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务部办公厅印发第一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优秀实践案例,包括15个城市案例、5个街道社区案例。宁波市《探索民生服务新路径 打造便民消费新场景》的典型做法成功入选,系全省唯一。
什么是“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什么要探索“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背后体现的是怎样的社会治理理念?本期大讲堂,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小圈子”。
主讲人
宁波市五乡中学
陈欢夸
A
从市场自发到政府引导
“小修小补”为何回归?
如果你正就读于一所非住宿的学校,想一想,你的校门口是不是有一家文具店?你还能准确说出它的店名和位置?再观察下你所居住的小区,无论高档还是普通,出小区大门步行5分钟,是不是一定有早餐店、便利店,还有水果店、理发店和药店?这是市场的逐利性自发配置资源的的结果——把这些店开在这些地方,多半不愁生意。
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也会遇到这样一些麻烦:餐厅的灯坏了,买个灯泡要跑很远的路;卫生间的马桶堵住了,打个电话要两小时后家政才上门疏通;还很新的羽绒服的拉链坏了,最心爱的皮鞋突然开胶,戴了十年的手表停止转动了……它们是你无法割舍的温度,于是你开始在手机地图上疯狂搜索这些店铺,却发现根本没有。这个时候,你一定期盼着能有个万能的管家,帮你把这些烦心事尽快办妥。
这样的“管家”,事实上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那就是政府正致力于打造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早在2021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就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这个《意见》,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根据该《意见》,政府部门下沉至社区,将居民需求清单化、项目化,摸清“有什么、缺什么”,研究“补什么、如何补”,重点发展“一店一早”(便利店、早餐店),补齐“一菜一修”(菜场、修补店),服务“一老一小”,而且“一圈一策”,根据当地居民的特点,因地制宜确定配置方案,由此实现市场为主、政府引导的按需定制。
B
从线上网购到线下消费
便民生活圈为何推广?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家家户户都有汽车,网购、快递、外卖又这么便利,油门一踩便可实现吃喝玩购娱的充分自由,手指一点便可享受各种上门服务,何须再贪恋家门口的“窝边草”呢?事实上,推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上来讲,至少有三大意义:
第一,应对电商冲击,激活“最后一公里”消费。近年来,电商的崛起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带来巨大冲击,而作为“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商业却凭借传统商超无可比拟的便民、灵活和稳定性站稳了脚跟。试想,上午9点你收到信息,中午家里有客人来,需要做几道小菜,如果生鲜超市或者菜场步行15分钟可达,这时候就不会选择叮咚买菜。社区商业已然成为电商时代实体消费发展名副其实的“破局点”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支点。
第二,完善商业业态,实现居民、商户共赢。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满足居民的物质生活;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虽然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看上去范围小,但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现金流,可降低市民交易成本,挖掘提升城市经济内循环潜力,不但让辖区居民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优质服务,还推动了餐饮、零售、养老、家政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辖区消费增长,让商户获利。
第三,补足业态短板,服务特殊人群。所有社区的商业配置不应该是整齐划一的,需要针对社区居民的年龄、职业特定按需配置。比如老龄化社区应重点增设老年活动中心、康复理疗中心、社区食堂、养老站点等设施网点,提升为老服务品质;青年科创型社区可采用生活型与办公型商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兼顾居民群体和商务办公群体需求,增开咖啡店、健身房、文印店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意见》中特别提到的“服务‘一老一小’”是对市场经济盲目性和自发性的弥补,是政府在掌握民生大数据的前提下,利用低成本调控,把有限的人力、资金、空间等资源用于构建居民最需要的业态。
英国生态学巨匠查尔斯·埃尔顿在其著作指出:一个包含诸多物种的生物群落,比物种单一的生物群落,具有更强的抵御和适应生态冲击的能力。如果把我们家门口的商业系统比作是生物群落,老龄化是一个可以预见的“生态冲击”,当我们老态龙钟、看不清手机上的大字时,我们是否乐见这样的便民服务生活圈呢?
C
从无名小摊到数字地图
“小修小补”为何醒目?
在这个《意见》中,修鞋、改衣、配钥匙等“小修小补”服务点被明确列入建设清单。有同学可能会问,为何建设清单里的服务点是修鞋铺却不是宠物医院?如此小事为何会引发政府操心?笔者认为,这里传递出两个信息。
第一,对循环经济的推崇。过去的艰苦年代,人们流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如今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居民消费习惯的迭代,加上城市管理理念的变化,一些城市的“小修小补”便民服务摊点几近销声匿迹。但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如今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背景下,让“小修小补”服务点重回市井烟火,还被赋予了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意义。就在前几天,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小修小补”服务点的复活某种意义上是对物尽其用、俭以养德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守。
第二,对民生问题的关切。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是政府的分内事,也是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就个体家庭而言,“小修小补”虽不是经常性的需求,但一定是刚性需求,是老百姓的烦心事之一。另就“小修小补”从业者而言,多半是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在一次性消费经济的冲击之下,他们极有可能是失业者。政府的这个政策布局,给了这个群体新的生存空间。从一张桌到一间铺,很多地方都对“小修小补”服务点实行零房租或低房租,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一方面满足了社区居民尤其是一些老年居民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对弱势群体的就业产生促进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微信和腾讯地图联合发起了“小修小补”引路行动,地图涵盖了修鞋、配钥匙、管道疏通等居民日常所需的服务项目,用户通过地图可以快速定位附近的门店,点击进入界面还能详细查看营业时间、联系电话、用户评价等,并可一键导航。从此,一些无名店铺有了响亮招牌,小巷灯火由此走进了数字地图。
总之,“小修小补”其实并不小,是便民生活的“基本圈”,修补做好了,民心就暖了。城市生活不仅是高档商场,更是老百姓的日常。既需要有品质的城市环境,也需要有接地气的生活服务,两者相容,才能让城市生活真正充满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