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深邃的智慧与丰富的内涵。刚刚过去的立秋,为我们拉开了秋日的序幕。而孩子们用心书写的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节气的习俗,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起了岁月的脉络。
这些节气不仅是时间的刻度,更是生活的指南,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让我们跟随孩子们的笔触,一同走进二十四节气的奇妙世界,领略古老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熠熠生辉。
立秋的样子
鄞州区惠风书院412班
叶恬畅(证号2410492)
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瑰宝,它悄然宣告着酷暑的渐退与凉秋的临近。我跟着外婆来到她种满庄稼的田地里,渴望一窥立秋在这田地间的独特景致。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两旁的稻谷已经抽出了金黄的穗子,它们随风轻摆,宛如一群身着金装的舞者,在立秋的序曲中翩翩起舞,欢庆着季节的更迭。外婆轻抚稻穗,眼中满是对丰收的期盼:“立秋了,稻谷就快要成熟了,再过不久就可以收割了。”
我们来到了一片豆角地前,藤蔓交织成翠绿的屏障,其间垂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豆角,饱满而诱人。外婆摘了一些给我看,笑着说道:“立秋之后,豆角长得更快了,它们也喜欢凉爽的天气。”
外婆指着地里的茄子说:“你看,茄子紫得发亮,立秋后的茄子特别好吃,又嫩又香,那可是大自然的馈赠。”我的视线转向茄子地,只见紫得发亮的茄子在绿叶间若隐若现,宛如镶嵌在绿色绸缎上的宝石,散发着诱人的光泽与香气,真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立秋时节,外婆总是忙碌地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着收割成熟的农作物。她告诉我:“立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因为它们来之不易。”我点点头,心中暗暗记下了外婆的话。
走在回家的路上,微风拂面,带着初秋的凉意。立秋,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收获的季节。我相信,我也会像田里的庄稼一样,经过一个夏天的成长,迎来属于自己的丰收季节。
春天的序曲
——惊蛰
鄞州区惠风书院314班
陈与杨(证号2410419)
指导老师 龙米兰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众所周知,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是春天的序曲。每年的这个时候,花花草草会从漫长的严冬中复苏,渐渐开始抽芽吐绿,在明媚的阳光下摇曳生姿。
过去,人们将小动物潜伏起来、不吃不喝,这种越冬的状态称为“蛰”。我猜想,“惊蛰”应该是个调皮的小姑娘,她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调整好巨大的闹钟,趁沉睡的大地还未苏醒,出其不意地叫醒冬眠中的小动物。“轰隆隆”的春雷,也提醒着农民伯伯春耕时节的到来。
“惊蛰”真是一个充满魔法的节气,她让大地重新焕发生机。我们也要像小动物和花儿一样,用心感受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时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踏青赏花,清明感恩
鄞州区学士小学507班
施铠文(证号2410836)
指导老师 丁雅慧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祖先的墓地祭拜,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
清明节的习俗有很多,除了祭祀祖先,还有踏青赏花、放风筝等活动。人们会在这一天走出家门,到公园、郊外等地方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印象中的清明节总是阴雨绵绵,微风斜斜。今年我和家人一起去了太公太婆的墓地。走在田间小道,周围桑树嫩绿萌芽,不远处油菜花鲜亮盛放。我们带着祭品来到了他们的墓前。我看到墓碑上刻着太公太婆的名字和他们生前的照片,我们给他们献上鲜花、水果。
在墓地里,大家一起聊天,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我听到了一些关于太公太婆的故事,让我更加了解他们的人生经历。只要我们不曾忘记,那些逝去的人就没有真正离开,他们只是化作遍山野花或是漫天繁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清明节背后更深沉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扫墓祭祖的日子,更是一个缅怀先人、感恩生命的时刻。在这个节日里,我们要珍惜与亲人相聚的时光,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同时,我们也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立春追雪
鄞州区堇山小学510班
虞皓然(证号2413336)
指导老师 夏琳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四明山上漫天飞舞的雪花迎接着新的一年的到来,迎接着万物复苏的春天。今年的农历正月初四恰逢立春,爸爸妈妈带我去山里追雪。
到了山顶,我就被眼前的景象给迷住了,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纯洁雪白的童话世界里。雪为大地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被白雪光临过的树木早已看不见里面的枝叶。枝干被雪压弯了腰,一阵风吹过,白雪“嗒嗒嗒”地往下掉,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一丝生趣。屋顶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把自己隐藏在这一片白茫茫中。屋檐下挂着一根根晶莹剔透的冰柱,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反射着光芒,格外耀眼。
我看着这银装素裹的世界,一会儿用树枝在雪地上画画,并写下新年的祝福;一会儿在雪地上欢快地奔跑,留下了一串串长长的脚印;一会儿又恣意地趴倒在雪地上,去亲吻洁白的雪。我捧起一团雪,“啊呜”咬了一口,顿时感觉透心凉,心想:要是在上面洒上草莓汁,那不就成了草莓沙冰了么?
