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腰腿痛了三年,怎么都看不好,实在没办法了。”当53岁的王阿姨带着厚厚的病历,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走进鄞州区横溪镇中心卫生院骨伤科诊室时,她怎么也没想到,经过芦王凯医生几次精准的小针刀治疗,困扰她多年的麻木与疼痛明显缓解。
芦王凯医生是陆氏伤科第九代传人,他表示,小针刀——这一融合了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的“微型利器”,正在为不少顽固性疼痛患者带来福音。
小针刀形似针灸针,却带有一个扁平小刀刃。“从中医看,核心病机是‘不通则痛’。”芦王凯解释,慢性劳损会导致局部气血不畅、筋膜挛缩,小针刀能精准松解病灶,改善气血流通。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小针刀兼具针的刺激调节与刀的切割松解功能,在精确解剖定位下直达病灶,松解筋膜、韧带,减轻神经血管压迫,是一种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法。
当然,成功的治疗离不开个体化的精准方案。王阿姨的求医之路并不顺利。3年来,她尝试过多种治疗,包括小针刀,但效果有限。“触诊时发现她病灶深处仍有明显黏连。”芦王凯详细向王阿姨解释治疗方案,在征得其同意后进行了多次精准治疗。王阿姨的症状大幅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43岁的薛大姐因长期重复拇指动作,患上狭窄性腱鞘炎,形成“扳机指”。多次封闭治疗后仍复发。芦王凯为她实施小针刀松解术,15分钟左右完成,术后拇指活动显著改善,两天后便能正常工作。相比需要两周恢复的传统手术,小针刀为时间紧张的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作为陆氏伤科第九代传人,芦王凯将传统手法与现代解剖学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治疗风格,擅长运用小针刀与正骨手法治疗多种骨伤科疾病。
在他的门诊,从急性腰扭伤到四肢骨折,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患者。“我希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芦王凯说,让传统伤科技艺在基层焕发新活力,是他的责任与追求。
记者 程鑫 通讯员 郁陈娜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