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结果公布

北仑、奉化榜上有名

全区中小学生篮球“超级联赛”是北仑教育的创新之举。

2023年秋,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凤鸣未来学校启用。

5月6日,教育部正式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结果的通知,全国56个县(市、区)榜上有名,我市的北仑区和奉化区名列其中,成功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李臻 王冬晓 通讯员 杨阳 乌雯雯

北仑

40年发展路,一以贯之的是“教育优先”

在北仑,教育发展与区域发展一体推进、水乳交融。

1984年建区之初,北仑教育底子薄、基础弱。针对这样的情况,北仑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重数量,更重质量;重硬件,更重软件;重指标,更重内涵”的鲜明导向,以系统思维探寻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北仑路径。

目前,北仑区教育系统有各级各类学校88所,学生总数超10万人,其中义务段学校45所,学生超6万人。没有一所薄弱学校,没有一门被轻视的课程,没有一个被遗弃的学生,没有一个教育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从“一穷二白”到“基本均衡”,北仑教育人筚路蓝缕、高歌向前。

从2018年起,北仑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新目标,加快补齐短板,推动义务教育由均衡向优质迭代升级。2019年以来,北仑相继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北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坚持在全区各项事业发展中,教育要“走在最前列”,在全省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北仑要“走在最前列”。

党委政府在发展规划上优先考虑教育,在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给予了北仑教育高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厚实底气。区教育局联合大数据中心,精准分析人口趋势,完善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公共资源供给机制,5年投用12个义务段学校新改扩建项目,新增学位1.3万个,今明两年还将新增学位1.1万个。同时,注重资源统筹,实现无12班以下规模学校,标准化学校100%覆盖。在每年新增约4000名适龄儿童的背景下,确保了符合条件儿童100%在北仑接受高品质的义务教育。

截至2023年,北仑在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中,已连续4年获得A等,在七优享“学有优教”工作中,排名全省第五,全市第一!

去年,北仑举办了全区中小学生篮球“超级联赛”。“校BA”是该区的一次全新尝试——把属于学生的篮球比赛“搬”出校园,搭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五育融合”平台。球赛全程线上直播,由学生担任啦啦队、表演嘉宾、小记者、解说员,参与比赛策划、宣传、组织……一系列的创新,让孩子们在一个巨大的“项目化学习”载体中,实现了综合素养的提升,留下了青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像“校BA”这样的创新,在北仑比比皆是。

硬件上,创新实施最美上学路等“十项工程”,全面升级校园、教室、食堂及上学路等环境,成为在省市率先实现中小学教室空调、智慧黑板、智能灯光、食堂保温箱等硬件全覆盖的区县。聚焦最拥堵和最偏远地区学校,开设定制微公交站点,集成校园智能安防系统、风雨接送廊、1米公交站、志愿者护学岗,让师生对校园内外的变化可见可感。

政策上,全省率先试行积分入学政策,实现随迁子女“1分入学”。坚持教育公平,率先实现义务段公办学校覆盖率、义务教育免费率两个100%,原外来工子女学校与高品质学校结为融合型教共体,逐年下沉优质师资,显著改善办学面貌。

举措上,全省率先建立家长成长学院、率先推开“三位一体”暑期托管服务、率先建立校家社研学线路……成功创建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全国首批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浙江省劳动教育示范区。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北仑建立了“三横三纵”教育人才体系,努力打造德能双优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创新出台《北仑区加快引进培育优秀教育人才的若干意见》等,积极推进“区管校聘”改革,落实“评聘分离”“一年一聘”“可上可下”的骨干教师聘任新办法,完善教师发展激励基金分配方案,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和成长内驱力。

潮涌东方看北仑,回望北仑教育的40年发展之路,优质均衡一直是血液里流淌的深刻基因,也是北仑教育人永远在路上的不懈追求。

奉化

提升“内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奉化区于2018年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创建,经过数年努力,全区有效扩大了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近三分之一义务段学校实施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实现100%,先后与上师大、浙师大、杭师大等优质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新培育名优骨干教师200余人,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教育工作业绩考核优秀单位,“七优享”工作成效列全省第一档次。

2023年秋季,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凤鸣未来学校启用。该校总投资2.8亿元,总建筑面积近3.56万平方米,杭师大定期选派专家来校,成立课程规划、学科研修、教育科研、班主任队伍等项目,带领教师开展卷入式研修,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目前,该校已新增区级及以上名优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等6人次,市优质课2个。

除了杭师大附属凤鸣未来学校,奉化区还与多所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先后共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宁波实验学校、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奉化实验学校等,引进“源头活水”,导入优质导师力量、科学管理模式、先进教学理念,为加快打造高品质教育注入强劲动能。

在老城区难以扩建的区域,奉化迁建了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奉化实验学校(初中部)、实验小学、溪口中心小学等校,让学校有更大发展空间。而对尚有空间、群众确有需求的区域,该区对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奉化实验学校(小学部)、西坞中心小学、畸山小学等学校进行扩建、升级,让周边群众享受到更多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全区新增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公办学位近12000个。

值得一提的是,奉化区教育局坚持以“应入尽入、优质共享、简化手续、就近入学”为原则,全力保障随迁子女就学权利。全区90%以上义务段公办学校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占比超50%。为了方便村镇学生托管后“接送难、交通堵”的难题,奉化区推出“雏鹰专线”,涉及125条干线、499个站点,覆盖了除奉化主城区以外的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惠及5000余名学生,有效提升了群众教育共富“获得感”。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提升“内力”。近年来,奉化区教育局以新教师分配及城乡教师交流为突破口,实行人事门槛制调配,在“共同体”的助力下让教师“跟岗学习”“顶岗培养”“强岗深造”“精岗服务”,将教师从学校人变成多校联合体的人,不仅促进教师走向成长快车道,也有力推动了师资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同时,区教育局又启动“强师赋能”计划,制定《新时代“凤麓名师”建设实施办法》,成立“林卫民名校长工作室”,全力做强“校长专业发展高端研修班”“一二三奠基行动”等优势品牌项目,新增专技二、三级专家3人,宁波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正高级教师6人、省特级教师6人,名优骨干教师(校长)市级47人、区级204人,6个课例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10个课例入选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师干训经验也在省、市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2024-05-14 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认定结果公布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52532.html 1 3 北仑、奉化榜上有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