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三江月

深秋里的蝶蛾

银杏大蚕蛾

美眼蛱蝶

今年秋天特别短,10月20日才入秋,比常年(10月4日)足足晚了半个多月;而随着11月17日强冷空气袭来,老天爷又提早给我们发放了“冬日体验卡”。不过,就在寒凉的深秋时节,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在我们身边依然活跃着不少昆虫,其中最容易被注意到的,是蝴蝶、飞蛾等属于鳞翅目的昆虫。它们中的一小部分,甚至还能以成虫的形态度过寒冷的冬季。

1

秋夜里的美丽飞蛾

前段时间,我常到四明山里夜探,想看看秋夜里还会有什么两栖爬行动物,重点是找白头蝰——一种主要活跃于春秋季的稀有毒蛇。当我戴着头灯在山路上行走的时候,多次碰到一种整体呈黄褐色的大型飞蛾,它出于趋光的习性,总是没头没脑地在我身边瞎转,甚至撞击我的头部。我避无可避,被它弄得哭笑不得。

几分钟后,这大蛾子终于累了,趴在地面的枯叶上一动不动。它的后翅上具有明显眼斑,好似猫头鹰的大眼睛,正瞪着我呢。马上确认,这是银杏大蚕蛾。这种飞蛾的翅展宽度可达10-15厘米,足有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

银杏大蚕蛾在我国分布很广,在宁波也很常见,其幼虫的寄主植物包括银杏、苹果、梨、柿、核桃、枫香等。平时,我们在山里行走,常可见到附在树枝上的一种镂空的大型茧,这就是银杏大蚕蛾的茧。不过,若非昆虫爱好者,我相信真见过其成虫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银杏大蚕蛾是一种主要在秋季的夜间羽化(指昆虫由蛹变为成虫的过程)的昆虫,且喜欢昼伏夜出。

犹记得,正是在几年前的10月中旬,我第一次见到了银杏大蚕蛾。那天晚上,我独自到鄞州东吴镇的山里夜探,沿着一条僻静的盘山路慢慢走,偶抬头,忽见头顶的树枝上有只很大的飞蛾。原来,这是只刚羽化的银杏大蚕蛾,正挂在自己的茧上休息呢。

它的“外套”如一件华丽的披风,非常宽大:尽管其前翅没有向上充分打开,但翅展宽度看上去肯定超过10厘米;前后翅的背部色彩有橙、黄、红、褐等,还有鸟羽状的斑纹;前翅的近中央位置还有一对颜色较浅的小眼斑,可惜后翅的大眼斑被遮挡了,看不见。

之后,随着秋季夜探的增多,我见到银杏大蚕蛾的次数也相应增加。跟刚羽化的个体相比,已羽化多日的个体的体色相对较浅,全身以黄色为主。

2

伴着阳光起舞的蝴蝶

相较于多在夜间活动的蛾类,蝴蝶可就容易见到多了。哪怕是在秋末,只要是风力较小的晴天,中午前后还是挺温暖的,恰似小阳春一般。此时正是秋蝶最活跃的时段,我们只要找到一片正在开花的植物,就不难发现多种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

这两天,月湖公园里正举办菊展,我也挑一个好天气去拍菊花。尽管花开正艳,但这些人工培育的菊花似乎并不受蝴蝶欢迎。拍完菊花,信步走到卢宅附近,忽见旁边一株修剪成圆球状的灌木上有很多蝴蝶在飞,但乍一看,并没有见到任何花朵。走近细瞧,才知道这是一株胡颓子。胡颓子是宁波常见乡土植物,秋冬开花,花很小,呈长筒状,很不起眼;春季果熟,红色的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俗称“羊奶子”,很好吃。

胡颓子的小花吸引了不少蝴蝶,大一点的有黄钩蛱蝶、大红蛱蝶、斐豹蛱蝶、玉带凤蝶等,还有一些小型的灰蝶与弄蝶。它们围住了这株开满了小花的胡颓子,尽情地吸食甜美的花蜜。

