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名分,但缪凤雅是我真真切切的师傅。”
“从不自信到自信,师傅胡剑红就是那个不断推着我往前走的人。”
“师傅李玲飞带领青年教师潜心钻研幼教,这种品格既令我佩服,也让我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
……
有一种缘分,是在茫茫人海中成了师徒。缪凤雅、胡剑红、李玲飞、马芳芳师徒四代,在成长中接力,在接力中传承,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为宁波学前教育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发挥积极作用。□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万建刚 樊莹
“虽然没有名分,但你是我真真切切的师傅”
1981年,缪凤雅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宁波市第二幼儿园工作。她以“三学六法”(三学即教育学、心理学、幼儿卫生学,六法指的是语言、常识、音乐、计算、美术和体育等六门学科的教学方法)为指导原则,给孩子们带去了不一样的课程理念。
“当时的幼儿教学,老师们基本上就是借助一些图片,让孩子们认识画中的动植物、日常生活用品等。作为恢复高考后培养的第一批幼师,我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开启了直观教学。”缪凤雅告诉记者,当时她会在教室里养鱼、养兔子,以此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让他们获得直接的经验。
在二幼当了5年半的班主任后,因工作能力突出,缪凤雅先后成了海曙区幼教教研员、宁波市幼教教研员,并在教研工作中结识了她的徒弟胡剑红。
“那时候还没有名师带徒之类的教师培养项目,我们之间算是无官方指定的师徒关系。”缪凤雅笑着说。
“虽然没有名分,但你是我真真切切的师傅。”胡剑红马上补充说。
胡剑红1989年毕业进入宁波市第一幼儿园任教,目前是海曙区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幼教教研员。
如果说缪凤雅的教学是从纸质识物到实物认识的飞跃,那胡剑红的教学就是以游戏为教学的主要方式。
“师傅是我的伯乐,因为有了师傅的指导和推荐,‘奇妙的蛋壳’才能在浙江省首届幼儿园科学活动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胡剑红告诉记者。
“奇妙的蛋壳”这个科学活动借助“鸡姐姐和鸡妹妹的争吵:到底是谁啄破了蛋壳”情境导入,让幼儿展开充分的讨论,并用铅笔笔尖模拟小鸡的嘴巴,在蛋壳上实际操作探究,发现力作用于蛋壳凹面和凸面出现的不同结果,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拱形面能承受较大力的科学现象,同时又让孩子们在石拱桥、高速路隧道、球形屋顶等建筑中发现这一科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幼儿的科学教育回归到儿童的现实生活。
“这个科学活动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得到比赛评委的赞赏,最大的功劳是师傅和当时沈清园长对我的一次次追问和质疑,让我对幼儿学习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作出了一遍遍的反思和调整。”胡剑红介绍。
一个不停地提出问题,设置挑战;一个不断地解决问题,获得成长。
在教学相长中,师徒两人同心向力,业务能力突飞猛进,胡剑红27岁成为浙江省教坛新秀,28岁拿下省赛一等奖,之后成为名师、名园长,目前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谈及过往,胡剑红内心满是感恩。成为名师后,2005年起胡剑红开始带徒,之后有了正式的名师工作室,从海曙区起步,到全市、省名师工作室,多次赴宁夏、贵州、新疆、青海、内蒙古、四川等地进行义务支教活动。
“从不自信到自信,师傅是不断推着我往前走的人”
宁波市名师李玲飞参加工作的时间比胡剑红晚9年。
临近千禧年,幼教行业在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后,进入新一轮调整期,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趋于饱和,中高端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从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李玲飞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进入一所高端民办幼儿园任教。
2006年,海曙区教育系统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岗,李玲飞决定试一试。在面试环节的舞蹈考核中,李玲飞第一次遇见胡剑红。
“当时她准备的是一段傣族舞,当她摆好动作,准备跟着伴奏乐舞动时,一旁的录音机卡壳了。这样的‘事故’反复出现了两三次,如果换一个人,可能心态就崩了,但她一脸淡定,一次次地回去重新调试机器。”胡剑红一眼就“相中”了这个人。
后来,通过层层选拔,李玲飞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编成功,被分配到宁波市第二幼儿园,正式拜时任园长的胡剑红为师。
“从不自信到自信,师傅就是那个不断推着我往前走的人。”李玲飞说,因为从民办园出来,总感觉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周围的老师相比有短板。所以,一有教坛新秀评选等机会,她下意识地想退缩,师傅永远是一句“不行,必须去”。
看似一次次“强人所难”的背后,是一次次的自我蜕变。李玲飞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宁波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宁波市名教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2019年起她在胡剑红名师工作室担任助理导师,之后也成立了海曙区“李玲飞名师工作室”,响应东西部协作号召还在四川喜德县设立了“名师工作室”,引领更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代人中的“新生力量”马芳芳,是海曙区集士港镇格兰春晨幼儿园副园长。
她和师傅李玲飞结对的时间不算长,2023年成为海曙区李玲飞名师工作室学员,到现在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但这一年也是她成长最快的一年。
“对于师傅的初印象,是在两年前海曙区幼儿园优秀中青年干部跟岗学习的时候。”马芳芳回忆说,一次区里论坛,自己作为学员要上台分享,很紧张。当时李玲飞是其中一位导师,得知情况后主动打来电话,沟通了1个多小时,聊心态、聊团队管理经验,直到把马芳芳的困惑一一解答。
正式成为师徒后,马芳芳跟着李玲飞精进教学能力,参加教研新秀比赛、做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并先后获得首批海曙区“四有”好老师、海曙区教科研先进个人、海曙区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作为一所乡镇幼儿园的幼教从业者,我很庆幸遇到了这么好的师傅和成长平台。”马芳芳感恩地说。
奋力攀登专业高峰
为幼教事业的发展奉献力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这师徒传承的四位幼教人走到一起,自律、钻研是她们提及最多的词。
当记者问到“师傅对你影响最深的一件事”时,胡剑红分享了一件她久藏心底的秘密。“那时候年轻,也不懂,现在想想是特别傻,尤其是自己成为师傅,带了徒弟,感受更深。”
是什么事呢?“那时候师傅已经在市教研室了,负责一些竞赛、评选等。我想着我们关系这么好了,能不能提前透露一点秘密给我。”胡剑红说,“没想到师傅直接拒绝了我。”
“平时关系再怎么好,涉及原则性的问题,绝不透露。”缪凤雅说,这是她的一贯作风。而胡剑红也慢慢读懂了这背后的含义。
“只有平时不停地钻研业务,才能进步,才会成长。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整天想着别人给你方便,那你的成长也就到头了。”胡剑红说,如今,她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徒弟的。
“我非常钦佩师傅的严谨自律和钻研精神。”在李玲飞眼中,师傅胡剑红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而她也把这股“钻劲”用到了工作中,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在她看来,作为师者,需要借助专业成长的支点,寻找与创造出属于自我生命的“诗和远方”。
“师傅李玲飞除了经验丰富、做事缜密,也善于用正能量激发人、感染人。她把老师们拧成一股绳,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备受鼓舞的马芳芳说,自己将奋力攀登专业高峰,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为幼教事业蓬勃发展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