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小记者

成长点滴

街边的空调外机 鄞州区堇山小学609班 李馨瑶(证号2580468)指导老师 吴晓

成长,是一场充满温度与发现的旅程。它藏在家人赞许的目光里,同学递来的冰袋中;它在比赛失利的挫折后,更在解决问题后的击掌相庆时。孩子们用真诚的笔触记录下这些日常里的小美好、挑战中的大道理,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微小的瞬间,正汇聚成照亮他们前行之路的温暖光芒。

稻田里的追梦人

——《梦圆大地:袁隆平传》读后感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明洲校区608班

严谨初(证号2589009)指导老师 华礼联

假期里,我和爸妈一起逛书店,被一本墨绿色的书所吸引,封面上印着一位笑容慈祥的老爷爷。妈妈告诉我,这就是袁隆平爷爷。翻开这本《梦圆大地:袁隆平传》,我仿佛看见一片金黄的稻浪在眼前翻滚。

故事从袁爷爷小时候说起。当他在课本上看到“饿殍遍野”这个词时,就像被麦芒扎到了手指一般疼。那年春天,他跟着老师去郊外写生,看见路边躺着好几个饿得走不动的人。十二岁的小隆平把口袋里最后一块米糕递给老爷爷时,突然明白了:原来稻穗里藏着生命的重量。

读到袁爷爷在安江农校当老师的日子,我忍不住笑出声来。他把被暴雨冲走的稻种像宝贝似的揣在怀里,光着脚丫在泥地里追着种子跑;为了找到雄性不育株,他像侦探似的整天猫在田埂上,连裤脚沾满泥巴都顾不上。可是笑着笑着,我的眼眶湿了——黑白照片上,年轻的袁爷爷蹲在试验田里数稻穗,草帽边沿的破洞像弯弯的月亮。

最让我震撼的是“三系配套”研究失败的那段。上千次实验都像泼在旱地里的水,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但袁爷爷说:“失败就像田里的稗子,拔掉它,稻子才能长得更好。”那年春节,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他却顶着寒风在海南岛的试验田里守岁。月光洒在稻叶上,他轻轻抚摸着一株特别健壮的稻苗,就像抚摸着襁褓中的婴儿。

合上这本书时,窗外的晚霞正把天际染成稻穗的金黄。妈妈端来热气腾腾的米饭,我数着碗里晶莹的米粒,忽然想起袁爷爷说过的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现在每次吃饭,我都会把碗里的米粒吃得干干净净,因为我知道,每粒米里都住着一个梦。

峙山公园的慢时光

慈溪市文谷外国语小学G4-A班

陆汶哲(证号2580092)指导老师 胡雪莲

清晨,我和家人来到了峙山公园。

我们从北门进入公园,一层层石阶映入眼帘,石阶边缘还留着青苔浅浅的痕迹,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我沿着石阶缓缓往上走,一个小小的池子闯入视线,池子中央静卧着一只巨大的石龟。爸爸笑着说:“我们小时候都往里面扔硬币,向它许愿呢!”我听了,也悄悄在心里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继续往上,一阵“咻咻”的声响忽然从前方传来。原来是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练太极剑。他们身着宽松的太极服,手臂一伸一收间,长剑便跟着划出道道优雅的弧线,那“咻咻”声正是剑锋扫过空气时的轻吟,混着他们轻轻的呼吸声,像一首舒缓的乐曲,让人心头的浮躁瞬间被抚平,整个世界都随之平静下来。

沿路的树木把山路遮出大片阴凉,我们坐在树荫下休息,看着旁边像战士般挺拔的松树,听着小溪潺潺的流淌声,连原本灼热的阳光都似被这份宁静感染,变得温柔起来。

等爬到山顶,清风变得愈发清爽。望着远处错落有致的房屋和波光粼粼的河面,我忽然觉得,这样慢慢爬山、慢慢听树叶沙沙“说话”的时光,比玩任何玩具都更让人心生欢喜。

生活里的小美好

江北中心学校505班

张钰涵(证号2581543)指导老师 袁珊儿

在日常生活中,小美好无处不在。

小美好,是被家人表扬时的喜悦。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做完学校作业后,开始做课外作业,还帮外婆做了点儿家务。妈妈下班回家后,奖励我看一会儿电视,外公也连连称赞。

小美好,是被同学关心时的温暖。有一次,有人跑步时,把我撞倒了,我的头狠狠地撞到了桌角。眼泪顿时湿了眼眶,从脸上流下来。这时,我的同桌递来一块冰袋,说:“快拿冰袋敷一敷。”我感觉有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里。

小美好,是取得成功时的开心。三年级时,我们参加广播操比赛,做得懒懒散散,有气无力,结果很不理想,我们很自责。老师说:“你们要团结。”这句话印进了我们的心里。当四年级再参加比赛时,我们做得整齐有力,老师说我们有很大的进步。我们很开心。

