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科普支教

78岁的他 六上凉山

这次,他多了一群老伙伴

忻元华在宁波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器材、线缆,这是独属于他的世界。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忻元华”银龄教师支教团队开启在凉山州的支教行动。

忻元华和老伴滕崇走在支教路上。

精彩的科学实验,让喜德县欣欣小学的学生大开眼界。

忻元华为喜德县贺波洛乡中心学校的学生演示磁悬浮实验。

5月16日,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欣欣小学的教室里,在100余名学生的注视下,来自宁波的退休教师忻元华将极微量的酒精喷进可乐瓶。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可乐瓶似“火箭”般高速飞冲出去。

孩子们的表情,有吃惊,有崇拜,更有求知的喜悦。

这堂科普实验课,是忻元华科普支教的一个缩影。

5月14日深夜11时,忻元华和老伴滕崇经历5个多小时、近2200公里的飞行,抵达凉山州。这已是他第6次来到凉山州进行科普支教。

忻元华曾是宁波高专(现宁波工程学院)副校长,2006年退休后,他发挥其自动化专业优势,为宁波中小学、青少年宫以及社区的孩子们进行科普讲座和实验。2015年,他迈出宁波,开始投身偏远山区进行义务支教。起初,他只是一个人,后来,退休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妻子滕崇和他一起,9年时间足迹遍布江西、湖南、广西、甘肃、四川等地,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科普实验课程和心理咨询,陆续点燃约20000名学生的求知梦想。

因为他是所到之地唯一的科普实验支教志愿者,忻元华由此成为孩子们口中的“魔法爷爷”。面对这个称呼,忻元华稍有意见,他更喜欢被孩子们称为“科普爷爷”。“‘魔法’一词过于玄幻了,而科学是客观的自然规律。”忻元华说。

激光枪、磁悬浮装置、三分钟制冰的小冰箱、摩擦起火棒、热气球……忻元华携带的20多套常用教具,都是自己利用身边材料亲手制作或者改制的。为了一个发射只耗时1秒钟的可燃气爆炸实验教具,他花了两年时间制作并不断改进。

住宿条件差、吃饭没着落、思维方式不同导致沟通有障碍……支教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但对于忻元华来说,这些都算不上困难,“如果追求舒适的条件,那待在家里不就好了,出来做什么?”忻元华说,自己所支教过的学校有的几乎从未开展过实验课,孩子们对科学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课本中的描述,亲眼可见的实验带给孩子们的震撼是最好的启蒙。“正是因为这里存在各种困苦,我们才更要把先进的理念带进大山,通过教育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忻元华说。

这次前往四川省凉山州支教,忻元华不再只有老伴相随。年初,宁波市委老干部局和市教育局合作成立银龄教师支教团队,首批11位退休教师跟随忻元华的脚步一同而来,他们将分赴喜德县、越西县等地中小学校,进行教研帮带、导师带徒等支教行动。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对已经78岁的忻元华来说,这又是一次新的启程。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培坚 文/摄

2024-05-17 这次,他多了一群老伙伴 为了科普支教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53310.html 1 3 78岁的他 六上凉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