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公益科探之旅顺利收官

“小候鸟”们:这样的“科学大餐”,爱了

为“小候鸟”和随迁子女送上暑假“科学大餐”。

走进吉利汽车总装车间。

孩子们对无人机充满好奇。

“一辆汽车的诞生,需经过哪些环节?”“汽车的生产现场是怎么样的?”……

“人类飞翔蓝天经历了怎样的过程?”“飞机为什么能飞行?”“现在都有哪些飞行器?”……

关于汽车和飞机的“十万个为什么”,一直是孩子们热衷探寻的答案。8月17日,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的“走近科学,爱上宁波——甬上‘小候鸟’暑期科探之旅”迎来了最后一站,47名小朋友走进吉利汽车杭州湾第二制造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特种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用心感受“数字时代工业+智能”的新画卷。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张培坚

走进汽车制造基地

看到众多机器人在“干活”

作为吉利汽车的首个CMA架构工厂,吉利汽车宁波杭州湾第二制造基地是吉利4.0时代的一座“超级兵工厂”。这里,是吉利汽车重磅打造的整车项目,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完整工艺。

参观之前,同学们先在吉利汽车学堂上了一课,知道了汽车是世界第一大商品,年市场规模约15000亿美元;知道了我国近百年的汽车发展史是从学习制造到培育品牌,再到自主研发的过程;知道了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是诞生于1956年的东风轿车;知道了当下正在发展中的智能驾驶和超级云计算平台……

“汽车在中国从无到有再到优的发展历程,不到百年时间,令人自豪,让我对我们国家未来的智能制造充满期待。”老家安徽、如今在宁波市第十五中学读书的姜岚同学说。

上过课后,同学们跟随讲解员,参观了汽车生产车间。

一辆汽车的制造,需要经过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个步骤,同学们看到,众多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在车间内抓取、安装。

走在总装车间,大家了解到了汽车的各个配件是如何安装的。车间内大量机械臂的使用,让原本极其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

讲解员告诉大家,总装之后的检测,非常重要,一台汽车需要进行1326项检测,以确保其能安全上路。

“走在这里,感到处处有科技,我希望以后能来这里工作。”从吉利汽车出来,即将读初二的王梓怡同学感叹道。

王梓怡老家江西九江,平时她和母亲、哥哥在老家生活,每个暑假都会来宁波一段时间,和在宁波工作的父亲团聚。王梓怡说,自己挺喜欢学习科学类的知识,这次和两个堂弟王梓诚、王锐洋一起来参加“小候鸟”暑期科探活动,收获很大。

走进飞行器研究中心

孩子们对无人机特感兴趣

看过了令人震撼的汽车生产场景,品尝过美味的午餐,迎接大家的,是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特种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这里,有大家同样期待的各种无人机。

从达·芬奇画出飞行器设想手稿,到莱特兄弟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有动力、可操纵的持续飞行试验,时间跨越了400多年。这400多年,人类为了实现飞行这个梦想,一代代人不断探索,从一次次失败中不断试验直至成功,是一部无比珍贵又富有浪漫色彩的科技进步史。

观看无人机之前的科普课上,两位讲解员带来的《点燃梦想 逐梦空天》《飞行器科普讲座》,带领同学们从历史走向当下,从现在走向未来。无论是大飞机C919、各种无人机,还是一次次太空之旅,未来,等待孩子们的还有无尽可能。让两位讲解员没有想到的是, 每到互动环节,同学们抢答非常积极,纷纷举起的小手显示着如今孩子的知识储备真不少。

随后的草坪飞行表演,海拓智创园里的各种无人机,让同学们兴奋不已。“哇,这么多飞机!”“这些都能飞吗?”“这个无人机这么大,用来装什么的?”面对一排无人机,工作人员被同学们的各种问题“包围”了。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下午的科普讲座和看飞机活动,对我来说太有意思了!”即将读五年级的王宇浩说。

王宇浩就读于北仑区三山学校,老家在河南开封,他是一年级时由父母接来宁波上学的。这次活动,他积极回答航空航天的问题,赢得了两本笔记本,十分开心。

而对唐朴萱同学来说,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参加“走近科学,爱上宁波——甬上‘小候鸟’暑期科探之旅”活动了。唐朴萱老家在广西,目前在江北洪塘实验小学就读。此前,她参加了周尧昆虫博物馆之旅。

“那一次,我认识了很多昆虫。这一次,在科普中了解到人类为了飞行的梦想不断探索甚至付出生命的故事,让人感动。”唐朴萱说,她平时喜欢数学和科学,学校里每学期都会举行科技节,她参加过气球推小车的比赛,“校内校外的这些活动都很有意思。”

给孩子们长见识开眼界

家长们点赞这样的“科学大餐”

自7月31日至8月17日,甬上“小候鸟”暑期科探之旅为近200名“小候鸟”和随迁子女送上了一份份“科学大餐”。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同学们走进科学探索中心,探索科学之谜;走进周尧昆虫博物馆和塘溪科学小镇,探寻科学家精神;走进中国港口博物馆,感知宁波港口发展史;走进吉利汽车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特种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感受科学之境。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暑期来甬与父母团聚的“小候鸟”们感受到了宁波这座城市的温暖,也让随父母来甬读书的随迁子女享受了更多“科学大餐”。在微信报名群里,记者看到家长们纷纷点赞。家长们表示,有机会走进科探基地、走进博物馆、走进大企业、走进科研院所,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同时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颗科学的种子。

在宁波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每3个人中就有1人来自省外。因此,宁波教育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做好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近年来,宁波进一步挖潜扩容公办学位,取消以往随迁子女定点接收学校的做法,全市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全部面向随迁子女招生,并为孩子们提供延时托管、知识答疑和个性化体艺特长培养服务。当下,宁波整合多方资源发展大科学教育,市教育局希望通过这样的暑期科探活动,让更多孩子享受宁波科学教育的成果,这也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体现。

本次暑期科探之旅由多家科学实践基地提供场地、课程等保障性服务,宁波马骑顿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提供公益支持,也体现了社会各界联动,为孩子们提供科学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4-08-20 暑期公益科探之旅顺利收官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70169.html 1 3 “小候鸟”们:这样的“科学大餐”,爱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