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横幅、掌声、亲友团……9月17日下午,刚刚在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奖的三位宁波选手载誉归来,包括获得冠军的周烽和康邦成,以及获得优胜奖的翁研。
当天的“接机团”阵容庞大。宁波市教育局、宁波市人社局相关领导,区(县、市)教育局、人社部门相关领导,以及学校负责人等,都手捧鲜花在机场等候,选手们的亲友也早早地来到了机场,让选手们一下飞机就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文/摄
“这块金牌就是我们最好的中秋月饼”
“恭喜你!辛苦了,欢迎回家!”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前来接机,第一时间为选手们点赞,同时向在背后辛勤付出的教练团队表示诚挚感谢。
慈溪技师学院的小伙周烽这次赢得了建筑金属构造项目的金牌。周烽今年20岁,2019年进入慈溪技师学院数控加工专业。建筑金属构造这个项目,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设计图纸,把不同规格的碳钢、不锈钢、铝板加工成具有一定活动功能的金属结构模型。因为涉及到切割、打磨、焊接、装配等多道工艺,建筑金属构造的从业者又被称作“钢铁裁缝”。
一出接机口,周烽就和妈妈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我已经40多天没见到儿子了,这次他能获得世界比赛的金牌,很不容易!我很高兴!国家好、政府好、学校和老师都很好。”妈妈沈娟娣激动地说。
“一下飞机,看到这么多人来接我,特别感动、特别开心。”周烽说,一个半月没回家了,想吃家乡的大螃蟹。
周烽的教练陈波表示,这是中国队首次在建筑金属构造项目上拿到世界技能大赛的冠军,9月17日正好是中秋节,“这块金牌就是我们最好的中秋月饼”。
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的康邦成赢得了烹饪(西餐)项目金牌,他也是宁波首次派出参加烹饪(西餐)项目比赛的选手。
挂着金牌,手捧鲜花,康邦成的脸上满是喜悦。他表示,这块金牌得来非常不容易,不仅要同法国、瑞士等该项目强势国家的选手同台竞争,而且,比赛中要制作的菜品也从上一届的16道增至70多道,中法两国食材的差异为他增加了不少难度,好在通过及时调整策略,最终他破解了这些难题。
当年康邦成放弃了读普高的机会,毅然报考职业学校,当时家人的心情很复杂,担心他读职校没有前途。蛰伏6年、2000多天后,这位“00”后小伙终于在22岁这一年,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
康邦成说:“我希望能用我的故事,改变更多人对技能的误解,也吸引更多人走技能之路。”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机会把东方文化运用到西餐菜品里,让更多人见识到一道道融入“东方之魂”的佳肴。
宁波职业教育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世界技能大赛是当今世界层级最高、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职业技能赛事,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每两年举办一次。本次大赛,浙江选手共斩获3枚金牌,宁波占据了2枚。
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表示,两位金牌选手创造了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该项目上的历史最佳成绩,书写了宁波中职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中的辉煌篇章,生动展现了近年来宁波职业教育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大力培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丰硕成果。
他指出,希望学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吸纳世界技能大赛先进理念,进一步凸显办学特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育更多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宁波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更大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据了解,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宁波多举措破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难点痛点,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改革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打开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系统谋划,聚力健全“高标准”保障体系。全力支持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健全经费保障体系,强化资源统筹,出台《关于宁波市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收入奖励分配的实施意见》等利好政策,支持职业院校根据特色专业建设全国领先的实习实训基地。
创新引领,聚力打造“高效能”成长平台。支持学校申报特色项目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持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如宁波市古林职业高级中学自2016年起,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四届成功申报并建成世界技能大赛烹饪(西餐)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宁波技师学院、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慈溪技师学院等都成功申报并建成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深度融合世赛项目与学校专业建设,推进构建职教高质量发展良性循环体系。
以赛促学,聚力培养“高技能”顶尖人才。建立优秀潜能学生筛选机制,精准培养技能人才,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深化国内外拉练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助力推进学校与世界技能大赛接轨,针对专项技能比赛,不断完善国内外拉练制度,突破技术难点,让学生实现更细致、更精致的实操水平,进一步提升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