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许玉燕)“妈妈,你回来千万别凶我,么么哒!”“妈妈,感谢你赶来参加家长会。”“妈妈,不要生气哦!”……5月15日晚,宁波市四眼碶小学401班的教室黑板上写满了孩子们的“真心话”,课桌上放着每个孩子写给爸爸妈妈的信。在班主任马炜炜的精心组织下,家长们第一次收到了孩子写的信,也经历了一次特别的家长会。
“我的‘不让你省心’就像银河中的漫天繁星,数以万计,怎么也数不完。从一岁的无知到现在的叛逆,你受的气太多了,对此,我才感到后悔、自责。”
“谢谢你,妈妈,每次生病都带我去医院的妈妈。谢谢你,妈妈,每次都早起给我做早餐的好妈妈。谢谢你,妈妈,每次都包容我,爱护我的妈妈。”
……
轻轻打开孩子写的信,爸爸妈妈们百感交集。感动、内疚、欣慰……有的家长忍不住湿了眼眶。“这是我收到的女儿的第一封信。马老师,没想到她对我没有一句怨言,全是体谅。这次家长会确实给我好好上了一课。”一位家长对班主任马炜炜说。
随后,家长们开始给孩子写信,家长会秒变“现场作文赛”,爸爸妈妈用心给孩子回信的样子像极了成人高考的现场。
班主任马炜炜说:“爱是一场双向奔赴。四年级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孩子心理会发生巨大变化,他们的情感不再浅显、外露,学会了隐藏,但并不表示他们没有交流及宣泄的需要。所以这次家长会特别策划了‘手写信’的方式让他们表达亲情,也希望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反思自己的教育,把握好孩子的心理变化特征,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度过这一关键期。”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收到了爸爸妈妈的回信,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妈妈其实也很了解我,只是有时候我可以变得更好一些,妈妈也会以更好的方式教育我。”有学生看完妈妈的回信后说。
据了解,除了“互写书信促进亲情交流”外,有的班级还通过“默契大考验”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家长们重视亲子沟通。“家长会不仅仅是建立更好的家校联结,更是帮助孩子和家长建立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和谐亲子关系的纽带。家校共育是家长与学校共同完成孩子教育的过程,做好家校共育,才能让孩子的成长更有力量,让教育更显温情。”副校长张挺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