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强冷空气笼罩下的宁波,体感温度骤降至4℃。在室外赛场上,金属工具触感冰凉,呵出的气息瞬间凝成白雾。11月19日,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新誉杯”接触网工赛项决赛在宁波进入首个实操比赛日。来自全国41家轨道交通企业的82名选手在室外赛场展开激烈角逐,为地铁供电“生命线”进行高精度的“接骨疗伤”。
本次大赛以“弘扬工匠精神,铸就技能强国”为主题,旨在通过比赛推动行业技能交流与人才选拔。赛事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新誉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20分钟极限挑战
锤炼应急真本领
地铁飞驰,其“生命线”便是头顶的接触网。其中,作为核心导电部件的接触线,直接承担着电能传输的重任,它的状态关乎整个地铁运行的安全与连续。本次决赛的刚性接触网实操考评项目,内容正是“刚性接触网局部更换1.5米接触线”。
赛项裁判长杨智刚指出,这项比赛内容来源于现场实际:“刚性接触线磨损非常厉害,经常需要换线。设置此项目既能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又能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比赛中,选手们必须在短短20分钟内完成精准定位、拆除故障线段和新线安装。裁判长坦言:“现场真正解除故障时,20分钟往往不够用,但竞赛对选手提出了更高要求。”极短的时间、严苛的评分标准,加上环境影响,对选手的技术稳定性和心理素质构成极大考验。
谈及接触网工作的重要性,裁判长用“特殊工种”和“无备用设备”来概括。“接触网露天架设,受环境温度影响大;通过与电客车受电弓摩擦供电,工况复杂;最关键的是,它没有备用设备,一旦发生问题,势必影响地铁运行。”他说。
国赛首落宁波
东道主的温度与精度
本次大赛首次升格为国家级竞赛并落地宁波。赛事组委会委员翁建群表示,组委会为每支队伍配备了对应联络员,在餐饮住宿中融入宁波特色,确保选手“感受到东道主的温度”。
来自广州地铁的选手杨上富称赞:“从场地设施到后勤服务,每个细节都让我们能全心投入比赛。”裁判长杨智刚也代表全体裁判员对承办方表示感谢:“从赛位设置、设备安装到后勤安排,都非常精细、周到。”
本土选手的机遇与成长
经过层层选拔,宁波轨道交通的彭楚宁、姚立斌两名选手闯入决赛。选手彭楚宁表示:“能够在家门口参与国家级赛事,心情非常激动,也倍感压力。这不仅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宝贵经历,更是向全国顶尖高手学习的绝佳机会。”
目前,宁波轨道交通正处于三期建设收官阶段,预计2025年新增运营里程超100公里。近年来,宁波通过“甬城工匠”培养工程,已涌现全国技术能手7人、省市技术能手百余人。此次赛事不仅提升了宁波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也为本地技能人才与国内顶尖水平交流互鉴提供了契机。
赛事将持续至11月21日,最终结果将于闭幕式上公布。记者 佘若凡 通讯员 甬轨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