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值日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它将伴随孩子整个求学生涯,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居家生活,必须从小培养并掌握。
本期,让我们听听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怎样将值日变成孩子们美好之旅的故事。
栏目主持人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李臻
特邀班主任
北仑区华山小学
周晓亚
班级故事
孩子们的稚嫩想法
敲响警钟
作为长期执教于小学低段的我,一到学校大扫除,总能见到这样的情景:一群家长在教室里卖力打扫,孩子们却在教室外嬉戏玩耍,有时孩子直接不出现。
一次,我和小雅打趣说:“如果妈妈不在你身边,家里一塌糊涂,你怎么办?”小雅快速地回答:“我可以请阿姨帮忙!”于是,又转头询问小轩,他眨巴着大眼睛,坦然道:“老师,我爸爸也是这样的。”
这些稚嫩的想法却敲响了我的警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孩子身体力行的劳动能力却在日渐退化,让原本最基础的扫地、拖地等劳动技能变得越来越稀缺。家里打扫卫生,请阿姨、找家政,多数时间家长宁愿自己干,也舍不得让孩子来帮忙。
做好值日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这项劳动技能对今后人生也大有益处。如何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并自觉学会这项技能?是否可以植入一些美好因子?为此,我进行了探索。
我的探究
值日从称呼开始改变
为了让值日更加规范,更加有层次,更加有意义,我将小学一、二年级的四学期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主攻“扫、捡”两项技能,二年级第一学期加入“拖、擦”技能,第二学期再加入“排桌子、整理”等技能。如此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既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掌握,又给孩子创造了有一定挑战性的难度。
为了调动孩子积极性,我予值日生别样的称呼——值日小创客。“创客”一词来源英文单词“Maker”,它不同于“小明星”“小达人”,创客有创造、开创之意,提倡的是在平凡的值日劳动过程中,在解决自己值日过程中遇上的问题时,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
于是,一道“征集令”下去,大家集思广益,给不同的值日项目命名,涌现了一大批创意命名,“齐桌小创客”“净地小创客”“清扫小创客”“淘金小创客”“吸尘小创客”“去字小创客”……一个思维的小小转弯带来的却是无穷的精彩,既为简单的值日增添有趣的色彩,又能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积极性。孩子喜爱这样新奇的称呼,每当有同学这样称呼自己时,脸上总挂着自豪的微笑。
值日也有仪式感
法国童话《小王子》有这样一句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庄重方式,可以唤醒孩子内心的需求感、认同感,同时衍生使命感、责任感,从而为未来漫长的值日旅程走好最初的一步。
学期初的第一周是值日动员大会。孩子不仅可以自己选择值日项目,还能收到一张特别的值日聘书和一份值日积分表。每次接过这一份小礼包,孩子的脸上总是显出满郑重其事的样子,那是信任与挑战,更是一种责任。
期末的大盛典是值日表彰大会。当孩子用自己的视角和认同感评选出“最佳值日小创客”和“最佳值日团队”时,颁奖词、独一无二的“值日小创客”荣誉证书、特制的孺子牛奖章等都是对他们用心劳动的认可,它很好地激发了孩子继续认真值日的斗志,为后续更好地开展值日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期中的仪式是为智慧而创设,因为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正所谓“小值日,大智慧”。小青是最早一个掌握扫地技能的孩子,但每次值日花时最长,在她扫地时,我悄悄录制了一段视频,劳动课上进行值日小结。聪慧如她,很快就找到与高效的小涵之间的不同,原来每次扫地没有规划好路线,重复打扫让她失了高效。
那到底该怎么规划路线呢?孩子们开始脑洞大开,有的用图表,有的用儿歌,最后再来一次现场测试,比比谁的路线最合理。当小青用10分钟完成了两大组的打扫时,脸上的高兴与满足神色至今都让人难以忘怀。于是,我乘胜追击,继续鼓励和引导孩子在其他值日项目上开创属于自己的“值日小诀窍”,再把这些小诀窍收集成册,这样既能提高大家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劳动技能,一举两得。
孩子的变化
进步悄然可见
经过长达两年多的实践,对于值日,每一个孩子都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我爱劳动”“劳动最光荣”已不再是口号。小宇是班里最爱干净的男孩,却最排斥捡花园内垃圾,每次总捂着鼻子踮着脚。如今,他成了最积极的一个,甚至经常拿着桶跟我炫耀:“老师,你看,今天我捡了这么多垃圾!”
扫地困难户小雅是个娇娇女,整整用了一学期才学会用扫把扫地。当初扬言“老师,我可以请阿姨来帮忙”的她,如今已熟练掌握了扫、拖、擦等技能,每逢大扫除,还能担任检查职责。
而原先只会按照我的方法排桌子的小邬,现在已经创造了两种排桌模式,并能在5分钟内把45张桌子横竖都排成一条线,他说还要继续创造第三种。
班主任说
危楼百尺离不开百日筑基,每项技能的获得都要遵循初学——苦练——手熟的过程。
值日是学生时代的必修课,清扫是成人时代的日常事。看似简单的值日,却需要日复一日用心练习。如今,这帮孩子已经五年级了,一次次“洁净创美中队”的获得,是对最初脚踏实地练习劳动技能最好的见证。为此,老师和家长要一起关注并辅导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平凡的洗洗扫扫中养成严谨、自律的习惯,为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打下扎实的路基。
班主任,一个平凡的岗位,却是孩子和班级的核心,更是连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班主任的态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孩子和家长的态度。在这个版块,请看班主任怎么诠释他们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