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被访者有“容貌焦虑”

一群大学生 寻找“美的真义”

实践团在调研。

海报

暑假,热衷于“变美”的00后们在家人或朋友陪伴下走进各医美机构。你能强烈感受到年轻人对“美”的需求,背后也折射出不同程度的“容貌焦虑”。

何为美?为何00后们会有“容貌焦虑”?专家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连日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让我们一起寻找“美的真义”吧。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章海玲

调查

七成被访者在意别人对自己外貌的评价

何为美?当代年轻人有“容貌焦虑”吗?

近日,来自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美容系18位大学生组成社会实践团,围绕解锁青春美丽密码,在炎炎烈日中走进年轻人群体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奔赴多家宁波的医美整形机构进行调研。

实践团以宁波市南高教园区为调研点,通过“线上+线下”发放调研问卷开展了群体抽样调查。在回收的百余份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各占27.78%、72.22%。其中,18岁及以下占11.11%,19至25岁占80.56%,26至35岁占2.78%,36至45岁占5.56%。问卷调查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2%被访者在意别人对自己外貌、身形的评价,其中非常在意的占了22.4%,不太在意外界对自己外貌身形评价的仅占2%。这也意味着,七成被访者有一定程度“容貌焦虑”。

为何会有“容貌焦虑”?

在这道多选题中,98%的人认为“现代社会是看颜值的社会,长得漂亮可以赢得更多机会”,48%的人“自己觉得不够漂亮,求职不占优势”,还有52%的人“希望自己更美,赢得异性的关注,能和更优秀的人交往”。这些答案也真实反映了当下年轻人的心态。

故事

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心愿

王姝祺是这次实践团的发起人,这个出生于2005年的女孩表示,自己身边有不少同学表现出“容貌焦虑”,“女孩子都爱美,哪怕脸上长了青春痘,也会让我们很在意。”

比起只是在意的程度,还有大学生会采取实际行动,走进医美机构。

“很值得!”说起去年的隆鼻医美手术,小敏(化名)说得毫不犹豫。高考结束后,每个高考生都会有自己的心愿,去年6月,小敏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心愿是去做个隆鼻手术,让自己变美。

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被别人说塌鼻子,甚至还被调皮的同学取过这个外号,所以一直很介意。她的妈妈也因此一直安慰她说,没关系,可以等成年了去垫个鼻子。所以,从初中开始,她心里就暗暗有了这个心愿。

去年高考结束后,她就在妈妈陪同下到一家医院做了隆鼻手术。当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小敏顿时有种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感觉,觉得自信了很多。

像小敏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宁波珈禾整形专科医院医疗副院长苏红提到:“我国的医美消费人群偏年轻化,主要集中在80后、90后以及00后,她(他)们占市场88%的份额。”

剖析

“容貌焦虑”后的深层原因

作为实践团的指导教师,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心理辅导员侯曦煜剖析了大学生“容貌焦虑”后的深层原因。

在走访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侯曦煜带着实践团进行了“理性认识美”的团辅教学设计。她们对3所高校6名有“美丽困惑”的学生组成了“‘容貌焦虑大作战’——大学生理性情绪提升成长性小组”。

活动中,侯曦煜请其中一位同学分享自己“容貌焦虑”的感受,而其他五位同学从第三方角度来帮这位同学分析,进行小组大讨论。“其中有个同学说自己太黑了、太胖了,为此很自卑。但是,其他五位同学看到的却是另一个她,大家告诉这个同学,她的声音很美,她主持的校园节目很好听,很有亲和力,大家都喜欢和她做朋友。这让这个同学感到很惊讶。”

“在团辅中,每个同学都分别与其他五位同学进行了大讨论。结果,这些同学发现自己过去是以偏概全了,因为一个容貌上的小问题反而把自己的优点掩盖了。”侯曦煜说,通过进一步询问分析,这些同学才真正明白,其实大家内心真正焦虑的是“因为自己的容貌而影响到就业、人际交往”。

随后,团辅通过“撕掉我的标签”和“手绘美丽心灵团扇”等互动方式,同学们对于容貌的观念开始转变。“经过我们的辅导,大家慢慢意识到,容貌只是人生的一小方面,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能力、知识背景。以此有效地帮助她们寻找并总结认知中的非理性信念,协助建立起理性认知方式。”侯曦煜介绍说。

专家

新时代青年更要养成美的智慧

针对大学生们表现出的“容貌焦虑”,“美的真义”应该是怎样的?专家们有何建议呢?

宁波财经学院姜帆博士是浙江省首家美好生活学院执行院长,长期致力于关于美好生活的研究,她和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大约在十一年前,曾经读到一位著名女性主持人分享其年轻时,因不注意个人形象管理而求职碰壁的故事。也是从那时起,隐约形成了一个认知:没有人有能力通过你邋遢的外表透视到你优秀的内在。”

姜帆分析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美好生活是我们所有人向往的今天,代表一个人对自身形象的关注程度即对美学和美感的理解力,甚至包括一个人在社交中对声音、仪态、言行、礼节等一切涉及个人外在形象的因素的控制能力的美商,即美丽商数(Beauty Quotient)值得被重视和学习。”

她进一步分析说,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思想认为,人类从来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所以,“容貌焦虑”现象背后或许不是要不要追求美的问题,甚至也不是追求美的程度和维度的判断问题,而是“美的规律”的发现以及形成用美来塑造自己的问题。简单地说,新时代的青年人可以打开眼界,结合个人和社会生活现实以及新时代文化环境,去探索和界定“美”的内涵和表现,不被他人和商业化的诱导迷惑,从有益于人格成长和身心健康愉悦的内在准则出发,从把握大美与和美的高阶思维出发,不仅要追求美,也要成为美,更要养成美的智慧。

2024-07-19 七成被访者有“容貌焦虑”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64698.html 1 3 一群大学生 寻找“美的真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