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知行合一 铸魂育人”宁波大中小学移动思政课迎来第16课。
这次“思政巴士”奔赴的是环杭州湾智能产业园区和杭州湾跨海大桥,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刘飞宇和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赵嘉蒂担任思政导师。这也是本次系列活动的收官之课,当日,两位思政导师带领慈溪实验中学的29名初中生开启探寻新质生产力赋能之旅。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李臻 实习生 徐锦雯
宣传片《时代的回信》
引出活动主题
“以新提质,向新而行!今天我们的旅程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之旅’,同学们,大家听过‘新质生产力’这个词吗?”在巴士上,刘飞宇先向同学们抛出了一个问题。
现场很多同学摇头,满眼疑惑。刘飞宇从同学们身边的事情聊起:“同学们,谁的家里是开新能源汽车的?”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
“大家知道吗?现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产品、锂电池是我国出口产品的‘新三样’,相比较出口老三样服装、家具、家电,同学们觉得有什么区别吗?”刘飞宇的话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对,我已经听到了,‘新三样’科技感更强!”刘飞宇肯定了这位同学的回答,“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寻的问题:科技创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部宣传片,大家会有更多的认识。”
这部宣传片名为《时代的回信》,以对钱学森先生32年前一封关于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建议信的回信为线索,回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零起步,到如今在世界舞台上实现领跑,同学们看了这个片子有什么感受?”刘飞宇话音刚落,“太自豪了!”“科技创新!”同学们纷纷表示。
刘飞宇说:“同学们,下面我会出几个问题,今天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参观,相信会找到答案。”他留给同学们的四个问题是:新质生产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么能够把新质生产力发展起来?作为新时代青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可以做什么?
小小园区
蕴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能量
大家到的第一站是环杭州湾智能产业园区。刘飞宇向大家介绍说,这个智能产业园区是由当地民营企业慈星股份建设运营,获得过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殊荣,是宁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企业之一。
走进环杭州湾智能装备展示中心,同学们就被眼前的现代科技大厅所吸引。
讲解员介绍说,园区以集聚和发展智能产业为重点,以加速器为主要定位,兼有孵化器功能,围绕产城融合、产教融合、产研融合、产融融合和产文融合五个方面,探索以市场化为主,依托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开展招才引智和产业链招商。
“同学们有去过慈溪鸣鹤古镇吗?”刘飞宇说到鸣鹤,同学们都说去过,“这是很多老字号药店创始人的故乡,现在,智能化在传统中医药产业如何应用发展?慈溪有企业做出了积极探索,请大家看这个视频,园区企业云旗医药开发的智能煎药系统……智能化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了。”
智能儿童推车、人脸识别的闸机、智能空气炸锅、各种应用场景的机器人……在展厅,一件件科技应用于生活的实例展示在大家眼前,同学们一边听着介绍一边啧啧称赞,有同学还认真记起笔记。
随着参观的深入,刘飞宇逐渐为大家点题:“大家看到这些科技感满满的高端智能制造装备,是不是已经感受到,这个小小的园区蕴含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能量?”
杭州湾跨海大桥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好体现
“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要去探寻一条宁波的‘海上天路’——杭州湾跨海大桥。”思政导师赵嘉蒂带领同学们奔赴第二站。
“同学们有没有经过这座跨海大桥到上海去玩?”很多同学点头。赵嘉蒂告诉大家:“同学们知道吗?过去,从宁波去上海必须绕杭州湾而行,高速上要花四个多小时。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宁波到上海只要2个多小时,大幅缩短了交通距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
“哇!”刚走进杭州湾跨海大桥监控指挥中心,看到智能巨屏上出现的壮阔画面,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声。这里实时呈现着跨海大桥上车流路况,各种数据实时变化,同学们纷纷感叹着现代科技的精妙。
“这是一座纵跨杭州湾的跨海特大桥,是我们自行设计、投资、建造并管理的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引桥借助‘西湖苏堤,长虹卧波’的美学概念,蜿蜒曲折,蔚为壮观!”赵嘉蒂介绍说,“另外,大桥把智能科技融入桥面交通、水上安全等方面,这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好体现!”
“通过今天的走访,我们真切感受到一代‘浙’里人在‘科技路上浙江先行’最鲜活的实践。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用青春架桥,为江海交融的东方大港之城——宁波续写科技辉煌!”课程接近尾声,赵嘉蒂用这句话鼓励同学们。
方皓轩同学说起自己的体会:“今天我感到了科技改变社会,改变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而且,我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感受到祖国、家乡的繁荣和强大。”“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我明白科技推动智能现代化的发展,也体会到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我们要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应子皓同学郑重写下了自己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