正当我沉醉在“美食”中时,“嗖嗖”飞来的两个雪球让我回过神来。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爸爸,他怀里捧着几个雪球,手里还拿着一个,准备向我投掷。一场激烈的雪球大战一触即发。我不甘示弱,刨起一个雪球向爸爸打去,结果被他轻松闪过。我看着正在拍照的妈妈,计上心来,拿起一个雪球,朝妈妈投去,“啪”,妈妈中弹了。当爸爸在嘲笑她的时候,我出其不备,又迅速向他投去一球,爸爸也中弹了。“哈哈哈……”我们沉浸在一片片欢笑声中。
雪,这份特殊的新春礼物,给我们的新年增添了无限的快乐。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我想新的一年一定大吉大利,虎虎生威。
小暑
鄞州区惠风书院404班
钟妤(证号2403790)
指导老师 王巧云
“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此时天气闷热,却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民间传说:小白龙犯了天条,被囚禁在一个偏远的小岛上,只有小暑这天才可以回家探母。因为探母心切,给人们带来了雷雨。此时的雷雨能让植物更好地生长,带来好的收成。炎炎夏日也由雷雨拉开了序幕。
小暑时荷花摇曳,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展开了笑脸。草木青翠,眼前一片绿意。晚风袭来,给我们带来一丝凉意。
在南方地区,人们会将新稻谷碾成米,用来供奉五谷神和祖先。而在北方地区,有头伏吃饺子的传统,饺子的外形像元宝,也有福气满满的寓意。
相传6月6这天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虾兵蟹将们把龙袍和奇珍异宝都拿到外面来晒一晒。而我也要把心爱的书籍拿到外面来晒一晒。
这个以“小”字命名的节气,也代表着暑假正式到来了。
中国传统节气之秋分
镇海区贵驷小学303班
邬子骞(证号2408911)
指导老师 沈开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大丰收。
瞧!金黄的稻子,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饱满的大豆和火红的高粱频频向我们招手;还有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水果: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紫莹莹的葡萄,又大又甜的哈蜜瓜,香喷喷的芒果,像小红灯笼似的柿子。
九月,风是清凉的,天空是湛蓝的,大地是金黄的。这是一年中最值得骄傲的季节,是大地馈赠农民辛勤耕耘的季节。哈哈哈……农民又迎来了大丰收,乐得全国人民笑开了花。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让我们向劳动者祝贺,向劳动者致敬!
有趣的立夏碰蛋
鄞州区堇山小学208班
郑家欣(证号2412948)
指导老师 冯赛红
立夏到了,班级举行碰蛋比赛。
我精心挑选了三个蛋参赛:珍珠蛋、鸭蛋、鹅蛋各一个。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拿出各式各样的蛋。首先,我参加珍珠蛋组的比赛。第一个对手是张若凡,我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对方的蛋,用尽全力把蛋往前推。哇!张若凡的蛋粉身碎骨,连蛋白都露出来了,我赢了一局。接着,我又和王叶明碰蛋,两个蛋碰在一起好久都不分胜负。王玉明急了,使出吃奶的劲用力撞来,我的蛋“啪啦”四分五裂了。但我并没有气馁,拿出鸭蛋继续参赛。哈哈,这次我撞碎了裘弘泽的鸭蛋,又陆续撞碎了其他同学的鸭蛋,成为了鸭蛋王。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最后,我的鹅蛋也很厉害,一路过关斩将,可惜在最后一轮PK时,被瞿世均的撞碎了,与鹅蛋王失之交臂。这场快乐而又激烈的碰蛋比赛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真是开心的一天!
白露
鄞州区惠风书院404班
陈锐(证号2410428)
指导老师 王巧云
白露,这是一个属于秋天的节气。白露,意思是白天的气温开始下降,夜晚会感到微凉,草木上的露水也变得清漾。在二十四节气中,它代表着秋的降临。
在白露,白天和晚上的温度差别变大,早晨和晚上的温度已经有了秋天的凉意。这时候,我们需要穿上长袖衣裤,以保暖身体。在户外活动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开始寻找温暖的避风场所,比如松鼠寻找树洞,鸟儿筑巢。
草木上的露水也是白露的特色之一。清晨,我们可以看到草地上、树叶上有一层晶莹剔透的露珠,它们闪着光,像珍珠一样美丽。露水是由植物蒸发的水汽凝结而成,它含有植物的香气,可以滋润土壤,帮助植物生长。
白露也是收获的季节。在田野里,我们可以看到农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收割着金黄的稻谷,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是他们对大自然的馈赠表示感谢的时刻。
总的来说,白露是一个充满秋意和收获的节气。在这个节气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变化,也可以感受到人类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每一份恩赐,同时也应该尊重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