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一场以“着力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构建贯通联动育人体系”为主题的基础教育论坛在宁波鄞州区成功举办。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学者、校长齐聚一堂,聚焦如何在“双减”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探讨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此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主办,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承办,华师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唐玉光主持,各位专家学者为“科学教育”各抒己见。
□现代金报 | 甬派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蔡微波 王卫栋
拔尖创新人才有何特质?
论坛现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上海科技馆、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的专家学者,围绕“科学教育”,分享观点与经验。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是第一个主题报告的发言人,他在《为创新而学》主题报告中指出,目前,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是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而这些拔尖创新人才有三个共同的特质:第一,特别自主,有行动力;第二,对某个领域特别有兴趣,很专注,形成了超越常人的知识富集和能力特长;第三,特别有韧性,能坚持。
他通过各种科学研究和科学家案例表明,富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拥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人格,“取得巨大成就的拔尖创新人才,有的很聪明,有的看上去笨笨的。所以,无论考试成绩好坏,都能培养这三个素养。这是教育真正的价值与力量。”
倪闽景通过对创新人才的特质分析,阐述观点: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多样化的行动。
“如果教育永远是希望孩子考100分,大家想想看,如果我们孩子们都考100分,都完美,意味着孩子学的知识是一样的,思考方法是一样的,这些孩子将来可能是一个好的科技人才,但在创新方面就被扼杀了。多样化的行动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本质与方法。”倪闽景说。
中小学校如何加强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如何加强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
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首先阐述了科学教育的特征,科学教育存在的一些短板,并对学校如何做好科学教育提出了四点指导意见。他认为:“学校要落实科学教育,要用好课堂主阵地,要开齐开足实验课,要倡导项目制学习,要培养能胜任科学教育的老师。”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玉琨建议基础教育学校可搭建以下课程体系:扎实高效的基础课,持续迭代的拓展课,注重发展的探究课,寓教于乐的活动课。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周彬分析了“教材思维”的利与弊,他说:“在传统学科教育上,学生容易通过教材固化知识,从而固化思维,约束自己的想象力和探索勇气。”作为一名中学校长,他以自身经验,提出了“走出学科、走向科学、走近科研、走进科创”的中学科学教育路径。
此次论坛吸引了不少宁波地区的校长、教师前来学习观摩。潘火实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颜军岳表示:“整整一天都沉浸于‘科学教育’前沿理论的润泽中,专家学者的彼此表达,相互碰撞,使我们对‘科学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深厚的理解,也提升了自身的学习力和思考力。有收获,有思考,有激励,更有信心,对未来科学教育发展更充满了期待。”
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宁波行动”
近年来,宁波充分发挥“院士之乡”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推动了课内课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科学教育“一体化”发展。论坛上,宁波市教育局副局长何倩,鄞州区副区长刘云桂,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陈伟忠分别从市、区、校级层面分享了“宁波行动”的阶段性成果。
论坛上,何倩从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特色、突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打造“院士之乡”宁波科学教育品牌的路径。
在打造高质量发展特色方面,宁波充分发挥了“大先生”引领作用,践行“大实验”理念,实施“大活动”牵引,推动“大社会”协同。比如建立“科学校长”制度,聘请一批院士等成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举办“院士开讲啦”活动,邀请知名院士对宁波学生言传身教;引进科研院所、高新企业顶尖人才作为学生科学教师兼职导师,实施“一校一基地、一生一特长”行动,推动每所学校就近建立科学实践基地等。
刘云桂表示,鄞州一直秉持“大科学”教育理念,以“区域统筹、小初衔接、错位发展”的思路,构建科学教育体系。“华东师范大学是鄞州区的多年盟友,此次论坛在鄞州举办,是对鄞州科学教育的极大肯定和鼓舞,必将促进鄞州科学教育取得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刘云桂说。
陈伟忠从学校自身特色出发,介绍了该校通过艺术、科技、综合实践课程,探索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路径,他表示:“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仅是数学、科学学科领域的加法,还要向语文、体育、艺术等各学科做加法,全方位、多视角地培养科学素养。”
此次论坛,参会人员还参观了华师大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的艺创中心,并给出了高度肯定。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荣誉理事长凤慧娟说:“这是我第一次参观宁波的学校,看到学校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科学素养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空间,我表示很惊讶、很佩服。我相信这对孩子们今后的兴趣发展会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科学教育,但学生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学校如何加强实践,是需要我们思考的,希望学校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