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海鲜“上新”了。近日,8000万尾花甲苗粒、300万尾蛏子苗、3万只三门青蟹苗、100万尾“南太湖3号”罗氏沼虾苗……陆续从浙江飞抵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并融入了新的生长环境。
“新鲜”上新,得益于浙江援疆的创新发力。去年,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在对口援疆省市中率先开展“组团式”科技援疆试点,从浙江引进优质品种,依托浙江相关科研团队开展试点示范。借助科技特派团技术力量,共同攻克盐碱水养海鲜品种技术,让更多盐碱水域能够充分利用,科技特派团成员们多次陪同浙商浙企前往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调研对接,先后有十余家浙江企业落户当地,推动浙江“地瓜经济”向西延伸。
“我们以产业援疆三个‘十百千’专项行动为总抓手,以浙江援疆科技特派团为纽带,持续助推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水产养殖等项目招引,并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项目扶持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挖掘受援地资源潜力,不断丰富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本土品牌,以产业援疆、科技援疆赋能乡村振兴。”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产业就业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沙漠中的‘海鲜’正成为当地养殖户增收新途径,也将给浙江消费者带来别样的‘新鲜’。”据《浙江日报》
知识点:区域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和优势互补的原则,新疆“海鲜陆养”是这一原则的生动实践。新疆“海鲜陆养”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盐碱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淡水资源的效益提升,有利于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