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援疆 助力沙漠“海鲜”养殖成功

从浙江空运至新疆的东海青蟹苗,在天山脚下开始“新生活”。

国庆期间,浙江省市援疆指挥部助力新疆群众吃上沙漠“海鲜”。今年,在素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浙江援疆与对口支援的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正合力缔造一场养殖传奇。近日,沙漠盐碱水域孕育的海鲜珍品三门青蟹、南美白对虾、龙胆石斑鱼等陆续上市,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土地盐碱化严重,为保持土壤酸碱平衡,当地每年需用大量水资源对土地进行压碱作业,碱水汇聚产生盐碱水域。今年5月,在浙江援疆科技特派团成员、宁波大学教授王欢的指导下,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六团新开岭镇引进浙江台州三门县的3万只优质海蟹放入盐碱水进行养殖实验,目前已到收获期。

9月27日上午,工人们捞起蟹笼,一只只肥美的青蟹被拉上岸,在阳光照耀下,蟹壳充满光泽。大家将捕捞出水的青蟹进行分拣、过秤、绑线、包装。“177克,品质良好。”“我得给它翻过来测,要不然它就得跑,太活泼了。”现场一片欢声笑语,传递着丰收的喜悦。据《浙江日报》

知识点: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区域之间优势互补助力发展。在科技援疆力量的支持下,这些沙漠中的“海鲜”“湖鲜”逐渐成为带动当地增收新途径,为浙江与新疆之间的产业合作提供了新的范例,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浙江与新疆之间的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2024-10-08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77830.html 1 3 浙江科技援疆 助力沙漠“海鲜”养殖成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