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山区孩子享受语文的乐趣

辩论赛现场。

名师资源,是教育资源中的优质资源。他们在教学中的实践、思考与教育故事,可以给更多的教师以借鉴与启发。“名师面对面·名师悟道”栏目,分享名师的教育故事。

“谢老师,谢谢您!要不是您教我语文,我都已经放弃语文了。”“感谢您,谢老师!是您让我觉得学语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读着孩子们毕业时写给我的信,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欣慰。两年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2022年8月,我怀揣着“让山区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一梦想来到浙江省四明山红军小学支教。这是一所位于革命老区梁弄镇的乡村小学,学生多为老区人民的后代。

刚接手一个五年级的班级时,虽然做了无数次心理建设,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还是让我扶额苦笑。“太难了”“读不懂”“作业多”“不喜欢”“想放弃”……当这些词语从孩子们口中蹦出来时,我既无奈又焦虑。怎样让孩子们喜欢上语文?感受到学语文的快乐?于是,我以爱之名,带领着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别样的悦享语文之旅。

主持人

记者 王伟 整理

本期嘉宾

谢黎

浙江省四明山红军小学教师

宁波市小学语文名师

一份做了三次的独立卷

“谢老师,我告诉你哦,我从三年级开始,还没有一份独立卷上过80分!我都快对语文失去信心啦,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有86分。我可以放心地把试卷拿去给爸妈签名了。”腼腆的小铭手捧着卷子站在讲台旁,羞涩的脸上难掩兴奋。

“我也是,之前的成绩一次比一次差,谁知道,这次竟然会这么好!”小徐挥着手中的试卷激动万分。讲台下围了一圈叽喳蹦跳的小麻雀,大家都为自己成绩的提升感到高兴,七嘴八舌地诉说着。

孩子们欣喜于自己的成绩,而我的欣喜远不止此。这一份经历了三次“打磨”的独立卷藏着我的良苦用心。

第一单元结束,测评下来的结果似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没想到会那么糟糕!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测评的最终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我一边做着测评分析,一边又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进行错误分析后再次独立订正,订正对的分值加在原来的分数上。孩子们听后瞪大眼睛,诧异万分:“这也可以?”随后是认真地“捡漏”。我复批后对试卷进行讲解,要求学生再次及时订正。当我宣布:最后再安排一次独立作业,仍旧是这份试卷。本单元最终的成绩是三次总分的平均值。孩子们欢天喜地,一副摩拳擦掌的样子。

学生作业差错多的原因,既有学习态度方面的问题,如审题不细致,书写不端正,导致错了不该错的;也有知识点没掌握,真的答不出的缘故。为了使他们重拾对“语文”的信心,我多管齐下,创造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充分发挥阶段性测试评价的功能。

一份试卷测评三次,孩子们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自信心大增。我也从中捕捉到了孩子们学语文畏难的原因:上课听讲效率低,学习懒散且不认真完成作业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以致每次的检测成了语文学习兴趣的“消火器”,直至兴趣消失,破罐子破摔。于是,我追本溯源,用一份“打磨”了三次的独立卷激发起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同时,狠抓课堂纪律,跟踪式催缴作业,布置个性化作业等,也在学习方法、答题技巧等方面给予孩子们及时的帮助,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兴趣烛火。

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

盈盈的烛光在方便面桶上方跳跃着,小男孩双手合十默默地许好了愿,郑重地打开了方便面的桶盖……教室里孩子们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欣赏着他们的处女作——第一部微短剧《过生日》。

“好久没吃方便面了,那香喷喷的味道钻入我的鼻孔,酸菜的咸香惊醒了我的味蕾……还没吃上,我就已经飘飘欲仙了。”随着画外音的解说,镜头缓缓下移,蓝天白云变成了空空的方便面桶。“今天,我十三了!”随着画外音结束,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还有同学们齐声的祝福:“祝小曹同学,生日快乐!”

面对着这份迟到的祝福,内向的小曹同学羞涩地搓着衣角,喃喃地说着“谢谢”。这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源自小曹同学题为《过生日》的周记。

小曹是班级中诸多家境特殊孩子中的一员。父母离异,小曹姐弟与年迈体弱、身患疾病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那篇周记记录了小曹十三岁生日那天发生的事。

那天早晨,牢牢记着自己生日的小曹很早就醒了,当他试探性地向家人询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时,忙于生计的家人们都没时间回应他。在微信群等了一天也没等来生日祝福的小曹,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半截停电时用过的蜡烛,在一桶泡面的抚慰下悄悄地度过了他十三岁的生日。

当我在班上读完这篇没有华丽辞藻但情真意切的周记时,孩子们沉默了,有的把头深深地埋进臂弯里。原来好多孩子都不记得自己上一次和家人一起过生日是什么时候了。望着孩子们忧伤的眼神,我不禁一阵心酸。我顺势向全班同学提议,用集体的智慧,把这篇周记拍成一个微短剧,送给小曹同学,也送给自己!孩子们十分兴奋,在有些自我怀疑的同时又满怀期待地开始了。

拍微短剧的重头戏是撰写剧本。全班运用五年级将课文改写成剧本的方法,将小曹同学的周记作为脚本进一步发挥,推评后择优录用。因为有了微短剧冠名权的吸引,孩子们都使出浑身解数:为了渲染气氛,必须有恰当的环境描写;为了体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就安排神态、心理活动描写;为了使情节更吸引人,铺垫和呼应也是不可或缺的……

后续的环节一个都不马虎:视频配音的全情投入;角色扮演台词的反复背诵,道具的合理布置;拍摄时长短镜头的处理……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也感慨良多。尤其是最后的拍摄和制作,我把这一重任交给班上一心想通过做视频成为网红进而实现财富自由的“网虫们”。一开始的他们斗志昂扬,但随着同学们一次次“修改建议”的提出,差点在中途就偃旗息鼓了。当大众评审团对最后的成品纷纷表示赞赏时,拍摄组组长浩子意味深长地说:“要做出一个优秀的短视频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

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一贯的做法。从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践行着“学快乐的语文,快乐地学语文”的教学主张。

我会因为乡村孩子的腼腆不自信,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班级微演讲比赛;我会利用课堂上孩子们对一个问题的争论适时介入辩论指导;也会因为孩子忽视背诵,进行“玩的就是心跳”的抓阄抽背……来到红军小学的两年中,这一教学主张同样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可。在这些真实的情境中,让孩子们慢慢感受语文的乐趣与滋养。

2024-08-30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72217.html 1 3 让山区孩子享受语文的乐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