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场跨越山河湖海的心灵之旅。登上巍峨的华山之巅,眺望无边无际的大海,领略大东北的林海雪原风景……在路途中,我们欣赏着如画的风景,感受自然的力量与神秘之美,感受四季交替、日月星辰的变化,让心灵得到释放与洗礼。
美丽的银滩
慈溪市明月书院305班
应琪泽(证号2402873)
指导老师 岑克平
早晨,太阳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躲在云朵后面迟迟不肯出来,就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我们迫不及待地从酒店的小路奔向了沙滩,那里有白如银的沙子,远远望过去看不到尽头,真是十里银滩啊!
我们沿着海岸线走了一圈。沙滩上有人在堆城堡,有人在捡贝壳,还有人在捉螃蟹……我们租了一辆沙滩车,在细软的沙滩上奔驰着。一阵阵狂风把我的头发吹得像鸟窝似的。
我们来到了一个有很多小孔的地方挖螃蟹。我拿着铲子插进泥土里,用力一抬就挖起了土块。我满怀期待地拨开土块,可是里面什么都没有。我反复地挖了几次,还是一无所获。正当我不耐烦时,一个小不点突然从洞里探出头来,我定睛一看,哇!是一只招潮蟹。我开心地跳了起来。
海边的风越来越大,我们拿着战利品回到了酒店,虽然收获不多,但我还是很开心。
难忘的北京行
宁波大学青藤书院小学部301班
岑思源(证号2460931)
指导老师 杜莹
一天,妈妈下班回来对我说:“好好做作业,放假就带你去北京游玩。”我一听立马精神起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那里有许多的历史建筑,还有特别多的美食小吃,我期待极了。
我们乘坐复兴号动车前往北京。刚下火车,我就被爸爸妈妈连拉带拽地往天安门广场赶,去看降旗仪式。我终于来到了书本上看到过的天安门广场,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摩肩接踵。不一会儿,只听有人喊:“快看,出来了。”只见踏着整齐步伐的解放军叔叔雄赳赳气昂昂地朝我们走来,他们来到国旗杆下,熟练地把国旗降下来后,又整齐划一地朝天安门城楼走去,那场面十分壮观,广场上的人不禁欢呼起来。
在北京,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数不清的博物馆、有烟火气的胡同小巷,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圆明园和军事博物馆。在圆明园里,看到被八国联军火烧后留下的精美但破损的石柱,我感觉心都快要碎了。在军事博物馆,我看到一排排不同样式的枪械,一架架不同型号的飞机,一量量大小不一的坦克,自豪感油然而生。强军有我,我长大后要当一名保卫祖国的军人。
在北京,我品尝了许多当地特色的美食,最让我垂涎三尺的是冰糖葫芦和北京炸酱面。冰糖葫芦远远看去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吃起来甜而不腻。炸酱面非常筋道,倒入青瓜丝、黄豆、胡萝卜丝后,再浇上灵魂酱汁,真是好吃得快要飞起来了。
虽然旅行已经结束了,但是北京的景、北京的食、北京的人仍然时不时像电影片段一样在我脑海中回放。期待下次再去北京。
慈城
江北外国语学校307班
张青尧(证号2407317)
指导老师 陈亦琼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里,我们兴高采烈地登上校车,来到了历史悠久的千年慈城。
到了慈城,导游边带领我们游览,边给我们讲慈城的历史文化:慈城以古县城、孔庙、校士馆、清道观等古建筑为标志,城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遗迹丰厚。我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这座古县城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做年糕团是此次活动中我无比期待的行程!我们来到了年糕制作工坊。首先,老师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两坨热乎乎、糯糯的年糕团。我们跃跃欲试,想要按照老师说的把两坨年糕团捏成窝窝头的形状,可没有一个同学成功。明明在老师手里那么听话的年糕团,到了我们手上竟然顽皮了起来!就在我们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去的时候,老师拿起了年糕团做示范,我目不转睛地看着。之后,我费力地压了好一会儿,终于把年糕团压成了一个“大饼”。接着,我舀起一勺甜口的馅料撒在“大饼”中间,像包饺子一样把四周黏合。香甜软糯的年糕饺就完成了,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好吃到停不下来!
