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学中,科学用药、精准用药是恢复健康的重要一环。它强调“因人而异、因病施治”,通过科学手段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注意!吃药的姿势也会影响药效
宁波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副主委、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药学部主任方崇波认为,正确的用药方法与时机,是确保药物充分发挥疗效、减轻副作用的关键。
药物服用时间需与其药理作用及人体节律相匹配。“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建议早晨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应该要在饭前服用;随餐服用可增强阿卡波糖这类的降糖药疗效;而布洛芬这种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则需在饭后服用。”方崇波说。
他还提到,不同剂型有不同的用法。散剂需溶解后服用,泡腾片严禁直接吞服,舌下片需在舌下静待溶化,肠溶或缓控释制剂则应整片吞服,不可破坏其结构。
“某些药物的服用姿势直接影响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崇波提醒,服用骨质疏松药物阿仑膦酸钠后需保持直立30分钟;而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后,静卧片刻则有助于延长药物在病灶处的停留时间。
精准用药让治疗更个体化、更安全
随着肿瘤发生率的日益增长,现代医学在对于肿瘤的治疗上从以往的“地毯式轰炸”进阶到“精准打击”。“传统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正常细胞;而精准用药则像是GPS导弹,直击癌细胞要害。”宁波市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副主委、宁波市第二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芦小燕介绍,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找到肿瘤的“致命弱点”,选择对应的靶向药,直接匹配起效的药物,“晚期肺癌患者如果能检测出EGFR基因突变,使用对应的靶向药,就能显著延长生存期。”
遇到喉咙疼痛就自行吃两颗头孢,这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这种“用大炮打蚊子”的方式,不仅会引发不良反应,还容易导致细菌耐药。芦小燕建议先通过血、尿、痰等样本培养,锁定致病菌,再选择最有效的抗菌药物。“尿路感染如果由大肠杆菌引起,吃诺氟沙星可能3天就好;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用青霉素效果更准。”她提醒,滥用抗生素会让细菌练成“金钟罩”,形成超级细菌,结果可能导致无药可治。
记者 陆麒雯 通讯员 王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