这就是我心中的小美好,它给我带来了快乐,也带来了温暖。

比赛的意义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明洲校区301班

朱弈先(证号2589010)指导老师 应混娇

今天是去杭州参加IRO机器人比赛的日子,我有点期待,也有点紧张。

候场时,我的心怦怦直跳,都快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了。要上场了,我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与同伴迈着自信的步伐上场。随着一声哨响,比赛开始。可出师不利,刚坐下,我们就发现场上没有插座,机器无法通电,这会导致比赛无法进行。我沉住气,主动与场地老师沟通,他们很快解决了问题。

接下来,我们俩按照日常训练时一样,插电线、开电脑、搭机身,顺利完成主体搭建。随之而来的是最重要的环节——测试。意外真是接踵而至,机子在前几次测试时都偏离了轨道。虽然离最后测试还有点时间,但我们还是有些慌乱,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我反复观察每个环节,对一些细微的问题作调整,脑子里不停地响起老师平日里说的话,“比赛场上会出现很多问题,但遇到困难要尽快冷静下来,想办法解决它,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于是,我们又沉下心来,一一排除问题,耐心地试了好几轮,最后在找准问题关键点,换了轮子后,终于完成了比赛。我和队友长舒一口气,对场外观赛的爸爸妈妈比了一个“耶”,开心得合不拢嘴。

这次比赛让我明白了,只有坚持不放弃,反复尝试,才能获得成功。

心游山水

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805班

鲁彦辰(证号2581631)

那道山水,在地图上寻不见名字。山是远的,一圈又一圈,由深绿染成淡绿,最后融化在天色里,像一幅被水湿润的古画。水是近的,不算宽阔,却极清澈,能看见底下圆润的卵石,与水草纤细的腰肢。

我们弃车步行,一头扎进这山水的静默里。起初,耳边还满是城市带来的余响。渐渐地,另一种声音浮了上来。是风穿过竹林沙沙的声响,像许多人在低声交谈,却听不清一个字;是溪水叩问石头的冷冷声,清亮而固执。这些声音非但不吵闹,反而将静默衬得更加厚实、绵密。我蹲下身,将手浸入溪流。一股沁骨的凉意,顺着指尖,蜿蜒而上,直抵心间。那一瞬,心头那些盘根错节的烦恼,仿佛被这清流轻轻地梳理开来,漂荡而去。那一刻,我明白了,不是我们走向山水,而是山水,正以它亿万年的流动,缓缓走向我们。

同行的友人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巅,说定要趁空闲登顶。我却只是摇头,于此山中,我已觉满足。何必非要让山承认我的高度呢?坐在溪边的青石上,看光影在水面编织的纹路,远比一份登顶的证明,更为珍贵。

日头西斜,光变得醇厚而温柔。它为群山镀上了一圈金边,我们该离开了。

回程的车上,无人言语。每个人都像是被这山水洗涤过了般,带着一身的清朗与宁静。

归来后,城市依旧喧嚣,但我知道,有些东西不同了。我的身体里,仿佛被悄悄存入了一汪幽深的碧潭。当人世的尘埃扬起时,它便能悄然滋润我,让我不至于干涸。

那片无名的山水,被我安然地搬了回来。

“漫画”老师

海曙区高桥镇何家小学502班

杨沐心(证号2581238)指导老师 虞静儿

三年级时,我们班来了一位特别的英语老师——严老师。她就像漫画里的“情绪大师”,时而笑容灿烂如暖阳,时而严厉较真像法官,我们都叫她“Miss Yan”。

严老师的“微笑模式”总能点亮课堂。她常笑眯眯地走进课堂,有一次还拎着一篮“星星糖”,因为那次考试我们班全员及格,好多同学还拿了满分。她把糖分给我们时,眼睛弯成了月牙,夸我们是“最棒的英语小队”。

但别以为她一直很温柔,她的“严肃模式”随时会开启。

那天,严老师正温柔地讲着语法,突然话锋一转,双眼圆睁看着开小差的同学:“学习方法不对,作业也不认真,这样怎么能学好英语?”说着就让他站起来。那语气里的认真,让全班都不敢出声。

严老师的“双面孔”里藏着满满的爱。她严厉是希望我们打好基础,温柔是想让我们爱上英语。这样的漫画老师,谁能不爱呢?

贪玩的同桌

海曙区高桥镇何家小学302班

郑洋(证号2581237)指导老师 薛晶晶

我的同桌叫豆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她头发长长的,总扎个歪歪的马尾,眼睛圆溜溜的,像黑葡萄,一笑就露出两颗尖尖的小虎牙,特别可爱。

豆豆最爱的就是玩。上课铃响了,她还在抽屉里摸跳绳。老师喊“坐好”,她才赶紧把绳子塞进去,手却还在桌肚里偷偷玩笔。

一下课,她就“嗖”地站起来,用大嗓门喊:“咱们去跳房子!”然后拉着我就往操场跑,连书本都忘了收。有一次上数学课,她偷偷在本子上画小人,被老师发现了,红着脸把本子藏到了书包里。

豆豆可大方啦,她带的彩纸总会分给我一半。我没带铅笔时,她也会把自己的借给我。这个贪玩又可爱的同桌,是学校里最让我开心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