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Travel”现象在今年夏天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展现出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在全球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上,“China Travel”成为热门话题和搜索词条,相关浏览量超过了7亿次,显示出中国游在全球网民中的巨大吸引力。而外国游客和博主通过分享他们在中国的旅行视频和生活体验,尤其是“City不City”网络热梗进一步推高了这一话题的热度。
144小时的过境免签政策扩大了适用国家的范围,简化了入境手续,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游客,政策的开放性和便利性是推动“China Travel”热潮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China Travel”,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其可信、可爱和可敬的一面,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度和认知,这种正面形象的塑造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China Travel”现象背后的中国热的全球魅力,从新趋势到科技应用,从文化瑰宝到政策红利,以及它对国与国交流的重要启示。
主讲人
宁波市镇海中学
夏敏
“City不City”
中国城市的现代魔力
“City不City”这一网络热梗,源自外国博主对中国城市的惊叹。所谓“City不City”,可理解为“时髦不时髦,洋气不洋气”,它反映了中国高城市化的直接体现,也展示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City不City”的走红,不仅体现了网络文化的强大传播力,还展现了跨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通过旅游,外国游客能够更直接地接触到中国的文化,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例如,一位外国博主分享了他在中国旅行的经历,他提到:“很高兴看到外国朋友们在中国享受美景美食,亲身感受生动真实的中国。”这种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是任何查阅资料或听取他人评价都无法替代的。
“好City”象征着中国都市的摩登与繁华,更体现了中国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活力。重庆的8D立体城市,北京的历史与现代交织,杭州的西湖美景……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文化与历史的重量。这些城市,既是现代化的代表,又不失传统文化的韵味,正是这种“City不City”的特质,吸引了无数外国游客的目光。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大量外国博主以“144小时过境免签中国”为主题,拍摄自己的中国旅游Vlog,引起了海内外社交媒体的热议。随着适用国家范围的扩大和口岸签证办理条件的放宽,更多的外国游客被吸引到中国来。在TikTok上的一段视频中,一位哈萨克斯坦游客在成都接受采访时坦言:“当我得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互免签证时,我们当即就决定来中国旅游,据我们了解,只要人们能避免签证手续带来的麻烦,很多人都会考虑来旅游。”“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外国游客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这些便利措施不仅提高了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便利性,还让他们的整体体验更加“丝滑”,从而激发了更多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例如,携程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一政策正在持续拉动入境游增长,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旅游的形象和吸引力。
真实之旅
第一视角下的立体中国
外国博主深入中国腹地,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的真实面貌。从长城的雄伟壮观,到故宫的皇家气派,从张家界奇峰的震撼,到秦始皇兵马俑的神秘,在这些视频中,不仅能感受到中国自然风光的壮丽,更能体会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无论是与当地居民的日常互动,还是品尝地道美食的喜悦,外国游客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中国多元文化的魅力,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生动、立体、真实的中国。
外国博主和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强调在中国旅行时所获得的文化体验和新奇感受。英国旅行博主哈钦森通过视频分享了他在深圳体验无人机外卖的经历,并用“友好、安全、出人意料”三个关键词来描述此次中国之行的感受。许多外国博主、作家和旅行家都曾分享过他们的中国之旅经历,用第一视角的故事来展现真实的中国。一位来自英国的旅行家在他博客中写道:“在这次旅行中,我被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深深吸引。从长城到故宫,每一处景点都让我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他还提到,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友好态度。另一位美国作家在她的新书中描述了她在云南的旅行经历:“云南的自然风光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的民族风情和美食更是让我流连忘返。通过与当地人的交流,我不仅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还体验到了他们的热情和真诚。”
有些博主拍摄了自己在中国街头学会广场舞、被夜市里的美食征服的视频。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还让观众感受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这些真实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美丽风景和独特文化,也传递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说:“我们将不断优化人员往来便利措施,让外国朋友们在中国旅行更方便、更舒适。”
对话交流
中国与世界增进文明互鉴
“China Travel”现象,不仅仅是一场旅游的狂欢,更是一次文明交流互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依赖于二手信息来构建对世界的认知,虽然查阅资料和听取他人评价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但它们可能受到偏见或不准确信息的影响。然而,正如“City不City”所揭示的,最真实、最深刻的理解往往来自亲身体验。当外国游客亲自踏上中国土地,与当地人交流,品尝地道美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旅途的乐趣,更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深入理解和尊重。
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是跨越文化障碍、消除偏见的有效途径。它让我们意识到,积极主动的沟通和第一手的经验分享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们能够超越表面的误解,促进深层次的理解和友谊的建立。尽管语言和习俗不同,但人类的情感和追求是相通的。通过“China Travel”,我们看到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友谊和理解的力量。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样的直接体验和深入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宝贵。在全球互联的世界里,“China Travel”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全球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China Travel”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旅游,外国游客能够与中国民众直接交流,体验中国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这种面对面的接触有助于消除偏见,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致力于搭建多元文明交流的平台,促进各国文化的交融与共荣。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增加全球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