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老师如何做到个性化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教育方法是关键。
余姚市江南新城小学有这样一个男孩子,学习不错,体育素质强,但喜欢捣乱,班主任杜英慧老师用了什么方法,帮他改变缺点获得“全优生”呢?一起来看看。
栏目主持人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万建刚
特邀班主任
余姚市江南新城小学教师
杜英慧
孩子的故事
双面的“优等生”
刚接触禾禾(化名)时,我觉得他是一个优等生,虽然平时寡言少语,但自理能力很强,体育素质好,学习成绩也很优异。但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我发现他“另类”的一面,课间总是带头扰乱秩序,无视老师的提醒。聪明的他破坏力极强,常常弄得老师很头疼,为何行为习惯会如此怪异?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了解,我还发现禾禾平时只跟两个同学有频繁交流。禾禾妈妈也说,平时他不太出门,或者偶尔由家长陪同下楼玩一会。得知以上信息后,我以为他是缺少玩伴,才会故意捣乱。我曾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学课间玩耍,做文明天使》,希望能缓解此类问题。但我发现,禾禾故意刷存在感和插足别人游戏现场的状态还是依旧。任课老师也表示,这孩子缺乏是非观。
我的介入
在孩子的精神空间里种下“是非”
步入三年级,禾禾变本加厉,利用美术材料制作了一个插满牙签的弹力球,下课与同学抛、扔,一不小心,令人担心的情况发生了,牙签球砸到了隔壁班一个女孩子的眼皮上。他竟轻飘飘地认为这只是好玩,并不觉得存在什么问题。
面对老师的提醒、鼓励、表扬、批评,禾禾总是置若罔闻。我的内心充满了挫败感和自我怀疑。当教育无路可走时,我深刻反思,多方学习,认识到像禾禾这样的孩子,正处于“九岁之变”期,他们迅速发育,行为习惯多变。看来,靠单方面的学校引导,力量不够,需要家校同步,正面管教。
因为禾禾,我会利用每周成长乐园后的一节课时间,面向家长开启“每周一谈”活动。我联系了几位行为习惯培养较好的家长和这方面缺乏关注的家长,包括禾禾妈妈,以“三年级以来,你发现孩子有哪些变化”为开头,现场进行育儿分享。
我的目的是引导家长构建自己的家庭精神空间,引导孩子向美向善。我注意到,课上禾禾妈妈一直在谈、在记。等大家走后,她告诉我自己确实缺少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教育过于简单粗暴。
在“每周一谈”开展家校共育的同时,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小组互助行动,找了两个行为习惯很好的榜样对禾禾进行“正向影响”,运用同伴效应伴着他一起进步。荣誉感极强的A同学告诉禾禾拿红花秘诀,这让禾禾上课认真了许多。下课时间,B同学会邀请几位同学做禾禾的“贴身助玩”,并温馨提醒禾禾,诸如高空抛毽子、画“僵尸符”、踩同学作业本等都是不当行为,容易给同学给自己造成伤害。
在他的成长空间里种下“快乐”
互助组织对禾禾虽然起了一定的正向作用,但仅靠点对点帮扶还不够,说不准互助组织的那两个同学渐渐也会被他同化。于是,我把禾禾放到更大的集体中去,让快乐的班级生活消除禾禾的消极情绪,让集体建设带着问题学生在看似无为的状态下发展,让积极因素去占有孩子的成长空间。
我采用上次主题班会课定下的课间活动方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研发一种好玩又安全的课间游戏,如魔方大战、算24点、踢毽子、棋类比赛、翻花绳等。
惊喜的是,禾禾组织的“算24点”深得人心,引来很多人的加入。课间,凑在一起玩24点的孩子拓宽了禾禾的朋友圈,他不再只是那两位互助同学的“陪玩”。禾禾还主动申请在周五的“数学大讲堂”中分享自己玩24点的心得,“小先生”首场开播,让他有了“小老师”的人设。
在他的生命之地里种下“信任”
午饭后,我喜欢在操场上走两圈,此时,班级同学也散落在操场的阳光下,我总会随机叫来几个小可爱,听他们跟我分享家中生活、班级同学的事。我给这样的非正式会谈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英子聊吧”。以前,这群孩子中很少看到禾禾的身影,后来他虽一起过来,但总是待在离我很远的地方,也没说上一句话,只默默跟着。
禾禾与同学相处虽融洽了不少,但一直以来他与老师仍没什么沟通。一天午饭后,我看禾禾也加入了我的“英子聊吧”,便走到他身边,邀请他一起玩算24点游戏,其他孩子也聚在一起玩得很兴奋。
这时,他说出一句:“老师,我们玩词语接龙游戏吧!”这才得知,禾禾最近在与同学玩词语接龙游戏,当遇到不合适的词语时还会提醒同学换一个,他心里有同学了。趁热打铁,我请禾禾做一个游戏大使,将班级中玩过的课间游戏收集起来,并给每个游戏写上游戏简介,便于班级推广。这对三年级的禾禾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此之前,禾禾可从来没有为班级做过收集整理工作。
起初,我有些担心他完不成。出乎意料,被委以重任的禾禾认真负责,在同学热情帮忙下,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忙于参加同学们的小组活动,忙于收集同学们的游戏内容,忙于汇报他的搜集成果……当禾禾感受到组织活动、参与活动、整理活动带来的快乐和自豪时,他褪去了满身的尖刺,终于在学期末获得了“全优生”的称号。
班主任说
想要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我们不要只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想办法将他融入集体,不放大他的缺点,在他的心灵种满快乐和担当,种满幸福和成就,让杂草无处丛生,让禾禾健康成长。
班主任,一个平凡的岗位,却是孩子和班级的核心,更是连接家庭和学校的纽带。班主任的态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孩子和家长的态度。在这个版块,请看班主任怎么诠释他们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