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问 才能更好地回答

名师们给出了这些建议

评论区留言截图

4月9日,本报A08版报道《“我家有没有钱?”孩子如此问 家长怎么答》,引发了家长的讨论——

“孩子问我,我们家的钱有几兆。”

“儿子问我,会不会有一天你突然要我回去继承几亿的家产?”

这篇报道在甬派客户端、“现代金报”微信公众号上发表后,读者在评论区的留言令人忍俊不禁。但在欢乐的背后,也透露出一些隐忧:现在的孩子们可能确实不了解家里真实的财务状况。不管从记者街采小朋友的情况来看,还是从随机采访家长的结果来看,都印证了这一点:大多数家长不会正面回答这一问题,导致孩子的小脑袋瓜里总有着无限的遐想。

“为什么要让孩子知道家中的财务状况呢?不管有钱没钱,都是这样的养法儿,也没少了他吃的穿的,他只需要好好读书就好了。”一位家长在受访中的回答代表了很多为人父母者的想法。

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标准答案”呢?家长们究竟该怎么回答?记者采访了宁波市的几位名师,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家长要先了解孩子提出这一问题的动因,才能更好地应对。

针对孩子的需求进行答复

宁波市名班主任、镇海区中兴中学校长 王飞

当孩子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找到孩子提问的动机或需求。那么,孩子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呢?有以下几种可能。

1.好奇心:孩子可能只是对家庭经济状况感到好奇。这种好奇心是孩子认知发展的一部分,他们渴望了解周围的世界,包括家庭的经济条件。

2.攀比心:孩子可能在与其他同学或朋友的交流中,听到了关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讨论。

3.安全感:孩子可能通过询问家庭经济状况来寻求安全感。

4.价值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包括对金钱和财富的看法。

5.未来规划:上初中或者高中的一些孩子可能对未来有初步的规划,包括上大学、旅行或追求其他兴趣爱好。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并理解家庭能够在哪些方面给予支持。

作为家长,无论孩子出于何种原因提问,都是一个与他们进行开放的、诚实沟通的好机会,同时也是教育他们正确对待金钱和财富、培养责任感和独立性的重要时刻。

以下是一些回答的建议,供家长们参考:

1.如果是因为好奇心。

“我们可能不太适合直接告诉你具体数字。但我可以向你保证,爸爸妈妈会努力工作,确保我们的生活和你的教育都有足够的支持。”

2.如果是因为攀比心。

“钱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和梦想,但它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更关注你的成长和教育,这些才是真正能决定你未来的因素。”

3.如果是因为安全感。

“我们家的财富就是拥有你这么一个聪明、有趣的孩子呀!这比任何金钱都更宝贵。”

4.如果是为了价值观形成。

“我有,你没有。但是,我们可以保证你的生活和成长需要,并会尽力支持你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珍惜和节约,不浪费资源。”

5.如果是为了未来规划。

“说说你的规划,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6.当然,我们还可以这样回答:“孩子,你问我们家有没有钱呀?其实,我们家的‘财富’不仅仅是钱那么简单。爸爸妈妈的爱,就是我们家最大的‘财富’。”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只要几秒钟,但是培养孩子的金钱观、价值观、财商、安全感等却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可以通过以身作则、给予无条件的爱和支持、鼓励参与社会实践等方法不断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与孩子开展一场关于“钱”的讨论

宁波市名班主任,海曙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高海军

这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当孩子问“咱家有钱吗”的时候,家长们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需要知道家里的财富状况;有的家长担心如果孩子知道了家里的财富状况,容易出现攀比、挥霍等不良思想和行为;有的家长则认为,告诉孩子家里的财富状况,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增强孩子的财富观念。

其实,我认为,当孩子发出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说明孩子已经有了财富意识了,作为父母不应该回避这样的问题,而是应该好好把握这样的机会,与孩子一起开展一场关于“钱”的讨论。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有的孩子可能是看到家里的生活状况而产生这样的问题,有的孩子可能是为了跟同学进行比较而产生,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想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有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其次,对于“咱家有钱吗”这个问题,我认为,最重要的不应该是“有”还是“没有”的简单回答,最重要的应该是通过讨论这个问题,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我们可以试着跟孩子一起讨论几个话题,比如,你认为我们家有钱吗?你认为怎么样才叫“有钱”?你认为怎样才能变得“有钱”?如果我们“有钱”,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好钱?你认为钱和幸福有没有关系?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帮助孩子较为全面地认识家庭的经济状况,树立劳动创造财富的正确理念,辩证地看待“钱”的作用,从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最后,我认为,在现代家庭关系中,不管孩子多大,作为父母,都应该把孩子作为家庭中的平等一员来对待,对家里的财产状况,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知情权。在家庭中还应该努力营造民主的氛围,定期召开家庭会议,对孩子的问题和诉求认真对待,耐心回答,从而助力孩子健全人格的塑造。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林桦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浙江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副书记 邵琼

这个问题,家长该怎么回答,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当孩子这样问的时候,家长得了解孩子的出发点是什么。不同的出发点,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其次,面对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应对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是幼儿园孩子,普遍对金钱没有概念,我们可以聚焦“钱从何而来”这个话题与孩子聊一聊。比如告诉孩子,父母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能帮助到哪些人,产生怎样的价值,所以得到了相应的报酬。告诉他们,“等你长大了,也能靠自己努力工作挣到钱。”这样让孩子了解金钱是需要付出相应的劳动获得的。那么,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完全可以趁这个机会,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收支情况,及时引导孩子学会理财。孩子可以理解家庭财务状况与家庭消费的关系,从而达到教育孩子合理消费的目的。

其三,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也可以有不同的回应。如果孩子属于勤俭节约的,家长不能哭穷,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诉孩子,父母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孩子正常的生活与教育,给足孩子安全感。如果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缺乏自律,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如实告诉孩子,而是得思考如何引导孩子学会支配钱,管理钱,使用钱。教会孩子理智购买,区分“需要”和“想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当然,孩子的金钱概念与管理能力,大多来自于父母的耳濡目染。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有乱花钱的现象,家长可能得反思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找出自己在金钱教育方面的误区所在。

2024-04-12 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问 才能更好地回答 3 3 现代金报 content_147185.html 1 3 名师们给出了这些建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