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宁波参加“看海赏沙”研学活动

库车娃:慈城年糕和新疆馕一样好吃

在天一阁瞻仰范钦像

在慈城做年糕饺

在屠呦呦旧居闻一闻黄花蒿

7月17日,64名来自新疆库车的中小学生在6位老师的带领下,在宁波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看海赏沙”研学活动。此次研学,师生们寻访“应麟文化”“阳明文化”“慈孝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在研学实践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悟。

研学活动由宁波援疆指挥部、库车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主办,新疆甬库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宁波市宁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培坚

实习生 陈欣妍 吴瑜哲

通讯员 王雪珍

第一站:大学园区图书馆

感悟“应麟文化”

浸润书香氛围

当天上午8:30,库车的同学们跟着指导老师来到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开启了他们的研学宁波之旅。

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位于鄞州区核心地带,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书香氛围浓厚,同学们参观了阅览室、教育文献室等区域,感受图书馆内的阅读氛围。图书馆还为同学们临时开放了借书权限,让书香陪伴他们接下来的旅程。

参观完图书馆后,一场“我陪孩子读经典”——沙·海共读王应麟活动开始了。宁波市《三字经》文化研究院院长谢国旗从四个传奇引入,讲述王应麟的传奇人生。

谢国旗介绍,王应麟的著作《三字经》作为世界级的启蒙之作,其蕴含的传统美德和文化教育在当代仍有深刻的研究意义,“《三字经》可以媲美任何一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我特别喜欢历史文化,我知道宁波有很多文人墨客,所以特别期待在这次研学活动中收获新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个讲座让我学到很多,我还记了笔记。”库车市实验中学的肖雅丽告诉记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吟诵作为中华传统诗文的一种读法,对于体会诗词和诗歌的韵味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次研学活动特别邀请了宁波市吟诵学会副会长孙健中老师,为同学们做精彩分享。

孙老师以具体的诗歌为例,用幽默的语言调动现场的气氛。他讲解的第一首诗歌是选自《诗经》的《卫风·木瓜》,到了吟诵环节,孙老师加入吉他弹唱,声音温柔而有磁性,同学们边听讲解边跟着朗诵,感受诗歌之美。

“特别感谢热情招待我们的宁波人,今天的参观让我立志要更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中学的玛依热·托合提在上台分享时,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出发来宁波时,新疆库车的同学们给宁波的同龄人带来了特别的礼物——“甬库团结瓜”(当地的哈密瓜)和库车大馕。“没想到会收到礼物,特别开心!今天和库车同学们的接触虽然短暂,但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开朗和活泼,明年有机会我想去新疆看看!”鄞州区德培小学百宁校区的俞皓天手捧“甬库团结瓜”,开心地告诉记者。

第二站:“江南第一古县城”慈城

看慈城文物古迹 做水磨年糕饺

上午的书香体验让孩子们对宁波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短暂休整后,下午1:30,研学大巴开往下一站——慈城。

慈城,被誉为“江南第一古县城”,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厚的历史遗存,其中“慈孝文化”是其核心文化之一,东汉孝子董黯汲水奉母的慈孝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位于城中心的孔庙是慈城最知名的古建筑之一。全国有很多座孔庙,而慈城孔庙是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孔庙之一。一走进孔庙,时光仿佛倒流,外边街上的嬉闹声都听不见了,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库车的同学们在明伦堂朗诵《论语》,还灵活运用上午学到的古人“作揖”礼节,对着孔子的雕像行礼。

感受完孔庙的庄严肃穆,同学们又来到了慈城年糕历史陈列馆,尝试制作年糕饺。

馆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年糕原料取自晚稻米,制作过程分为五步:首先,将晚稻米放进水中浸泡约一星期,直至米粒由透明变为白色;第二步,将白色的稻米磨成粉末;第三步,稻米放进蒸笼中蒸熟;第四步,将蒸熟的面糊揉成一个个面团;最后,把自己喜欢吃的馅料放进面团中,包成饺子形状,这就是年糕饺了。

“我觉得制作年糕最重要的是耐心,除了做年糕饺,我还想做一个年糕包子。”9岁小学生阿布都拉·买买提在包了一个年糕饺后,兴奋地说。“一开始我包得不太好看,听了老师的建议我慢慢学会了,有机会我想把年糕饺做给家人吃。”来自库车市齐满镇中学的阿丽耶·尼买提在品尝自己做的年糕饺时,很想与家人一起分享。

“年糕味道怎么样?”“和馕一样好吃!”有多名同学一起大声回答。通过体验年糕饺的制作,库车的同学们进一步体悟了属于慈城古镇的文化气息。

“非常荣幸有机会来到宁波。今天我们通过实地参观、实物操作等方式,沉浸式体验了书香宁波的独特韵味。这种体验式学习方式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祖国不同地区的历史文脉、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美食,我们会更珍惜接下来的几天研学时光。”来自库车市第五小学的李玲慧老师总结了研学第一天的感受。当夜幕降临,师生们还来到宁波老外滩,乘坐游船,体验三江夜游,感受了夜宁波的繁华与热闹。

第三、第四站:天一阁和屠呦呦旧居陈列馆

从书香到药香

深入“认识”宁波

7月18日,库车学生来到了天一阁和屠呦呦旧居陈列馆。

走进天一阁北书库,同学们就被空气中弥漫的一股草药味所吸引。讲解员介绍,这是芸香草的气味,它有着辟蠹的作用,可以使藏书免遭虫蛀,保护珍贵的书籍。

夏日蝉鸣,同学们成群结队,穿过一个个精巧雅致的亭台楼阁,听讲解员讲着范钦的藏书故事和勤勉廉政的高洁品行,对宁波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中午休整过后,库车的同学们抱着对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好奇,来到了屠呦呦旧居陈列馆。 院子中的黄花蒿茎杆挺拔,在微风中摇曳。有同学好奇地凑上前去,嗅一嗅黄花蒿叶片的气味。

“黄花蒿植株有浓烈的挥发性香气,全草可入药,有清热、解暑、凉血、利尿、健胃、止盗汗、驱风止痒的功效,是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主要原料。”讲解员给同学们讲解着黄花蒿的知识点。 陈列馆内,同学们仔细端详每一件展品,感受这位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我妈妈很喜欢养花,所以我从小就对生物学感兴趣,今天了解了屠呦呦的故事,更坚定了我学医的梦想。”库车市第七中学郑梓诺兴奋地和记者分享。

此外,同学们下午还前往宁波科学探索中心体验了高科技互动,在玩中学,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接下去的几天,同学们还将走进宁波海洋研究院、北仑中国港口博物馆、杭州湾湿地公园、方特东方神画乐园等地。

2024-07-19 来宁波参加“看海赏沙”研学活动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64693.html 1 3 库车娃:慈城年糕和新疆馕一样好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