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17日,全国幼、少儿小提琴教学研讨会在宁波举行。8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提琴教育专家和小提琴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话弦乐教学,其中包括86岁高龄的小提琴教育家丁芷诺教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音乐教研员杜宏斌等。
三天的研讨期间,与会者们先后观摩了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宝韵幼教集团”)和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小学的音乐教学,纷纷为宁波的美育教育竖起了大拇指。
此次研讨会由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弦乐学会、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小提琴艺术委员会主办。
□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林桦 通讯员 郑洁 王淑闻
这所音乐幼儿园,
“启蒙”了众多音乐人才
音乐教育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宝韵幼教集团在30余年的办学中,专注于美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其中小提琴启蒙教育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研讨会上,宝韵幼教集团党总支书记马春玉介绍了“和美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我们幼儿园把音乐特色作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条途径、一种方法,通过音乐教育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据介绍,34年来,先后有100多名曾在宝韵就读的孩子考上国内外顶尖的综合性大学,有60多名曾在宝韵接受小提琴启蒙教学的学子考上了著名的专业音乐院校,2018年上海音乐学院招小提琴专业学生共18人,宝韵学子占了5位。
对三四岁的幼儿来说,小提琴可以说是最难学的乐器之一,但宝韵幼教集团7个园区学小提琴的孩子不下300名。研讨会上,教师王焱藜给大家献上了一堂小提琴教学课。她用形象化的语言调动幼儿学琴的积极性,帮助孩子们快速掌握要点,并根据每个幼儿的练琴特点予以个别化指导。随后,宝韵中大班的小朋友们现场演奏了《B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华丽的快板》《降B大调小奏鸣曲》等小提琴乐章。
观摩了师生们的现场教学和演奏,丁芷诺教授走上讲台时竟连用两个词来表达她的感受:“感动!”“震撼!”她表示,宝韵幼教集团的小提琴教学模式,是她见过的成功典范之一。
这所乡镇小学里,有一支“高见”交响乐团
海曙区高桥镇中心小学有一支名为“高见”的交响乐团。与会嘉宾杜宏斌对这支乐团的成长并不陌生。
早在2020年12月,杜宏斌就在宁波音乐教研员的推荐下曾经去高桥镇中心小学参观。“当时我很好奇,一所乡镇学校的小学生交响乐团,能做成什么样。到了学校,我挺吃惊。”杜宏斌说,他没想到这个交响乐团不仅有正规的编制乐团,而且孩子们的演奏还挺专业。他饶有兴致地指挥孩子们演奏了一首《对花》,也开启了和高见交响乐团的缘分。
2022年,高见交响乐团在宁波文化广场大剧院举办了一场交响音乐会,杜宏斌受邀参加,他发现,“孩子们的演奏水平比起两年前,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可见他们在背后下足了苦功。”
随着在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高见交响乐团的名气也逐渐提升。去年高桥镇中心小学应邀去河北参加一场全国性的音乐教学研讨会,并进行经验介绍。4月16日,这场全国性的小提琴教学研讨会也把其中一站放在了高桥镇中心小学。
当天,嘉宾们观摩了高见交响乐团的表演。一上琴,一拉弓,乐队成员的功力在众行家面前显露无遗,“厉害!”“可以的!”与会嘉宾们纷纷赞叹。
据介绍,如今的高见交响乐团,是宁波市唯一双管编制的小学生交响乐团,拥有编制成员65名,后备梯队成员200多名。
“此外,学校还有合唱团、口风琴社团、弦乐团、舞蹈社团等,有大量热爱音乐的学生在社团里发光发亮。”乐团指挥万富强说。
高见交响乐团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时间回到2005年,当时,学校招聘了一位音乐代课老师,她叫史文博,小提琴专业出身。由于高桥镇是《梁祝》故事发源地,学校便提议让史文博老师组建一个学生小提琴队,练习《梁祝》这首曲子,为学校打造特色音乐教育。
经过数年的努力,这个小提琴队的表演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之后,小提琴队发展为小提琴班,后来又加入了中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组成了弦乐队,再后来,又融入了长笛、小号等管乐器,组成了管弦乐队……2020年10月,按专业交响乐团双管编制模式组建的高见交响乐团正式诞生。“这其间,学校经历了四任校长。每一任校长都对乐队的发展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史文博感慨地说,学校目前已组建了20多个器乐专业课程,逐步形成常态化和梯队化训练模式。学校还自主开发了小学交响乐校本课程《走进交响乐》,收录学校乐团演奏作品进教材。
“现在,我们学校的音乐老师有9位,外聘的专业老师有30多位。这才支撑得起这么大规模的乐队训练。”史文博表示,每次听到乐团的演奏,她都激动万分,眼眶湿润,“我组建小提琴班的时候,还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我陪着乐团走过了近20年的光阴。”
小提琴教学难点如何破? “小提琴奶奶”现场支招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一个展示的舞台,更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来自山东、江苏等全国各地的小提琴教学工作者就各自的教学经验及困惑进行了交流和分享,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在宝韵幼教集团,大家围绕幼儿学琴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宁波市小提琴学会会长、宝韵幼教集团终身艺术顾问王百红介绍了师资团队及小提琴教学心得。他强调,小提琴教学启蒙中,教学内容需要贴合儿童的年龄,不能急功近利。音乐启蒙好比语言启蒙,儿童在音乐环境里浸润式学习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通过家园合作提升孩子的音乐素养也很重要。
针对与会者们提到的小提琴教学中的“握弓”难点,被大家尊称为“小提琴奶奶”的丁芷诺教授建议,可以运用保龄球作为入门道具,两只手指夹住保龄球的球柄,模拟握弓的动作。这一新颖的教学方法给了现场老师们启发,大家围绕趣味性的启蒙道具展开了探讨。
在高桥镇中心小学,大家参观了高见音乐中心的排练厅、琴房等。这个音乐中心可以同时容纳500多名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每间音乐教室有专业的吸音板,配备了钢琴、电子白板、学生专用琴凳等硬件设施。
“在这里排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乐团成员表示,“我们以前训练的场地没有做过隔音处理,大家合奏的时候会有些混乱。而现在在全新的场地演奏,我感觉演奏的声音更动听了,学琴也更有动力了!”
当天,学校还聘请了丁芷诺教授作为学校的名誉顾问,为学校乐团的发展出谋划策。“曾经,我们经历了乐团‘从无到有’的过程,接下来,希望能向‘从有到强’迈进。”校长严文若说。
宁波外事学校党委书记戴文军表示,近年来,宁波市教育局深入推进学校美育教学,汇聚以美育人合力,助推艺术教育改革创新,逐渐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生一艺”的良好态势。多校因地制宜打造艺术品牌,形成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格局,至目前共培育特色学校25所。“我们希望像宝韵幼教集团、高桥镇中心小学这样的幼儿园和学校能越来越多,让更多的学生在艺术世界里自由探索,从校园舞台走向全国舞台,从宁波本土走向世界各地。”戴文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