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冷空气 来势汹汹

你准备好了吗

冷空气来袭,最低气温断崖式下跌。据宁波气象

小雪节气到来,人们开始腌鱼腌肉“蓄以御冬”。图片由AI制作

过程降温幅度8℃-10℃,日最低气温跌至2℃!

11月16日,中小学秋假收尾,就连秋天也摆出一副要“收尾”的样子。据市气象台消息,从11月16日后半夜开始,强冷空气将席卷我市,露出“狰狞”的一面。

你准备好了吗?

冷空气来势汹汹

从整体天气形势来看,11月16日到18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会出现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日平均或最低气温普遍下降6℃-10℃,像陕西南部、重庆北部、河南西部、湖北北部等地的降温幅度可达12℃-14℃,局部地区降温可超过14℃。

此外,上述地区将有4级-6级、阵风7级-8级的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先后有6级-8级、阵风9级-10级大风。

11月18日前后,最低温度0℃线将南压到苏皖南部至湖北北部一带。

来势汹汹的冷空气又将给我市带来怎样的影响?

据市气象台消息,11月16日后半夜起,这股强冷空气会抵达我市,带来大风、降温和弱降水。我市在11月17日白天会以小雨天气为主,等到11月18日有望雨止转晴天。

此外,11月17日到18日,我市沿海海面有8级-10级大风,杭州湾、沿海地区和高海拔山区有7级-9级大风,内陆平原地区风力也可达6级-8级。

重点来说说降温。

这股强冷空气的实力不容小觑,预计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可达8℃-10℃,尤其是11月18日夜里到20日夜里,全市最低气温将跌至2℃-4℃,大部分地区会有霜或霜冻,山区有薄冰。11月18日到19日,全市最高气温也将跌至谷底,预计只有10℃-11℃。

寒意骤然来袭,大家一定要多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预警信息,做好保暖、防风举措。

被人遗忘的“寒衣节”

11月20日,农历十月初一,是被很多人遗忘的“寒衣节”。

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朝。

《诗经》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说的就是进入农历九月,天气转凉,人们开始准备过冬的衣物。这不仅是人们对季节流转的敏锐感知,更蕴含着人们在寒冬来临前“有暖可依”的生活智慧。

一直到宋代,气候与生活节奏悄然变迁,人们发现“九月授衣”有点早,便将这份温暖的仪式移至十月初一。

在此过程中,“寒衣节”的习俗也在岁月中不断丰盈,最终织就了一幅“授衣、祭祀、开炉”的民俗长卷——

炉膛燃起炭火,针线笸箩里堆起新絮的棉衣;妻子为戍边的丈夫纳好鞋底、絮厚棉袍,托人辗转送抵边关;游子在异乡缝补衣衫时,会忽然想起家中母亲的手温……

还有更深的眷恋,人们将彩纸剪成棉衣模样,在坟前焚烧,口中默念“天凉了,添件衣裳”,以这种质朴的方式,为故去的先辈“送”去冬暖。

因为满怀对逝者的惦念,“寒衣节”与清明的踏青扫墓、中元的普度祈福并列,成为传统的三大“鬼节”。不过,“鬼节”与阴森恐怖无关,反倒处处是“人”的温度,是生者对逝者的惦记。

如今,“寒衣节”的仪式感已渐渐淡去,甚至许多人已不知其名,可那份“怕你冷、念你暖”的心意,从未褪色。

就像宋代朱敦儒在《十二时·忆少年》中所叹“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愁里藏着的,是千里之外的牵挂;又如元人郑光祖笔下“怕听那暮秋砧杵敲,偏愁这独夜寒衣到”,字里行间,是剪不断的惦念。

“被人惦念”与“惦念别人”,成为这个日渐萧瑟的季节里涌动的暖意。

小雪踏着霜色而来

风又起,天更凉。“寒衣节”的牵挂尚未淡去,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便会在11月22日踏着霜色而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天气转寒、初雪将至,却又雪量稀疏、夜冻昼化,这是小雪最鲜明的模样。

对于宁波尤其是城区而言,下雪为时尚早,通常要等日平均气温降到4℃以下才会下雪,而下雪也多集中在次年1月、2月。

小雪节气的宁波,不见雪花,却藏着另一份冬日景致:摊在地上用来腌咸菜的雪里蕻,晒在阳光下随风摇摆的米鱼,“蹭蹭”地从街头巷尾冒出来。

逐渐变强的冷空气让空气愈发干燥,凛冽的西北风呼啸而过,恰好为腌制品的风干提供了绝佳条件。天公作美,便催生出“冬腊风腌”这一延续百年的生活智慧。

旧时物资匮乏,冬季菜色单调,而腊腌食物不仅耐存放,而且很下饭,一句“一根‘龙头鲓’能过一碗饭”的戏言,道尽了它“省菜”的特质,“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作家周作人在《腌鱼腌肉》里就曾说过腌鱼腌肉“都是食贫”,可在宁波人的记忆里,“食贫”的滋味里还藏着过日子的体面——过年时谁家酱货、腌货挂得多,就说明女主人勤快能干,总能引得邻里羡慕不已。

靠海吃海的宁波人,还把“冬腊风腌”做出了独有的海味风情。米鱼晒成干、勒鱼腌成鲓、带鱼抹上盐,还有油润的鳗干,一串串、一盆盆,在寒风中慢慢沉淀出浓郁的咸香。

如今生活富足,人们常说高盐腌制品不宜多吃,可每到小雪节气,很多人家仍会习惯性备上一些,不为“蓄以御冬”,只为那一口刻在骨子里的馋。谁又能顶得住锅盖掀开那一瞬间,弥漫全屋的酱肉香?

对以“务实”闻名的宁波人来说,小雪节气,与其去等一场捉摸不透的初雪,不如在寒风起时,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将寻常食材腌制成风味,把冬日的清冷,都腌进那一口咸香里,这便是最踏实的过冬滋味。

记者 石承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