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海岛孩子探索生态海洋

这位老师借科普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洪忠明带领孩子们进行生态海洋科学探究。

科学课

学生制作生态瓶

洪忠明

海洋生物科普、海洋生态缸维护、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在北仑区梅山学校,执行校长洪忠明一直致力于海洋知识的科普与实践探究,带领海岛的孩子们一起认识海洋、走进生态海洋,最终一起保护海洋。

梅山学校位于中国第5个保税港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是岛上唯一一所义务段学校,学生对大海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洪忠明老师和他的团队以“我们的海洋”为主题,与宁波海洋研究院合作共建,开展“生态海洋”科普实践活动。

“梅山学校开展生态海洋教育,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希望学校拓宽学生的海洋知识,培养海洋研究素养,提高海洋环境保护意识,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洪忠明说。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李臻

洪忠明是北仑区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热衷于科普教育活动,每学年组织开展校园科技节、科技大篷车等科普活动。早在2015年,学校建设了第一间生态海洋科普教室,开展生态海洋科普教育活动。

“教室四面画了海洋生物,模拟海洋环境,教室内设置了6个水族生态缸,向同学们展示了各种海洋生物。”洪忠明介绍说,“然而我们发现教室处于实验楼四楼,平常少有学生到科普基地参观。2020年,我们在教学楼一楼新建了生态海洋教室,将设备搬了下来,新增了热带海洋生物大缸。同学们每天都会从一楼经过,大大发挥了科普基地的作用。”

新的生态海洋教室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在这里有4个海水生态鱼缸和3个淡水生态鱼缸。海洋鱼缸中有海螺、寄居蟹、红海星、印尼海星、珊瑚、小丑鱼、海藻等生物,以及梅山周边水域常见的虾、蟹、鱼。一个“微型”海洋世界呈现在孩子们眼前,更是激发了同学们的责任心。由于海洋生物对水量和水的温度、盐度、PH值、清洁度等有较高的要求,孩子们会轮流值班,每日检查仪器的运作,缸内环境清洁,监控水质、喂食并一一记录。

学生在日常维护和清洁中发现,水中的脏东西较多,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喂食后鱼饵料的沉淀,影响生态鱼缸水质,从而影响鱼类的生存环境。怎么办呢?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研究不同食物的喂养效果,发现丰年虾可作为活体生物解决这一问题,于是同学们自行孵化丰年虾来喂养。同学还研究各种生物的捕食、繁殖、共生,留下许多美好瞬间。

在生态海洋科普基地,洪老师带领团队开发了《制作生态瓶》课程。整个课程与小学科学课本知识相结合,将生物放入到小小的玻璃瓶中,模拟海洋环境,让生物长时间生存下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微型”海洋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生态海洋的学习还拓展到了校外。学校和梅山街道合作组织开展海洋主题摄影展,在海洋周开展海洋主题绘画,利用地域资源参观宁波大学海洋研究院,参观中国港口博物馆,了解我国港口的发展变化,认识海洋生物,学习海洋文化,感知中国港口变迁的故事,拓展学生视野。

目前,洪老师正带领他的团队一起总结生态海洋科普经验,开发《我们的海洋》校本课程,并希望更多的孩子能认识海洋,保护海洋。

“从2023年开始,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开发生态海洋课程,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重点认识海洋生物,小学高年段会提高难度到海洋生物繁殖等,而初中阶段则注重海洋开发保护。”洪忠明表示。

2024-10-15 这位老师借科普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79052.html 1 3 带领海岛孩子探索生态海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