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癌症复发堵住气管 特制支架打通呼吸通道

谭晓明(右二)在手术中。

对于已经接受过手术的癌症患者来说,“复发”两个字无疑是晴天霹雳。过去一个月,64岁的吴先生(化姓)就面临这样的局面:一年前,他因右肺鳞癌做了右肺全切手术,然而近期复查却发现肿瘤在气管“三岔路口”复发,不仅高烧不退,还因为感染得了脓毒症,失去再次开胸手术机会,生命岌岌可危。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呼吸科就诊,没想到意外重获了“呼吸自由”。

上海仁济医院宁波医院呼吸科接诊过不少肺癌患者,但像吴先生这样复杂危重的,却很少见。

对于这样一个已经失去开胸手术机会的棘手病例,谭晓明迅速组织呼吸科、胸外科、麻醉科、ICU、营养科进行全院大会诊。专家团队缜密研判后,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三步走”微创修复方案:由呼吸科血管介入组郑斌斌团队行局部灌注化疗,快速控制咯血、缩小肿瘤;由呼吸科感染组张译文团队强力抗感染、营养支持,稳定全身状况,为手术创造条件;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时,施行硬质支气管镜下支架植入术,一举打通气道、封堵瘘口。

方案定了,但实施起来难度却很大,因为市面上没有现成支架能同时满足“跨隆突支撑、封堵瘘口、贴合特殊解剖结构”的复杂要求。下一步该怎么办?

谭晓明在该院设备科的协同下,火速联系厂商,依据患者气道三维CT影像,“量体裁衣”式地特制了一枚独特的“L型”覆膜金属支架。在该院ICU及呼吸科感染组张译文医师、血管介入组郑斌斌医师的前期努力下,吴先生顺利闯过感染关和介入化疗关,咯血停止,氧合改善,经麻醉科评估,终于达到了可以耐受短时间全麻手术的条件。

手术台上,在麻醉团队的全程护航下,谭晓明操控硬质支气管镜,在视野极为有限的方寸之地,先清理肿瘤扩大通道,随后将这枚独一无二的定制支架精准输送至预定位置。支架释放的瞬间,受阻的气道被瞬间打通,致命的瘘口被严密封堵,吴先生的血氧饱和度即刻稳步上升。

经过近1月的恢复及治疗,目前,吴先生恢复良好,已为后续的全身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窗口。

记者 庞锦燕 通讯员 陈思言 文/摄