄色和绿色,宛如一道绚丽的彩虹。比赛开始时,我们班按照学号排成了一列长队。轮到我时,我深吸一口气,开始吹气球。当计时的老师喊“开始”后,我轻轻地将气球放飞。
气球在空中翩翩起舞,像一只彩蝶在花丛中穿梭。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心中默默祈祷:“气球啊,飞得更高一些,别掉下来!”只见我的气球飞到了高处,但很快就偏离了轨道,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得无法呼吸。我握紧拳头,咬紧牙关,内心焦急地呐喊:气球,千万别掉下来!最终,气球兜兜转转落到了地面,我的成绩是9.91秒。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我依然感到骄傲,因为比在家里练习时的成绩多了一秒。
随后,我仔细观察了严同学的长条气球。她先用手紧紧捏住气球,然后捧起它,踮起脚尖,先是试放一下,然后拽住再完全松手向上放飞。那根火腿肠形状的气球似火箭飞向了高空,严同学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的长条气球时而冲上天花板,时而又回旋徘徊靠近地面,让人一阵欢喜一阵惊怕。几番辗转,气球缓缓降落。“严同学的气球飞得可比我的时间长多了。”我暗自羡慕,“不过,通过细细观察,我也学到了更好的技能。”
通过这次科技节比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心中有信念,坚持、勇敢地面对挑战,就一定能突破自我。同时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从中汲取更多的经验与教训让自己更加强大。
608班 胡嘉芮(证号2418580)
指导老师 陈艳芳
●期待已久的气球留空比赛就要开始了,经过多天的练习与研究,我班选出20名同学参加此次大赛,大家都十分紧张。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把气球吹得又大又圆,等待着记录时间。我们班的张同学第一个站出来,他把气球举得老高,死死摁住气孔,生怕跑出一点气。老师一说“开始”,那气球便飞上空中,摇摇晃晃,像个喝醉酒的人,好几次都差点掉下来。张同学看着那气球,咬紧牙关,手握成拳头,当气球掉下来时,他恨不得踢一脚,让那气球再飞起来。
比赛已进行到一半,许多同学已经记录了成绩,只有薛同学还在研究气球的大小。他吹一点,观察一下,犹豫了片刻,点了点头,来到老师跟前。随着老师一声令下,他松开了气孔,气球稳稳当当地慢慢升到了体育馆的天花板,并且没有要落下来的意思,仿佛与天花板粘在了一起。一旁的同学不禁啧啧赞叹。薛同学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那气球终于撑不住了,依依不舍地缓缓下落,在空中转了一圈又一圈,仿佛在跳着一支舞,最终回到了地面,老师也随之按下计时器,激动地说:“20秒48!”同学们“哇”地尖叫起来,都称赞薛同学可真厉害。薛同学也激动得欢呼起来,嘴都咧到了耳后根。
这是我们小学最后一次参加科技节比赛,同学们都想在这次比赛中留下自己最好的成绩,不留遗憾。
607班 郑诗妍(证号2418577)
指导老师 徐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