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现代金报|甬派 记者 俞素梅 通讯员 沈捷妮)“大班的孩子下学期就要上小学了,他们在幼儿园忙些什么?幼儿园有没有教他们进行上小学的准备呢?”随着问题的抛出,大屏幕上开始播放大班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视频,签到记录、学做值日生、学习整理书包、幸福日志、立志计划、运动打卡……这是3月29日晚余姚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举行的“四方会谈”中的一幕。
“四方会谈”,即幼儿园代表、小学教师代表、大班家长代表、一年级家长代表开展四方交流。由家长提问,教师代表作答,对“幼小衔接”中的共性问题进行面对面地解答,这是余姚市实验幼儿园已实践多年的家长学校内容之一。今年的“四方会谈”在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当天晚上共有280位家长参加。
“幼儿园上课时间短,小学上课时间长,不知道孩子到时坐不坐得住?”“孩子刚上小学一般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做家长的现在可以为他做哪些准备呢?”“如果没有提前学拼音、学数学等,孩子上小学会不会跟不上?”“家长下班比较晚,孩子放学后由祖辈陪伴,这段时间如何安排更好呢?”现场,家长们提出了种种担心和困惑。
对此,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教导主任黄华、教科室主任姜立身、优秀班主任杨迪浓都给出了专业的解答。他们建议家长,应遵循孩子的认知和发展规律,不主张超前学习,小学会安排“适应周”,在课程时长和教学游戏化上与幼儿园进行衔接,“我们学校还提倡在自然环境中轻松学习,通过生活场景培养数感,家长们可以放松心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其中,黄华老师还多次强调:与超前学习相比,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素养和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习专注性的培养,是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黄老师以自身育儿经验为例,与家长们分享了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的经验和策略,让家长们受益匪浅。
两位一年级小学生家长代表也分享了“过来人”的经验:孩子的适应能力远比大人想象的强大,家长对幼升小不必担心和焦虑,其实,上小学后,家长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情绪、人际交往、身体健康等;幼小衔接中,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互动和交流,从而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他的长处和不足等。
园方代表、余姚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园长罗娜军也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幼小衔接是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双向奔赴,幼儿园在大班下学期会根据孩子专注力情况,适当延长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家长作为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应发挥关键的引导作用,任何时间都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做学习型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
整场“四方会谈”气氛热烈,不仅仅是家长发问,教师支招,更有家校之间、家园之间教育理念的碰撞和育儿经验的分享。会谈持续了2个小时,家、校、园互动意犹未尽。据悉,下一步,幼儿园方面还将通过“小学教师进幼儿课堂”“幼儿参观小学”等活动,把幼小衔接做实、做细、做好,为孩子们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