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海丝文化,领略老街风情

北仑区九峰小学研学天童老街

下五子棋。

活字印刷。

制作青团。

5月7日,呼吸着清新空气,北仑区九峰小学一、二年级的500余名小学生来到鄞州东吴镇天童老街,寻迹海丝文化,体验非遗项目,开启了丰富多彩的研学之旅。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张培坚

“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曾任鄞县知县的王安石在诗作《天童道上》留下对天童古道的描写。眼下正值草木葳蕤时节,和王安石诗作中的时令相当吻合。同学们一踏进老街悠长的巷子,便被这里的青砖黛瓦所吸引,睁大眼睛打量着一切。天童老街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是古时通往天童寺的必经之路,自宋代起就远近闻名,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东乡十八街”之一,如今的天童老街上,老酒坊、剃头店、糕点店等重新开业了,而老屋、古井等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也让老街更显迷人。有的同学将所见所闻记在研学手册上,给作文留下丰富的材料。

“同学们,天童老街所在的东吴镇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海丝文化的崛起和辉煌,海丝文化带来的商品交易孕育了天童老街兴盛的街市贸易。象山港的海产品,鄞州瞻岐、北仑三山的农副产品要进入宁波市区,都要从老街进入东吴镇的小白河埠头,走水路运往宁波。”工作人员边介绍着老街的过往故事,边把同学们带进海丝寻迹文化馆,向同学们详细介绍古代明州(宁波)在建筑文化、茶文化、陶瓷文化等方面与日本、韩国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交流情况。看到宁波工匠把建筑文化传播海外,建造了日本的东大寺,同学们倍感骄傲。

“唐宋时期,日本、高丽等国派工匠来宁波学习木架构的营造技术,宁波的许多能工巧匠漂洋过海到日本、高丽等地建造寺院、园林……”在天童木作研习社,工作人员给同学们详细讲解木作知识,介绍建筑结构类型,随后,带领同学们一起解锁鲁班锁,让同学们动手又动脑。“我家里也有鲁班锁,我很喜欢它,多玩玩就熟练了。”李诺同学颇有心得地说道。

在老街的大礼堂里,居民们带领同学们一起体验制作天童传统美食金团。将青团揉揉搓搓,加入黑芝麻或者黄豆粉,用模板一压,再在松花粉里一滚,一枚枚胖乎乎的金团便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了。老家陕西的白信哲同学将自己做好的两枚金团放进打包盒,他说老家没有金团,“我要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品尝!”

此外,同学们还体验了活字印刷,感受非遗项目的魅力,并通过五子棋大赛、投壶、协力垒塔、丝路运输等互动游戏增进团队意识,收获满满的快乐。

2024-05-14 北仑区九峰小学研学天童老街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52512.html 1 3 触摸海丝文化,领略老街风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