除了蝴蝶,还有一种外形独特的蛾类也夹在其中,那便是黑长喙天蛾。这个小家伙飞行能力很强,可以在花旁边高速振翅悬停,同时把长长的虹吸式口器插入花冠的深处,直接吸取花蜜。很多人把这类长喙天蛾误以为是蜂鸟。其实,蜂鸟只分布在美洲,别说在国内,就连亚洲都没有野生蜂鸟分布。

后来,一大块乌云遮住了太阳,几分钟后,我身上的暖意便没有了,感觉气温明显下降。这时,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刚刚还在飞舞的黄钩蛱蝶仿佛在瞬间安静了下来,一只只趴在树叶上,近乎僵卧。斐豹蛱蝶、玉带凤蝶等也不见了踪影,唯独大红蛱蝶依旧在吸蜜。

我知道,蝴蝶的活跃程度与气温关系很大,但真没想到黄钩蛱蝶会如此敏感。我在原地耐心等待、观察,果然,当太阳钻出厚重的阴云,灿烂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没过几分钟,那些黄钩蛱蝶便“满血复活”。但见它们先是轻轻扇动了几下翅膀,就像是在热身一般,然后便一跃而起,重新围着小花飞舞了。这真的是奇妙的一幕!

3

能以成虫越冬的蝴蝶

现在已进入11月下旬了,真正的冬天即将来临。目前,宁波境内已知的有记录的蝴蝶共有226种,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将以卵、蛹或幼虫的形式越冬。但也有少数蝴蝶,如黄钩蛱蝶、大红蛱蝶、琉璃蛱蝶、美眼蛱蝶、朴喙蝶等,它们都是在国内分布较广的常见蝴蝶,耐寒能力很强,能够以成虫的形态熬过严寒。

黄钩蛱蝶分夏型与秋型(也叫高温型与低温型),夏型个体的翅背面为黄色,腹面是较浅的黄褐色,密布类似大理石的细纹;秋型个体的翅膀边缘的“钩、齿”显得更加尖锐,翅背面黄色偏红,腹面深褐色,如枯叶。

大红蛱蝶,以其前翅有一条较宽的橘红色横带而得名。后翅的腹面具有灰褐色的碎石状纹理,有一定的迷彩隐身效果。其成虫常年可见,天冷时在杂草、落叶下等处越冬。

琉璃蛱蝶的翅背面黑褐色,有一条贯穿前后翅的蓝色宽带,形成一个V形;翅膀腹面斑纹杂乱,以黑褐色为主,很像一片树皮——这可能跟这种蝴蝶常停在树干上吸食渗出的树液有关,可起到伪装作用。

美眼蛱蝶是一种很好看的蝴蝶,其双翅的背面为橙黄色,前后翅都有明显眼斑,尤其是后翅的一对眼斑特别大,如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因此称为“美眼蛱蝶”实不为过。翅的腹面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色彩与纹路,春夏时节为较浅的黄褐色,也有眼斑;在秋冬季,腹面无眼斑,酷似一枚枯叶。

有一年的元月,我到四明山的一个山村走走,看到一只美眼蛱蝶在民居前飞舞。不久,它停在了堆在屋檐下的枯枝(村民家的柴火)上,平展双翅,静静地晒太阳。后来,它飞进了枯枝堆的空隙中,然后把翅膀竖了起来,就此一动不动。此时,它已完全化身为一枚枯叶,如果不是我亲眼看到它飞进去,恐怕绝不可能会发现这里藏着一只蝴蝶。

最后说到的朴喙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蝴蝶。其下唇须特别发达,向前明显凸出,其长度约为头部的两倍,状如鸟喙,故名喙蝶。朴喙蝶的双翅背面底色为深褐色或黑色,有显著橙色条纹斑,前翅顶角呈钩状,后翅腹面则拟态枯叶。朴喙蝶的寿命很长,可达10个月左右,故有“长寿蝶”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