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山村山顶规划种植粉黛草,到打造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创收;从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上周村,到打造18个“能人工作室”;从一个村布点,到串点连线、铺面全域展开……
近年来,鄞州区塘溪镇成人学校校长柯国柱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校村协作、校企协作,让昔日落后的小山村快速崛起,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网红名村。
如今,小镇各村在塘溪镇成人学校的帮扶下活力迸发,尤其是通过推动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村民的共富梦。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冉艾
实践者
柯国柱:1967年生,现任塘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他开创了“花草”经济共富新模式,让昔日“空心村”蝶变“网红村”,怀揣对乡村与土地的热爱,带领广大村民走上了增收共富的道路。
●教育格言
共富路上,不让一个村子和村民掉队,是我最大的成教追求。
助力培育“花草经济”,让小山村换新颜
“我们要跟着柯校长一起干,让上周村越来越漂亮!”
今年8月,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了包括鄞州区塘溪镇上周村在内的8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这一利好让全村上下欢欣鼓舞,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与期待!
鄞州区塘溪镇上周村地处赤堇山下,梅溪水库上游。四面青山环绕,一条梅溪穿村而过,依山而建的房屋分布在梅溪两边。
上周村虽地处偏远山区,但一直有崇尚知识的传统。位于梅溪东侧的周尧故居是一处热门打卡地,此外还有宝庆庙、周氏宗祠等历史文化遗存。
去年,柯国柱助力乡村振兴惠民项目扶持上周村,参与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改造项目。其中,“十里梅溪”风景带打造项目已初显成效。
两年时间,他带着村民一起在沿梅溪蜿蜒伸展的童村至上周村段的道路上,精心栽种梅树与桃树,希望重现塘溪镇“隔株桃花隔株梅,天下要看童家岙”的景致。
此外,沿途还栽种了芙蓉花、硫华菊等季节性花卉,如同点点繁星点缀其间,确保这条“十里梅溪”风景带四季皆有花开,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漫步赏景、愉悦精神的理想之地。
“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让历史记忆得以延续,激发了村民们对家乡文化的自豪与热爱。待到明年春暖花开之际,桃花与梅花竞相绽放,预计带来的旅游经济将让近万村民受益。”柯国柱满怀希冀地说。
以“花草经济”撬开小山村的旅游市场,柯国柱已经颇有经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塘溪镇东山村那片如梦似幻的粉黛草花海。
2020年3月,时任东山村党支部书记的钱春雷找到塘溪镇成人学校,表示希望通过种植粉黛草来打造美丽乡村,带动旅游经济让老村复活。
“村里缺少技术团队支持,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塘溪镇成人学校,他们这两年为农民做了不少事,柯校长为人直爽,愿意干实事,有他牵头绝对靠谱。”钱春雷说。
柯国柱第一时间邀请了浙江万里学院风景园林教授、宁波居秋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专家实地考察,将后山头约40亩坡地作为粉黛草种植基地。
那年秋天,东山村凭粉黛草风景区一炮打响,成了当地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使得东山村在当年的经济收入突破了30万元。
搭建销售平台,做强“电商”经济
自2019年以来,柯国柱带领全校教师,扎根基层,走进各村各社区调研走访,因地制宜制定村域改造计划。
学校安排每一位教师联村指导,点对点对接服务,并通过多方协调,整合资源,分别邀请高校、职校组建“职成协同服务乡村振兴联盟”,成立“柳海宁乡村微改造团队”和“乡村草根摄制团队”,充分发掘各自优势和特长,为山村发展汇聚力量。
塘溪镇作为宁波偏远山区,虽然条件受限,但柯校长发现,这里气候适宜、物产丰富。农副产品虽好,却“藏在深山人不识”,小农户没平台没销路。
“一定要帮他们搭建一个销售平台。”柯国柱暗暗下了决心,但刚迈脚就遇到了“拦路虎”——没经费、没资源。
万事开头难,调研是关键。柯国柱顶着炎炎烈日,在暑假四处走访,跑遍全镇17个行政村,了解村民的现实需求,摸清各村土特产分布和产量,也理解他们的急切期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之后,他便立即行动起来,找合作单位研发电商平台,与商超对接,创新山村农特产品销售模式。通过这些方式,解决了资源和资金问题。
在柯国柱的牵线搭桥下,塘溪镇成人学校成功开发出“堇堇有味”电商平台,拓宽山村小农户土特产销售路径。
平台有了,但刚开始愿意尝试的村民并不多。柯国柱就一边免费培训电商销售技能,一边倒贴邮费帮助村民体验线上销售的好处。
“柯校长总是自掏腰包帮助我们,虽然有点‘傻’,却是真的好!”提起柯国柱,种植户张福年满口称赞。
农户们在信任柯国柱后,经营理念也开始转变,不仅提高了自身收入,还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销路拓宽、价格提升等方式,平均助力农户增收2万余元。”柯国柱说。
不到3年时间,塘溪镇成人学校创建了“塘溪三宝”地域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包括华山村的芋艿、邹溪村的花生和茭白等系列农产品,统一包装标识和多渠道销售,为塘溪镇每年经济创收40万元以上。
创建“能人工作室”,建设学习型社区
千年古镇,人文塘溪。塘溪镇先后涌现出4位国际级大师,70多位教授级人物。
近年来,塘溪镇成人学校充分发掘小镇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相继在成校内建立了竹编、中医、书画、堇山红脉文化文艺创作等18个“能人工作室”。
“要感谢柯校长,让竹编这项非遗走进校园,让大批竹编工艺爱好者快速成长起来。”竹编非遗传承人叶良康说。塘溪镇成人学校成立竹编技艺传承工作室后,在校内设置竹编专用教室,开展班级化培训活动。很多竹编爱好者、塘溪镇及周边中小学经常过来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让更多人有了参与非遗学习体验的机会。
竹编工作室在领衔人叶良康的带领下,致力于竹编课程开发、竹编高端工艺品研发、非遗活动宣传和展演,并在塘溪镇的东山村、华山村、大碧浦村建立竹编传承基地,让更多社区居民有了就近学习的机会。
近年来,工作室研发的“雄鹰展翅”“喜上(梅)眉梢”等动物类系列、“福”字系列等,深受国内外收藏爱好者青睐,成了市场上的俏手货,年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
成校还帮助竹编工作室走出去,在姜山镇中学、东裕小学、鄞州职高、浙江万里学院等多所学校内开设竹编劳技课程。
学生的多项作品在宁波、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各类比赛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近年来,塘溪镇成人学校积极参加浙江省开放大学“匠心筑梦,助力共富”活动,“宁波古砖瓦技艺”“陶瓷工艺”“宁波汤圆”“中草药采制技艺”等六项“非遗”经过该校推荐上报,已经进入省市非遗项目资料库。
在成校的培育和申报下,叶良康、叶商杰、周利光、邬彬旭等多人被评为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和乡村工匠。
成校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工作室+非遗传承”模式,不仅拓宽了非遗的传承途径,壮大了传承队伍,培育了山村新质生产力,还为建设学习型社区提供有力支撑,每年推动社区学习人数超8000人次。
柯国柱表示:“助力乡村振兴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之梦需要我们继续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稳步前行、尽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