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成街、因河成镇,走进慈溪鸣鹤古镇,宛若进入梦中的江南水乡;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位于江北区的慈城古县城享有“江南第一古县城”的美誉……一大波追求松弛感的年轻人正涌向古镇古城。
与此同时,越来越火热的古镇也有自己的“烦恼”——“千篇一律的商铺,清一色的竹筒奶茶和小吃”“相似的小桥流水、青砖白墙,如同复制粘贴”。古镇要如何降低“查重率”,让自己有“新趣味”、新吸引力?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宁波多个古镇,一探究竟。
近年来,石浦渔港古城精心打造渔港演艺IP,将历史文化资源、地方风土人情创新转化为形式多样、互动沉浸式的文化微场景、微故事、微演艺项目等“演艺+”旅游产品,已培育出《公鸡嫁娶》《海鲜十六碗》,以及国潮戏曲、跑马灯等渔港特色文旅演艺产品。
前童古镇以民俗研学为切入口,将客群从观光游客拓展至大中小学生,打造浙东区域民俗特色体验。前童古镇拥有浙江保存完好且体量较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民俗和浙东习俗。以此为基础,古镇打造了竹编制作、泥金彩漆、银饰制作、扎染制作等非遗活动,吸引不少研学团队前来体验。
“阳明古镇立足于阳明文化与姚江文化,创建了集文创、艺术、非遗等元素于一体的‘阳明心市集’,同时打造了多个大型特色旅游节事IP,如每年国庆期间举办的‘阳明古镇国潮节’等,进一步提升阳明故里的文化辨识度和影响力。”余姚阳明古镇运营经理童展告诉记者。
据《宁波晚报》
知识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镇也要有自己的“灵魂”。所谓古镇的“灵魂”,就是指独特的文化底蕴。这绝不是通过复制、模仿就可以形成的。造景雷同、商铺雷同、业态雷同,部分古镇没有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同质化日趋严重,丧失了应有的韵味与特色。基于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打造的差异化古镇体验才具备市场竞争力。在传承古镇传统文化的同时,要创新旅游产品形式,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在旧时光中绽放新光彩,满足游客们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