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自己拔的, 是劳动的味道!”

这群小学生的劳动课 甜到心坎

拔甘蔗。

“一二三,拔!”11月21日,奉化尔仪小学的校外劳动基地里,欢呼声穿透成片蔗林。翠绿挺拔的甘蔗被孩子们合力拔出,带着泥土气息的甜意,在田间地头弥漫开来——这堂“搬”到蔗园的劳动课,让孩子们收获了最实在的甜蜜。

秋阳下,一人多高的甘蔗叶片随风轻摇,饱满的蔗茎裹着薄薄白霜,像是在等待孩子们的“丰收挑战”。“先扶稳蔗身,双手攥紧根部,顺着长势往后发力,别用蛮力!”老师现场示范后,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

田埂上瞬间热闹起来:有的蹲身稳住蔗根,有的弯腰扶住蔗秆防止折断,小脸憋得通红也不肯松手。泥土沾满手心,汗珠滑过额头,可没人顾得上擦。当一根根甘蔗带着“咚咚”声从土里“跳”出来时,清脆的欢呼就盖过了田间的虫鸣。

最期待的环节当属尝甜。老师拿着弯刀削皮、切段,晶莹的蔗汁顺着刀刃滴落,孩子们捧着小段甘蔗迫不及待咬下,“咔嚓”一声,脆嫩的果肉在嘴里爆汁,甜意从舌尖直沁心脾。“比超市买的甜多啦!”“这是我们自己拔的,是劳动的味道!”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专属的甜蜜。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在这一刻变得格外鲜活。该校德育副校长周志光说,把课堂延伸到田间,就是要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学技能,在挥洒汗水中懂耕耘。“后续我们还会推出更多特色劳动实践,让劳动教育像蔗汁一样,浸润童心、滋养成长。”记者 张志龙

通讯员 竺玲 肖一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