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姚敏明 何登 )“我们将扎根宁海、服务宁海、发展宁海,携手各方建设好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让宁海本地学生在家门口读大学、找工作,全力以赴满足宁海产业对人才的需求。”6月25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史习明在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上致辞。来自宁海县各级政府部门、相关学校、行业协会,宁海三大标志性产业龙头企业及其他高质量重点企业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据悉,宁海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由宁海县人民政府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发起,宁海县政府办公室统筹,相关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的新型县校合作模式。共同体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围绕“文化+健康”“光伏 +储能”“模具+新能源汽配”等宁海主导产业需求,打造“中高职融通 +产科教融汇”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服务宁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据悉,早在2004年,为改变县域支柱产业人才紧缺状况,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与宁海县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宁海机电学院。20年来,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模式下,依托宁海特色产业优势,打造出了一个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融合的特色学院,依托“模具工程中心”“模具数控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产学研基地等国家级平台培养出了近万名以浙江工匠陈真为代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19年以来,宁海机电学院全面推进与本土企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通过“技能+学历”,每年培养本土学生70名。近年来,毕业生留宁海工作人数每年超过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