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凉山孩子的家乡,靠近凉山孩子的心灵”。2024年,是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的老师们坚持到凉山州喜德县进行实地家访的第4个年头了。
自从甬江职高承接海曙区与凉山州喜德县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任务开始,每年暑假,老师们都会跨越2500公里前往喜德县,通过家访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成长状况,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支持,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助力同学们更好地成长成才。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王伟 通讯员 朱文雯 叶毅
老师们远道而来
学生家长十分激动
2024年7月7日,甬江职高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凉山班的新老班主任洪晓勇、朱文雯、王磊和招生就业处教师叶毅,辗转来到喜德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家访。
家访中,老师们就高一新生入学准备、高二学生进一步推进专业学习、高三学生实习安排等主要问题,和学生家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已是第二次赴凉山喜德家访的王磊老师说:“通过脚步丈量孩子们的生长环境,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真诚沟通,我们看到了扎根在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的家庭奋力向上的路径,也了解了班里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更深刻地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老师们首先来到的是22级优秀学生代表阿扭阿几家。
见到远道而来的老师们,阿扭阿几的母亲十分激动,一个劲儿地对政府的政策帮扶和老师的关心表达感谢。她说:“因为家里有5个孩子,所以我只能在老家打些零工,以便照料孩子们。这样一来,经济上都得靠孩子他爸常年外出打工撑着。感谢学校不仅把孩子教得这么好,而且在经济上大大地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这不,老二快毕业了,老三下学期也要去宁波,已经报名了!”
阿扭阿几不仅在专业上十分努力,而且对文学创作颇感兴趣,在语文老师朱文雯的鼓励和指导下,在2024年浙江省第九届“梦想杯”中职征文大赛中,阿扭阿几团队的孩子们用细腻、乐观的笔触,创作了《心之所向,索玛花开》,记录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在宁波市赛中脱颖而出,目前作品已入围省赛。
家长感受到了宁波的关爱
老师看到了彝族家庭的坚韧
苏秋悦是家中的长女,早早挑起了照料弟弟妹妹的重任,目前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去罗亚帝公司实习的机会。听说老师们要来,苏秋悦早早等候在村口,还准备了亲手采摘的野桃子等水果给老师们品尝。
父亲看着女儿的成绩单,听着来自班主任王磊老师对女儿的表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阿育阿加是2022级凉山班的“专业能手”,在新娘化妆技能大赛中获得过市级荣誉,非常热爱形象设计专业,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专业的造型设计师。她的父母不善言辞,却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阿育阿加的大姐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成为当地一名小学老师。她说:“我父母没有读过书,不认字,却尽全力供我们读书,虽然家里有一个男孩,但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们几个孩子都感恩父母的养育,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让家里越来越好!”
罗英是2023级的学生,家里共有姐弟5人,其中小妹身患疾病,父亲想尽办法为儿女们筹集医疗费和学费,“什么赚钱我就做什么,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女儿的治疗。”在父母勤勤恳恳的言传身教下,5个孩子都非常懂事、要求上进。罗英在暑假伊始,就把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5000元交给了父亲。为了能让自己的专业技术更上一层楼,罗英还自筹学费,暑假留在宁波参加校外技术培训。
2023级学生阿的伍来莫的家在喜德县冕山镇者果村,小院不大,却打理得十分清爽。阿的伍来莫利用暑期的时间在西昌一家理发店勤工俭学,一边实践,一边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听说老师们从宁波远道而来,他和几个一起打工的同学请假回村迎接老师们。
“我们年轻的时候,有时候拼命打工,还吃不饱饭。多亏了现在政策好,大女儿可以去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宁海接受学习,她暑假去打工,老板一听说她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就非常喜欢她。”阿的伍来莫的父亲很感谢老师们,他说,老师不仅教会孩子知识和技术,而且还在生活中给予关心,五月份女儿生病,是班主任朱老师每天跑到寝室去看她,周末还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去,“女儿把这些事情告诉家里后,我们真是太感动了!”
温情家访,既让喜德县的家长们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关爱,也让老师们感受到了彝族家庭的热情、坚韧,架起了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
另外,在喜德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宁波市甬江职高2024级凉山班新生录取工作顺利完成。据统计,有不少新生是前几届学生的妹妹或亲戚,这是东西部教育协作口碑越来越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