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在“金砖大家庭”实现历史性扩员后首度线下聚首,迎来举世瞩目的“金砖时刻”。值此“大金砖合作”开局之年,国际社会期待金砖国家进一步加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为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金砖贡献”,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南方答案”。
有同学们可能不了解,什么是金砖国家?这是怎样一个组织?为什么会以“金砖”来命名?在这里,我和大家聊聊关于“金砖”的这些事。
主讲人
张亮
资料和数据来源于
新华社、人民日报
A
“金砖国家”的产生
现今,世界著名的国际组织,基本都是因为国家利益较为接近,由各国政府牵头组成的。
冷战时期对峙的华约组织和北约组织,当前活跃的G7、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同盟、美英澳AUKUS三国联盟等,都是如此。
但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却出现一个不属于此列的国际组织。
2001年,高盛研究员吉姆·奥尼尔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四个新兴经济体增长较快,10年后上述四国的经济总量将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据更高份额,四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将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并推测全球经济格局因此将发生显著改变。
之所以将这四个国家称为“金砖”国家,是因为大家的英文首字母合起来为BRIC,和英语单词砖(Brick)类似。所以,这四个国家被奥尼尔冠名为“金砖四国”,奥尼尔本人也就有了“金砖先生”的美誉。虽然奥尼尔仅仅是从研究角度看待这四国,但“金砖国家”的说法不胫而走。
后来,国际上还出现了类似的“VISTA五国”(VISTA五国指的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阿根廷五国)等说法,不过从体量和组织上来看,金砖国家影响力远超后者。
金砖国家均有意愿在当下国际关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新的世界秩序做出贡献。正是这个原因促使各方走向合作,使金砖由一个研究概念变成了一个合作机构。
2006年,金砖四国召开了首次部长级会议。2009年,四国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了首次领导人会晤,正式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2010年12月“金砖四国”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使“BRIC”变成了“BRICS”,最初的“金砖四国”也就变成了“金砖五国”。
之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形成了以领导人会晤为引领,以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外长会晤等为支撑,在广泛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多层次架构。
B
它发展成怎样了?
经过近20年发展,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如今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架构。
今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参与金砖国家合作,“大金砖合作”在国际社会的瞩目中正式开启。
扩员后,金砖十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30%,人口占全球人口近一半,贸易占全球贸易五分之一,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G7。扩员后的金砖大家庭,成员更多,覆盖地域更广、合作空间更大。
从2017年中国提出“金砖+”合作模式、首次将金砖合作伙伴对象扩大至全球范围,到如今实现历史性扩员,金砖成色更足、分量更重、影响更大。当前,30多个国家叩响“金砖大门”,充分彰显金砖合作机制广受欢迎,影响力和吸引力越来越大。
这些国家为何能携手合作,金砖合作机制为何保持强大生命力。其驱动力源自坚守公平正义、完善全球治理的共同信念,源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也不是排外的“小圈子”,而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合作共赢的好伙伴。
“今日中国正是全球南方国家希望成为的样子,”巴西前总统、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表示,中国倡导更加公正有效的全球治理,正在推动世界构建命运与共的光明未来。
C
中国做了些什么
金砖合作机制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的推动引领。
自2013年以来,中国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张和倡议,推动金砖合作实现大发展、展现大作为,从提出金砖国家“一体化大市场、多层次大流通、陆海空大联通、文化大交流”四大目标,到首倡“金砖+”合作模式,从阐述金砖国家“四大伙伴关系”,到推动金砖历史性扩员……在金砖机制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发挥了关键作用,留下了中国印记。
此次喀山会晤,我们又提出建设“和平金砖”“创新金砖”“绿色金砖”“公正金砖”“人文金砖”等五大主张。从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到呼吁中东各方尽快停火、停止杀戮;从宣布建立金砖国家深海资源国际研究中心、金砖国家数字产业生态合作网络,到承诺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从主张推进金砖扩员和设置伙伴国进程,到承诺实施金砖数字教育能力建设计划,未来5年在金砖国家设立10个海外学习中心……一系列新倡议、新举措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金砖国家的共同意愿,彰显了中国对推进金砖合作的坚定承诺与信心。
作为“行动队”重要一员,中国脚踏实地推动金砖各项共识落地生根。新开发银行开业9年来,累计批准100多个项目,贷款总额约35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金砖务实合作产生协同效应,一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惠民项目开花结果;贸易投资、能源资源、货币金融等领域合作持续拓展,丰富的人文交流活动为金砖国家民心相通架起新桥梁,夯实金砖国家合作的民意基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金砖合作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找准了合作之道。金砖国家用行动向世界证明,国家间关系可以超越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结伴不结盟的新关系;超越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老思维,走出相互尊重、共同进步的新道路;超越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观念,实践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