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组
马亦凡:
没有满分,还要努力
“我们还会继续努力,毕竟没有获得满分,还有进步的空间。”当记者联系到马亦凡家长,告知孩子的排名时,他妈妈谦逊地说。
马亦凡是海曙区石碶街道宸卿小学304班的学生,是个实打实的“诗词达人”。在初选中,马亦凡的成绩为96分,居小学低段组第一。
马亦凡妈妈表示,孩子去年参加过首届诗词雅会,在决赛中获得了小学低段组第一的好成绩。今年来参加这个比赛,一方面可以促进孩子继续熟悉诗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他增强自信心,锻炼良好的心态。
谈起孩子的诗词储量,马亦凡妈妈表示,孩子在二年级时就背完了初高中的所有必背诗词。而孩子对诗词的热爱,早在两三岁时就初见端倪,“我会带着他启蒙识字,教他认读一些简单的诗句。孩子特别喜欢,读着读着就能背诵了。”
到了小学,马亦凡对诗词已经能做到融会贯通。比如,当他来到玉门关,他就会想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当他去扬州玩的时候,他会念起“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他很喜欢游览古人诗中描绘的景象,好像就能穿越千年时空和古人对话。
除此之外,马亦凡还喜欢考古,喜欢刷各种纪录片。去青海前,他就把《河西走廊》这个纪录片都看完了,“孩子心怀远方,总是想去更多更遥远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作为家长也会全力支持他。”马亦凡妈妈说,孩子最喜欢的一句诗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他的性格也是如此,喜欢大气磅礴的事物,向往潇洒的、不受拘束的生活。”
小学高段组
冯芊芊:
读诗读人读时代
4月27日,“诗汇三江 博雅少年”第二届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初选举行,宁波市中原小学502班的冯芊芊同学以92分的成绩,获得了小学高段组最高分。
冯芊芊的妈妈听到女儿的成绩时,有些惊讶,“为了这场比赛,她确实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能获得第一名,还是有些意外。”
冯芊芊妈妈告诉记者,去年冯芊芊参加了第一届诗词雅会的选拔,最终获得了三等奖。那场比赛让冯芊芊发现,光背书,不了解诗人背后的故事,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对诗词的理解就欠缺深度,当考题一拓展,就只有挠头的份。
从那时起,冯芊芊便开始大量涉猎文学常识,了解每一个诗人的生平。她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对诗词的热爱也随着了解的深入而不断加深。“这次‘二战’诗词雅会,在初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又给孩子打了‘鸡血’。这个比赛是真的好,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孩子的不足,也指点了需要努力的方向。”冯芊芊妈妈说。
获得这样的好成绩,并非这一两年之功。冯芊芊与诗词的缘分早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结下了。小时候的冯芊芊还不识字,她妈妈便念给她听。久而久之,冯芊芊便爱上了诗词抑扬顿挫的节奏,哪怕还不了解其中的含义。上了小学之后,冯芊芊就开始大量背诵唐诗宋词。
在众多的诗人中,冯芊芊最喜欢苏轼。“他的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他却依然热爱生活。”冯芊芊表示,她最喜欢《定风波》这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首词表现了苏轼超脱的胸襟,我特别佩服。”
初中组
马艺宁:
答题仅用了9分51秒
初中组第一名马艺宁来自镇海区仁爱中学,今年读初一,初选成绩97分。马艺宁的厉害之处还在于,她完成所有答题仅用了9分51秒。
“我参赛前还跟她说不用急着交卷,时间多的话多检查两遍。”听说了女儿的成绩以后,马艺宁妈妈这样告诉记者。
马艺宁是第一届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的冠军。去年总决赛后,马艺宁的家长曾对记者说:“诗词伴随了她的整个童年和小学生活,这次为她小学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诗酒趁年华,来年再会!”今年,她真的又来了。
“初中学习强度比小学大了很多,所以今年报名参赛以后,并没有进行系统性地复习,主要是看了几集《中国诗词大会》,另外看了李亮伟教授的《泠泠唐音:唐诗咏宁波全解》。”马艺宁说。
热爱中国古诗词的爸爸,是马艺宁诗词教育的启蒙者。幼儿园之前,爸爸就为女儿读唐诗,渐渐地,马艺宁从觉得唐诗“好听、优美”,到喜欢上了它们。上幼儿园大班时,已能背诵近百首古诗。
到了小学,班主任陈胜男老师非常注重这方面的教育,马艺宁的这一兴趣爱好得以巩固、深化。五次参加镇海区古诗文阅读大赛,获得四个冠军、一个亚军。参加第一届宁波市青少年诗词雅会,同样获得所在组别的冠军。“今年参加比赛,同样少不了她爸爸的鼓励。”马艺宁妈妈说。
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诗人和诗作,马艺宁的答案是苏轼和他的《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诗词背后豁达超脱的胸襟影响着一代代人。
高中组
王睿婷:
最爱苏轼的《定风波》
北仑中学高二学生王睿婷从高中组近40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88分的成绩名列第一。
“很惊喜!”当记者连线王睿婷,祝贺她取得优异成绩时,女孩很是惊喜,“非常荣幸能参加这场诗词雅会,和爱好诗词的同学们一起交流切磋”。
王睿婷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对诗词产生浓厚兴趣,“刚开始我比较喜欢描写山水的诗词,那时爸妈常带我出去游山玩水,读到相关描写时,我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触。”这样,古诗词伴随着女孩一路成长,她沉浸其中,怡然自得。
女孩说,高中学业繁忙,自己选科偏理,但古诗词已经成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女孩还会和室友玩“飞花令”,她说:“我们都乐在其中。”
诗词带给这个女孩更深的人生激励和启迪。她说:“我读到《楚辞》《天问》中,屈原写到‘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时,古人发出的天地之问,不正是我现在正在孜孜不倦进行的探索吗?”
“有时候,情绪低落时,我也会读古诗,诗人的乐观精神马上就会感染我,让我完成积极心态的调整。”王睿婷说,她最喜欢的是苏轼,苏轼的诗词都是反复吟诵,“那首《定风波》,是我最喜欢的。”
而当记者联系上王睿婷的班主任吴老师时,吴老师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学生赞不绝口:“小姑娘很优秀,是语文课代表,平时她就很喜欢古典文学,人的气质就偏古典,很文雅。她很好学,自我要求也很高,非常优秀。”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俞素梅 王伟 李臻 马亭亭 钟婷婷 徐徐 陈嫣然 王冬晓 刘波 卢华君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