大东北之旅
北仑区岷山学校102班
胡承瑞(证号2407708)
指导老师 胡梦悦
今年寒假,妈妈带着我和哥哥一起去了大东北。我们的第一站是哈尔滨。一下飞机,我就被眼前白茫茫的景色震撼了,迫不及待地想出去打雪仗。可刚出机场,一股寒风吹来,我就被冻得直哆嗦,妈妈让我赶紧全副武装,只露出两个眼睛看世界。坐在出租车里,我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我看到了结冰的河面上,很多人在溜冰;路边的小树、小草都被厚厚的积雪淹没了。最吸引我的是路两边,一会儿出现雪人大军,一会儿出现一条冰巨龙,一会儿又出现一座晶莹剔透的宝塔……看得我眼花缭乱。
下午,妈妈带我们去松花江上玩。我很害怕,生怕冰万一裂开,我就掉进江里了。哥哥在旁边告诉我:“现在松花江的冰层厚度已经1米多了,这么厚的冰足以托住我们,所以不要害怕。”我拉住哥哥的手,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走在冰面上的感觉太好了!我还自创了一种“胡氏”走法,先来个小助跑,然后假装摔倒,顺势滑出去很远。后来,妈妈还带我们在冰面上玩了很多刺激的项目,有雪地摩托车、疯狂八爪鱼、冰上气垫船等。
在大东北,这里的叔叔阿姨都叫我们“南方小土豆”,我很喜欢当土豆。
游华山
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310班
袁程钰(证号2402695)
指导老师 史迪蔚
寒假里,我们一家人游览了古都西安,登上了我向往已久的“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
一大早,我们便来到西峰索道。乘上缆车,脚下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鬼斧神工的悬崖峭壁,真是太壮观了。缆车翻山越岭,吓得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下了缆车,我们向西峰前进。据说,西峰是华山五座山峰中景色最秀丽的,这儿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去往西峰顶的途中必经“青龙背”,那段路十分狭窄,加上路上还有积雪,很多地方都滑得很。我双手紧握冰冷的铁链子,脚踩在石头凿出来的台阶上,小心翼翼地走着,都顾不上抬头欣赏风景,更不敢朝下看,生怕摔下万丈悬崖。好不容易登上西峰顶,这里的风景果然名不虚传,远处的山峰和苍松尽收眼底,在白色积雪的衬托下,如被刀削斧锯的山崖更增添了几分冷峻。
领略过西峰美景,我们又继续攀登海拔最高的南峰。雪后的华山到处是一派林海雪原的景象。越往上爬,石阶越陡,我的两条腿也变得沉甸甸的,呼吸有点困难。我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猫着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登上南峰顶。这时我向山下望去,上山的路几乎变成一条白色的细带。远眺对面的西峰,真不敢相信自己是从那座山峰爬到了这边。一旁的妈妈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看,那一座座山峰何尝不像人生中的一道道坎坷,只要你不放弃,一定能克服这些险阻。”
闻名天下的华山不仅让我领略到雄伟的崇山峻岭,还让我明白了人生中的一些道理,华山游真是不虚此行。
美丽的福泉山
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
云石校区304班
汪楷博(证号2405474)
指导老师 陈苑
星期天,天气晴朗。我们来到福泉山游玩,这里的景色可真美啊!远处是一片群山,层层叠叠,树木高大挺拔,密密层层,树下绿茵茵的草地生机勃勃。小草正在欢快地跳着摇摆舞,草地上的野花竞相开放,黄的赛金,红的似火,粉的若霞,白的如雪……草地边弯弯曲曲的小河伸向远方,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缎子,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犹如一幅美丽的油画。一阵轻风吹过,河面泛起了波纹,许多小蝌蚪在河里快活地游着,一会儿游向岸边,一会儿又潜入水底,似乎和我们玩捉迷藏呢!我拿起网,提起桶,兴冲冲地来到小河边,大手一挥,在小河里乱捞一通,心里窃喜着:总有几条傻乎乎的蝌蚪会入网的。结果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时,我想到曾在书中读到过“蝌蚪喜欢躲藏在石头边沿觅食”,于是便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一块大石头,果然有一条条小蝌蚪正围绕着黑石头拱着脑袋觅食呢。我紧紧拽住网兜,屏住呼吸,悄悄地向它们逼近。趁它们放松警惕之时,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力一捞,哈!终于捞到了,今天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福泉山真是既美丽又好玩,是春游的好去处!
山中旅行记
宁波前湾慈吉外国语学校
双语3B班
楼戚承(证号2407675)
指导老师 张利敏
我们去爬山了,山上的景色比山下还要优美。
我们一步一步往上爬。眼前是一片密林,绿油油的叶子在向我们招手,小鸟唱着轻快的歌,在树枝上窜上窜下的,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爬了一会儿,我们找到了一处山泉水。我忍不住把手伸了进去,呵!冰冰凉凉的水,就像把手伸进了大雪堆里。我不禁想:这些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我真想去寻找泉水的源头。可惜我是小孩,不能独自行动,只好跟着大部队向上爬。
终于到山顶了,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它好像也累了,倦了,慵慵懒懒地将金光洒向城市,给万物镀上了一层金边。我们站在山顶,看着难得一见的景观,回想着这次旅程……其实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蓦然回首,城市的角落里也有这般优美的自然风光。
登顶恒山
高新区实验学校新晖校区203班
侯峻雅(证号2415616)
指导老师 王婷
假期里,我和家人一起游览恒山。我很好奇,为什么叫它恒山?爸爸说:“我想它的名字是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想要登顶,需要有恒心,有毅力!”
索道带我们来到半山腰,剩下的路只能靠自己了。我抬头往上看,完全看不到山顶在哪里,但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爬到山顶,去看不一样的景色!
恒山实在太高了,我们沿着台阶不知爬了多久,还是没有看到山顶的影子!我的腿越来越重,脚和地面之间仿佛装了磁铁,牢牢地“吸”在一起。就在我要放弃的时候了,突然,妈妈激动地喊:“快看!上面好像有一面红旗在飘扬,山顶越来越近啦!”我备受鼓舞,迫不及待地想爬上去看个究竟。于是,我擦擦汗,加快脚步,继续前进。路过的很多叔叔阿姨都为我和弟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我们“人小志气高”。
终于,我来到了红旗面前。它屹立在山顶,迎风飘扬,是那么鲜艳、那么威严!旁边有一块石碑,刻着恒山的介绍,它有2016.1米高,我竟然站到了两千多米高的地方!山下的田野就像一块块绿色的手帕,湖泊就像一面面镜子,天上的云朵就像洁白的城堡,壮观极了!
我激动地拿起手机拍下这美妙的景色,还和五星红旗合影留念。虽然很累,但能够靠自己的力量登顶恒山,磨砺恒心,真是不虚此行!
组稿老师 黄琴 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