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江北区带出16名园长 专业和行政“大满贯”选手

师徒接力传承 见证教育迭代

从左至右依次为:何妨、王秀华、陈夏梅、葛君萍。受访者供图

1981年从教的王秀华,1994年从教的何妨,2001年从教的陈夏梅,2008年从教的葛君萍。四代教师的故事,正是教育改革的缩影,她们以不同的方式见证并参与了幼教的每一步变革。时代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她们对教育事业无尽的热爱,不懈的追求,以及坚守与创新。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她为江北区

带出16名园长

王秀华,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宁波市首届名园长。在宁波市江北区,她是幼教领域的“元老级”人物,为江北区各级各类幼儿园培养了16名园长!从教42年来,她领衔的20多项教育科研获得了全国、省、市等各级优秀成果奖,培养了省、市、区等各级优秀教师20多名。

1981年7月,王秀华从浙江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了宁波市第四幼儿园(宁波市江北甬港幼儿园的前身)工作。

这所幼儿园创建于1951年8月,当时只有4个班级,8名教师,其中6人是40岁以上的老教师。

王秀华第一天上班时,幼儿园特别为她组织了一次欢迎会,老教师钱玉娣的话至今铭记在王秀华心中:“幼儿园自1963年分配来了一名幼师毕业生至今快20年了,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一位年轻的幼师毕业生,幼苗靠阳光雨露,小朋友靠老师教育,你一定要好好干啊!”这真诚而朴素的话语,激励着王秀华暗暗下定决心,要将一生投入到这个充满阳光的事业中。

在老教师们的指导、帮助以及个人努力下,王秀华不断进步,幼儿园和她个人都不断获得各级各类荣誉。

1991年8月因工作需要,王秀华接任江北甬港幼儿园园长,责任更大了,担子更重了。

她心存“大教育”的观念,建立了教师发展的良好机制和合理的教师成长梯队,带领教师团队建立江北甬港幼儿园特有的校园文化,确立共同的目标,增强全体教工的团体行为和凝聚力。同时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加强情感投入,形成了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开放与互动、合作与分享、关爱与支持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园成为团结和谐的大家庭。

王秀华善于发现、发掘教师们的闪光点,积极为教师们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帮助她们走向成功。也因此,小小的一所幼儿园,为江北区培养了10多名园长,使江北甬港幼儿园和江北区的更多幼儿园共同和谐、持续地发展。

她是专业和行政上的“大满贯”选手

何妨,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宁波市名园长,现任江北甬港幼儿园党支部书记。1994年,何妨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幼师这条道路。2011年,她接过了甬港幼儿园园长的重任。

她常被同行们称为专业、行政上的“大满贯”选手,即一路评上江北区骨干、区名师,宁波市骨干、市名师、市名园长,2022年获评特级教师,2023年获评正高级教师。

“王秀华老师作为我的成长引路人,总是循循善诱,有这样一位师傅真的很幸运。”何妨表示,在很多个成长的时间节点,都有王秀华老师的提醒和指引。2011年王秀华老师去了江北中心幼儿园任园长,两人虽然工作单位分开了,但师徒关系的缘份一直维持着。

在扩展与优质化教育资源方面,何妨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了“名园带新园”的集团化办园模式。此模式有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与管理智慧的跨园区流动,实现了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互补。在短短五年间,幼儿园实现了从单一园区到涵盖三个园区的大型幼教集团的飞跃式发展,不仅极大地扩展了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也让这所拥有超过70年悠久历史的老牌幼儿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陈夏梅,现任江北甬港幼儿园园长。作为何妨徒弟,陈夏梅说:“我既汲取了王秀华老师身上的能量,又得到了何妨老师的引领和陪伴。因为有了先进的理念的注入,所以无论是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都汲取到了‘第一口奶’”。她表示,在自己的成长路上,何妨老师往往直言不讳,为她指出问题所在,帮助其提升成长。

在师傅的鞭策、鼓励、指引下,陈夏梅从一名班主任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副园长成长为集团园长,从一名新秀教师成为江北区名师、市级骨干教师、宁波市名师,变化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对教育的初心与热爱。“师傅交给我的这根接力棒,充满了时代的使命感与挑战,更是对我的成长考验。”陈夏梅说。

变化:与硬件设施同步的还有教育理念

王秀华回忆,80年代的幼儿园,小朋友们学习、游戏、吃饭、午休都在一间教室里。操场比较小,仅有滑梯、转转小飞机等游乐设施。幼儿园的老师既当任课老师又当保育员。

“当时老师‘教’的成分多于孩子‘玩’,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严重。在教学理念上以老师主导为主,孩子跟着学。”王秀华说。

幼儿园没有配套教材,王秀华就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晚上时间录制故事磁带、画挂图、做教具,自己画幻灯片投影到墙上,给小朋友们看。

虽然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匮乏,但王秀华总是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造更多条件。

后来,幼儿园都建起了漂亮的园舍,各种游乐设施、功能教室一应俱全,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广泛。随着硬件设施的提升,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不断进行迭代。

“现在,我们是尊重儿童想法,根据省编教材,结合本地资源形成园本教材,在课程实施中给予孩子生活经验、又拓展经验。孩子们的能力获取是在生活当中,而不是在书本当中。”何妨表示。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始实施。

“这个纲要的颁布是幼教改革的一个时间节点,它给我们的教育实践注入了一个时代的能量,儿童活动的形式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夏梅表示,幼儿园的儿童游戏开启多样化模式,比如有集体教学、有小组化学习、有区域游戏,老师们会依据儿童兴趣来创建活动环境和氛围。

2008年从教的葛君萍,是宁波市教坛新秀、江北区名师,现任江北甬港幼儿园园长助理。在她的教育实践中,不会把孩子局限在活动室里面,而是带他们去走进大自然和大社会,给他们提供更为真实的学习场景,比如幼儿园里的“城市公园”课程,她会带着孩子们到日湖公园去赏荷,哪怕雨天也不阻拦。

同时,更加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化发展,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会把儿童主体放在前面,通过观察、对话、交流去读懂孩子,通过个别化的学习去推进儿童的发展。

课程改革的这几年,随着园本课程推进“城市公园”课程、基于设计思维的项目活动、劳动教育课题……在课程引领下,葛君萍主导或参与的课题研究、论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实习的时候,我就跟着何老师学习,她的专业魅力引领着我对教育梦的不断追求,在我心目中,她是我一辈子的恩师。后来,我又很幸运地和陈夏梅老师结成师徒,在她身上,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童心的互动、教育的惊喜,让我常常感悟、反思,重新认识和定位。”葛君萍认为,师徒传承就是文化的传承、情感的链接、专业的接力,感谢这一路,有幸被照亮,因此也想成为光!

2024-10-08 为江北区带出16名园长 专业和行政“大满贯”选手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77821.html 1 3 师徒接力传承 见证教育迭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