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由故宫博物院和凡尔赛宫殿﹑博物馆及国家园林公共机构联合主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展览包括“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3个单元。据悉,本次展览计划从4月1日至6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厅展出。
17、18世纪的中法关系与同时代中国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呈现出独特之处。虽然中法之间没有互派正式的国家使团出使对方,但中国和法国的交往却从一开始就是在两国宫廷和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和直接参与下进行的,科学和艺术的交流成为这一时期中法宫廷交往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双方在文化交流上呈现出积极的态势,无论是人员还是物品方面,都存在一个双向流动的过程。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仅可知、可感,且在双方现存文物收藏中可见。展览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作了精心设计,全方位展现中法交往和交流的历史盛况。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此次展览通过约200件文物精品,追寻中法间往来交互的历史印迹。中国和法国作为丝绸之路东西端两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虽远隔千山万水,在历史上却进行过持续不断的理解对方的尝试和文化交流的实践,彼此间的吸引、相互间的兴趣,一直深藏于历史记忆之中,令人回味无穷,成就了一段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交流互鉴的佳话。直至今日,这种交往和交流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知识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文化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中法文化的持续交流,有助于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是文化多元化浪潮下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