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10日,“诗汇三江·博雅少年”第二届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决赛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演播厅举行,48位诗词小达人分为四组进行巅峰对决。
总决赛分高中组、初中组、小学高段组、小学低段组进行,每个组别12名选手,依次进行必答题、抢答题、盲盒抢答题、风险押分题、飞花令的考验,根据最终分数的高低,每组决出总冠军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最佳风采奖1名。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马亭亭 实习生 陈欣妍/文
记者 张培坚/摄
不仅比诗词功底 还考验临场心态和胆量
“诗汇三江·博雅少年”第二届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承办,自今年3月底开始报名以来,全市共有3200多名中小学生热情参赛,在宁波掀起了一场诗词盛宴。
参赛学生经过初选、复选两轮角逐,历时3个月,最终有48位腹有诗书的选手带着对诗词的热爱,站上了总决赛的舞台。
能入围总决赛的选手,都具有一定的诗词功底,比赛现场也掀起了一轮轮的高潮。必答题环节,选手们的分差并没有拉开,到了抢答题和盲盒抢答题环节,得分高低才一步步显露出来,这两个题型不仅比选手的诗词储量和快速反应能力,还考验按下抢答器的手速,现场气氛堪称“紧张、刺激”,尤其是在盲盒抢答题环节,在主持人读题和提示线索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抢答。
有的选手对答案胸有成竹,顺利抢下一题;有的选手在紧张的气氛中凝神静思;有的选手看到题干便直接抢答,错失关键信息而导致失分;还有的选手通过吸取先前失利的教训,胜不骄败不馁,最后赢得晋级机会。
在风险押分题环节,各组别12位选手根据主持人给出的提示或关键词,在3分至20分范围内同时为题目押分,答对获得所押分数,答错则扣除所押分数,是稳扎稳打还是奋力一搏,这不仅考验选手们的诗词功底,更是对临场心态和胆量的挑战。
“我押3分”“我押20分”……风险押分题环节是最后争夺冠军的机会。有的选手小心评估给定的关键词,大胆拿出自己的分数;有的选手则不愿冒险,每题只小心地押上3分,慢慢积攒分数。
除了答题比赛,现场还有2位专家评委,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进行点评解析。在点评过程中,选手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古诗词的理解,同时也得到了短暂的放松时刻。
有一道题目,考的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中“绿蚁”的释义,不少选手被难住。现场点评嘉宾之一、宁波大学教授张如安老师为选手们解答,传统的酿造酒都呈绿色,不同于大家常见的白酒、红酒,绿酒现在大家很少看得到了。新酿的酒还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和泡沫,色微绿,细如蚁(即酒的泡沫),故而称为“绿蚁”。自唐至宋,有许多描述绿酒的诗词,如晁公溯在《用薛郎所寄示诗三韵》中写道:“开瓮鸭头绿,磨刀鱼眼红。”诗中将酒之“绿”与物之“红”进行排列对比,体现出“绿”在当时属于鲜亮的颜色。
张如安教授的解答,让选手们对于“灯红酒绿”这个成语中的“酒绿”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既同台比拼又互相鼓励 点评嘉宾为“少年气”点赞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决赛赛场上,选手们不仅展现自己的诗词储备,还展现出了互相鼓励、彼此欣赏的精神风貌,赢得了评委们的好评。
小学低段组第二轮的6人比拼中,一位小选手在激烈的角逐中比分暂时落后,不禁泪洒舞台。同场另一位小选手第一时间拿过话筒,安慰道:“别灰心!我在刚刚的抢答题中也答错了呢,每个人都有失误的时候。只要把古诗的意思真正搞懂,答题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类似的场景,在其他组别中也有出现。
初中组点评嘉宾之一、海曙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沈荣尔老师说:“站在决赛舞台上,孩子们明明是竞争对手,但是会为彼此鼓励打气,甚至在自己被淘汰的时候,有个男孩子还给对手点了一个赞,对他说加油。我在想,是不是被诗词浸润的孩子的心胸也会更加豁达、开阔?这样的少年气让人觉得很感动,真好!”
今年杀入决赛的选手中,有几位是参加了去年第一届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的老面孔。
“我去年差2分没能进入决赛,今年终于进决赛了。”有小选手说,去年止步复赛后,暗下决心今年一定要杀进决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然,更多的是意气风发的新面孔,有选手说:“明年我还要来报名参赛!”
来自镇海的马艺宁是去年小学高段组的年度总冠军,热爱诗词的她在今年的决赛舞台上依然信心满满。“她得冠军是实至名归!”这是初中组同台对手、镇海蛟川书院的小选手张灯阅对马艺宁的评价。
在小学时,张灯阅便与马艺宁在镇海区古诗文阅读大赛中相识,之后,两人曾多次在相关比赛中相遇,这次又相逢于决赛的最后一轮“双人对决”中,两人一见面就笑了。是对手,也是朋友,诗词的舞台上饱含着惺惺相惜的友谊和共同进退的信念。以诗相会、因诗相逢,选手们沉浸在这场诗意浸润的雅会里,享受诗词带来的妙趣。
每组12位选手争夺年度总冠军,可以说是非常激烈,各种各样的奇妙状况也不断出现,有一路领先的,有决胜翻盘的,有奋起反超的,也有痛失冠军的。这场诗词雅会巅峰对决的精彩盛况,将于近日在甬派客户端播出,敬请读者朋友关注甬派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