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大学一名本科生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学校寄出的期末成绩单,在网络上引发广泛热议。随后,“多所大学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大学生回应高校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等词条在各大平台登上热榜,被广泛传播与讨论。
虽然在评论区下有不少人对该事件感到诧异,但实际上这已算不上新鲜事。高校将期末成绩单寄给学生家长并非个例,单就浙江省内来说,已有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多所高校有过类似举动。网友们的留言也印证了寄成绩单的做法存在已久,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实行。
此番旧事重提,实质还是一样。从表面来看,“成绩单之辩”是学校对如何处理家校关系、如何监督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思考;从更深层次来说,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学生本身,从处理成绩单开始走向独立自律,学生有明确的自我认知才是关键。
主讲人 浙江万里学院 王琳琦 朱雁南
指导老师 余显仲
为何产生成绩单之争?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引发矛盾的“导火线”。
网友们对于“高校该不该将成绩单寄给家长”的话题各执一词,那我们不妨回归到“成绩单”本身。学业成绩单上有什么?各门课程的最终获得绩点。绩点是什么?高校评估学习成绩的一种量化呈现形式。绩点有什么用?主要应用于评定奖学金、保送研究生、出国留学等。在高校更加多元化、综合化的评价体系下,分数不再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但很多家长却不了解这一点,更加不清楚绩点换算、保研、评优规则,仍把成绩单分数视作孩子的全部学业成果,这无疑是决定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以及潜在的能力。
对于目前高校的大部分“00后”们来说,从小学开始,每一学期期末的一纸“成绩报告单”就决定了寒暑假的快乐程度。到了中学阶段则更甚,从等第演变为更加残酷的分数,分数的高低衡量了你是否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决定你上什么高中、读哪所大学……当经历过以“分数定高低”的中学阶段,这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不少学生对成绩单会本能产生排斥心理。
其次,“邮寄成绩单”事件背后的知情权与隐私权之争,同样也是矛盾的焦点。
纵观网络上目前的争论现状,反对派与赞同派各执一词,而通过对发表评论对象的特性进行归纳后,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赞成者由老师、家长及本身就有一定自律意识、并不惧怕面对成绩的学生构成,反对者则大多数怀抱着大学就应充分享受“自由”且不该被拘束管教的心态。据浙江大学官方回应,“寄送成绩单”是站在家校共育角度,出于保障家长“知情权”的举措,亦如不少在评论区留言的家长所说,便于更好规划孩子的未来。
当中学生进入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新环境,成长为拥有更加强烈独立自主权意识的大学生后,自然而然会被认为应当对自己的一切行为结果负责,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与权利人。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学业成绩是学生的个人隐私,需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隐私权。而不少家长则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己是孩子的“出资人”,有权知道自己投资项目的“运营情况”,以免出现临近毕业因为补考不及格或学分不够导致拿不到学位证甚至肄业等状况。
寄出的成绩单困住了谁?
“邮寄成绩单”事件,为什么让一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破防”,以激进言语表达对学校的不满。
当我们从现象看本质,可以窥视到“破防”背后的真实原因:独立与自律的缺失。中学阶段,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由学校和家长在学生背后制定大方向并起到一定约束作用,规则制度下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如若学生在此过程中无法培养出足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当进入大学后,松掉原本紧绷的“弦”,那后果就不堪设想。现实例子比比皆是。十年苦读凭借高分进入985、211高等学府,但是就此荒废学业,整日游乐不思进取,成绩一落千丈。当一纸“飘红”的成绩单寄送到父母手中,让原本只有自己或者周边小范围知晓的事情升级为“家庭事件”,扯掉了这层“遮羞布”后,他们又该如何泰然自若?
哪怕是成绩优异者,也同样会被成绩单困住。为了漂亮的分数陷入“过分卷”的怪圈,通过选“水课”、重修卷绩点的方式来达到预定成绩目的,在这过程中花费了毫无价值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实际收获和能力水平只有自己知道。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尼采说:“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当对自己所产生的一切行为结果负责,而成绩单作为阶段性学习结果的记录,应当正视它的存在,不可忽视亦不必过分看重。当成绩单到达父母手中,我们可以与父母进行适当交流,让父母不至于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一无所知,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反思复盘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心理状态,从而奠定下一个学习周期的基础。
寄出的成绩单困住的是“仅以分数论英雄者”,更是“自我认知不清晰者”。高校学生学习能力并不能被薄薄的一张纸所定义,大学成绩单上的分数也并不能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画上等号。对清醒者来说,这一纸成绩单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其早已认识到了自己的目标,而来自家长的意见仅是其选择道路上的参考。对混沌者来说,他们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有这一份成绩单,让父母参与进来。但对大多数的家长来说,大学教育的现状他们本就模糊,对一个本就没有认识全貌的事物所提出的观点能服人吗?于是徒留家长干着急。这最终导向的结果就是清醒者愈发清醒,而糊涂者依旧糊涂。
认知明则行愈达
被“寄出的成绩单”之辩,实际也是大学生对“独立之辩”。评论中存在这样一种观点,质疑为什么学生要被寄成绩单,而父母却没有被寄工作单,老师没有被寄教学反馈单。实际上是因为他们早已独立,并不需要这个寄出的“单”来让他们做到自律。
大学生涯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过渡期”,一边是家长老师不愿放手,一边是未来的就业、生活压力接踵而来。倘若一味将教育的终极意义托付给学校和家长,孩子又该到何时才能真正独立?等到工作时,再依赖单位寄“工作成绩单”给家长吗?蔡元培认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因此学校和家长首先要有明确的认知,成绩单说到底也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无论寄或不寄,学校和家长都应该肩负起对学生的教育责任,要引导其形成独立人格,对包括自律在内的其他优秀品质进行培养。
那大学生本身应当如何理性地看待寄出的成绩单?以独立与自律相辅相成的策略用以应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大学生要求独立,各方也应当适度放手,让其学会独立,从“成绩单”开始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自己思考,自己解决,自己承担。在警惕“唯绩点论”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学生是否对成绩单意味着什么、有什么用有明确的认知与规划。而不是等到“分到用时方恨少”,再埋怨老师没说,家长没关注,但绝口不提自己的“装聋作哑”。倘若他们从认知上就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又何愁会不自律,又何必过分看重纸上的那一串数字。
成绩单的效用实际不取决于学校是否将其寄给广大学生的家长,而是在于学生自身的态度。不论寄或者不寄成绩单,学生自身都应该有明确的认知。我们要看成绩单,但也不应将成绩单看做大学学业乃至大学生活的全部。“成绩单之辩”本质上是希望大学生自己能将表面成绩化为内在的领悟,由成绩认识自己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