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带着我学音乐,现在我把最前沿的理念带给她”
5月12日是母亲节。每年这个日子,象山县丹山书院的音乐老师郑慈婉都会收到儿子张俊涛的祝福和温暖的陪伴。
郑慈婉从教已三十年有余,在她的大家庭里,连她在内,一共有三个音乐老师:她的儿子是宁波建设工程学校的音乐老师,儿媳则任职于象山港高级技工学校。
“如果不是妈妈,我可能没有机会从小就接触音乐,也没有机会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母亲节是属于妈妈的节日。只要我们在妈妈身边,每一天都是母亲节。”张俊涛说。
只弹喜欢的曲子
她在儿子心里种下了音乐的种子
作为音乐老师的郑慈婉,家里有一架钢琴,平时用来备课、提升专业能力。在儿子幼儿园大班时,郑慈婉开始让他学习钢琴。她并不期待孩子成为一个音乐家,所以也从不要求孩子去考级,而是让他随便弹自己喜欢的曲子。
这也是时至今日,张俊涛都非常感恩母亲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从不强迫他做不喜欢的事。也正是这种宽松让他对音乐的喜爱逐日加深。
张俊涛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音乐天赋:听到一句陌生的旋律,就能在钢琴上弹出来;喜欢听音乐,嘴里经常哼着一些调调,音准很准。
到了高中,张俊涛便开始在艺术节上崭露头角,这也极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从那时起,张俊涛就把音乐列入了他的人生规划中,也提过想当音乐老师的想法。这也令郑慈婉有些惊讶,因为她从未干涉过儿子的专业选择,甚至心底里并不希望他成为一个音乐老师。
“我妈觉得,这个职业是很忙碌的,有时候无法照顾到自己的家庭。如果没有足够的热爱,是很难支撑自己一直走下去的。”张俊涛对妈妈的想法表示理解。在与妈妈推心置腹地沟通了之后,他获得了妈妈坚定的支持。
小时候,她带着儿子学音乐
长大了,儿子引领她专业成长
后来,张俊涛如愿以偿,考入师范院校,就读了音乐学专业。在大学读书期间,张俊涛认识了如今的妻子。他们因音乐结缘,相互成就。“她是最爱我的妈妈,也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如果没有妈妈,我可能就不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张俊涛说。
现在看到儿子天天与喜欢的音乐为伴,见证着热爱音乐的学生考入音乐院校,郑慈婉深感欣慰,好像看到了自己当年的模样,“虽然我从没想过让儿子传承‘教书育人’的使命,但他似乎真的做到了。”
问起家有三个音乐老师是什么体验,张俊涛笑着说,可能是音乐氛围比较浓厚吧。他们会一起唱唱歌、弹弹琴,这是专属于他们家的娱乐方式。他们还会一起讨论专业的音乐教育话题,探讨发声的方法、气息的运用,“小时候,妈妈带着我学音乐。现在我长大了,我们要把最新、最前沿的音乐理念带给妈妈。”
每一年的母亲节,张俊涛小俩口都会和郑慈婉一起度过,送她一个小礼物,一起共进晚餐。“母亲节,妈妈最希望收到的礼物,应该就是陪伴了。”张俊涛贴心地说。
“妈妈把爱给了山区孩子,
也照亮我的前路”
“记忆中,妈妈总是很忙,周末、假期会有很多弟弟妹妹来我家。小时候,我委屈,因为妈妈被分享。慢慢地,我明白了,那是春蚕的坚守,那是蜡炬的无私。”宁波市镇安小学教师华星辰说。
华星辰,是“中国好人”周妙亚的女儿。母亲周妙亚扎根乡村教育三十余载,坚持十年为留守儿童开办公益暑托班,让420多名孩子享受到了这份关爱。2019年,她自掏腰包在塘溪镇加贝公交站对面置办了公益书吧,引领乡村孩子阅读。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在华星辰的心里种下了一颗“从教”的种子。“我想成为像妈妈那样的人,把温暖带给他人。”她说。
2013年,周妙亚在塘溪镇赤堇小学任教。学校不远处就是梅溪水库,一到暑假,周边村落的孩子们就去水库里游泳、玩水。
“村里有十几个留守儿童,到了假期就缺人管,我不放心,就让这些孩子来我家。”家住塘溪镇的周妙亚从此办起了公益暑托班,她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周妈妈”。在这群孩子眼中,母亲与师长,是如此相同。
周妙亚家有两层楼,她把一楼70多平方米的空间腾了出来。周妙亚给孩子们安排了“课程表”,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丈夫则成了“后勤部长”,每天准备丰盛的中餐,孩子们午休后还有绿豆汤等甜饮。
那时候,华星辰还在读初中,家里突然出现这么多小孩子,她一开始自然是不适应的。“妈妈白天要管他们、教他们,还会把我的衣服和零食分给他们。到了晚上,如果有孩子没被接走,就会让我把房间腾出来给小孩子住,叫我去阿姨家睡。小时候我不理解,为什么妈妈要把那么多的爱分给他们,甚至还跟妈妈吵过。”回想起小时候的委屈,华星辰淡然地笑笑。
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了?“大概就是从她参与进来,一起做公益后吧!她慢慢理解了、认同了。”周妙亚笑说。上了高中后,华星辰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小花老师”,她利用空余时间教孩子们书法、茶艺,带孩子们一起做科学实验。此后,每年假期,华星辰都会和母亲一起做公益,奉献爱心。
从教30年来,周妙亚辗转鄞州区塘溪镇3所山区小学任教,一直守护着山村里的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努力做乡村教育的“燃灯人”。周妙亚的奉献精神成了华星辰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长大后她报考了师范院校,现在成为一名老师。
华星辰说:“我的母亲希望这些‘山里娃’同样能拥有广阔的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母亲把爱分给了他们,却像一盏明灯,照亮我的前路。我愿将教育的温情相传,让更多孩子体会到前行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